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正文

  [摘要]规范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不仅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保障事业单位活动安全有效开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分析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资产管理

  0引言

  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开展事业、行政及科研等活动的过程中购置的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资。低值易耗品可分为低值品、易消耗品和大批同类物资三大类。①低值品:单价在1 000元(不含)以下,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能独立使用的设备、家具等。②消耗品:使用期在一年以下的易消耗或易损坏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等。③大批同类物资:批量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及以上(以上的应参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物资。低值易耗品虽然单位价值低,但是种类多,消耗快,累计金额巨大,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增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全面性,防止低值易耗品浪费和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节约国家的财政资金,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

  1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低值易耗品管理包括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编制、采购组织实施、合同签订、验收、保管、使用、会计核算和记账,以及评价和监督等全过程实施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单位对低值易耗品的管控意识薄弱,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保管等管控欠规范;低值易耗品账实不相符;低值易耗品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低值易耗品存在财务监管盲区;对低值易耗品的评价和监督缺失等。
 

 
  具体表现如下:①低值易耗品的品种多,分布范围较广,价格有的低,有的比较高,个别消耗品的单价在固定资产之上,有的需求耗用量极大,领用部门多,造成低值易耗品管理比较困难。同时,单位不够重视低值易耗品管理,忽视低值易耗品有效管理的作用[1]。②资产管理员的职业技能不强,工作责任心不足,态度比较消极,队伍不稳定。③低值易耗品管理执行过程中制度缺失或不完善,单位未能结合实际制定一套完善的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如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部分单位低值易耗品采购不规范,验收不合规。使用部门在保管、维修和报废等管控环节不规范,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软件与采购部门的物资管理软件相互脱节,未能实现有效衔接,导致低值易耗品实物和账务不相符。低值易耗品的领用都是随拿随放,经常出现丢失、损坏的现象。④低值易耗品使用部门多,使用部门忽视低值易耗品的操作培训和维护,低值易耗品的操作流程和工作记录缺失、保养和维修等日常管理缺失等,致使低值易耗品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存在因人为保管不当而发生丢失、损坏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浪费,降低低值易耗品使用效率,无形中增加单位运营成本[2]。⑤低值易耗品财务成本核算存在盲区。由于多数事业单位为非营利性组织,财务部门往往未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成本核算,未能有效建立低值易耗品明细台账,低值易耗品的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对低值易耗品的应用情况不了解,不易准确预计不同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对低值易耗品摊销计入部门成本的核算方法(如五五摊销或者一次性摊销等)并不明确,若采用不当,将导致财务支出不均衡,出现支出较多或无支出等情况,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财务列支情况,影响低值易耗品消耗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⑥缺乏准确、完整、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普遍使用计算机管理,并且配备了相关的资产管理软件,但是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过程中,单位未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往往是没有记录或者通过人工记录的方式,这样会造成遗漏或者是账本丢失等情况。⑦事业单位未设立低值易耗品评价和监督部门,对低值易耗品采购、保管、使用等全过程的实施、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监督。

  2低值易耗品管理策略

  第一,单位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并认识到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从意识形态上重视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实行管理责任制。单位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部门领导直接负责,资产管理员规范执行,明确各层级人员的资产管理责任,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只有领导和管理者都从思想上重视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才能加强对其的管理,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另外,要加强对资产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可通过组织对新出台法规、规章制度的集中学习或自学,单位内部讲座,聘请外部单位专家授课,赴模范管理单位交流学习等方式,促使资产管理员持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水平,为更好地开展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健全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增强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的规范性。一方面,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采购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及事业单位货物和服务采购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低值易耗品消耗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制度,严格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低值易耗品采购必须由低值易耗品管理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严禁其他部门开展采购活动。需求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采购申请,采购部门进行必要性论证后,联合库房管理员进行存量分析,对于那些可以通过单位内部调剂的,尽量通过调剂的方式获得;不能调剂获得的,再进行重新采购。低值易耗品采购一般都是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外的自行采购,根据单位规章制度,依托单位低值易耗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不同低值易耗品库的供应商报价群,如通用办公类耗材库、医疗耗材类耗材库等报价群,采购流程参照政府采购流程执行,保证单位低值易耗品采购合法合规、有序有效。另一方面,低值易耗品预算编制应结合单位低值易耗品耗用及存量情况,强化低值易耗预算约束,严格配备标准,讲究性能、质量和价格的比较,定量定额配置,定期维护保养,以旧换新,以满足事业活动开展需求为准,做到不超标采购,采购节约,避免浪费。

  第三,加强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合同签订、验收、出入库、保管和账物核对等管理。①在合同签订阶段,在保证合同内容合法、合规、有效的前提下,合同的核心条款应与采购需求保持一致,以免买回来的物品无法满足工作需要,造成国有资产闲置、浪费。②事业单位应该配备经验丰富的验收人员,全面掌握低值易耗品验收的相关要求,重点对低值易耗品的质量验收内容如合格证明、规格型号、有效期等进行查验,严格进行验收操作,并完整、真实和准确地进行低值易耗品的验收记录。对于特殊的低值易耗品验收的原始资料,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妥善安全保存,确保低值易耗品信息可追溯。验收中发现问题,应立即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联系供货单位,办理退换或索赔手续,确保所购置的低值易耗品的质量、性能等符合采购要求。未经验收的低值易耗品不得入库,经验收的低值易耗品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不得办理出库,坚持出入库在低值易耗品信息管理系统中有记录、审批和凭证。③事业单位应建立低值易耗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采购管理、物资管理等相互衔接的模块系统),做到从采购、入库、出库领用、使用、保养、维修到报废等形成一整套管控流程体系。同时,根据单位实际状况,设立低值易耗品分类库房,如通用办公类耗材库、医疗耗材类耗材库等,对低值易耗品按大类进行细化规范管理。④库房管理员应建立完善的低值易耗品明细台账,台账内容包括低值易耗品名称、使用部门、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以及购入时间等,严格做到规范保管。定期对库存的低值易耗品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低值易耗品安全保管。⑤依据低值易耗品管理的盘点制度,由低值易耗品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纪检审计部门配合,定期和不定期对库存低值易耗品进行盘点,严格做到账物和账账相符,一旦出现账物不符的现象,就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作出处理。
 

 
  第四,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经济成本,避免浪费。对低值易耗品的领用严格做到有库房审核和领导审批,确保低值易耗品领用出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用部门应该加强低值易耗品技术操作规范管理,严格按照低值易耗品的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程等(如需培训的,应该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培训),着力提高其低值易耗品的使用能力和水平,促进规范、合理和安全使用低值易耗品。对于低值易耗品维修、更换和报废标准难以掌握和确定的,使用部门应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同时应建立低值易耗品的维修保养记录,内容包括质量检查记录、维修原因、维修时间以及维修费用等。对于低值易耗品自然损坏导致无法使用的,使用人应该按照低值易耗品管理有关制度报送相关部门,申请报损报废。对于长期闲置的低值易耗品,可部门间调剂使用,并做好调剂记录,促进低值易耗品共享和共用,以提高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低值易耗品发生损坏,能修就修,对于不能维修或者维修成本过高的,或者达到使用年限的低值易耗品,查清登记,报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再进行处理[3]。若低值易耗品发生盘亏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章报送相关部门并追究人员责任,确保低值易耗品的完全性和完整性。

  第五,加强低值易耗品的会计核算、记账管理以及一体化信息系统管理,真实、准确和便捷地反映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情况。①财务部门应该根据库房提供的低值易耗品明细台账,配合低值易耗品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结合单位低值易耗品实际耗用情况,明确低值易耗品会计核算的摊销规模金额起点,如以1 000元为标准,对低于1 000元的低值易耗品建议采用一次性摊销,超过或等于1 000元的采用五五摊销或其他方法摊销[4]。对低值易耗品会计核算采用五五摊销法的,财务部门应该与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配合,严格做到领用时摊销列支成本一半,报废报损时及时准确地摊销另一半,杜绝该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科目长期挂账[5],防范财务风险,真实、准确地反映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列支。②强化低值易耗品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着力实现低值易耗品采购、出入库管理、项目资金报账,以及财务记账管理一体化、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及时、高效和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的采购情况、使用情况、库存情况、变动情况、资金报账情况和财务记账情况等信息。对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方向进行统计,科学采购不同种类的低值易耗品,并将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信息公开,保证运行公开化。

  第六,加强低值易耗品采购、使用等全过程的评价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成立低值易耗品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小组,具体由低值易耗品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信息管理部门以及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组成,负责评价和监督低值易耗品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规采购、是否按规验收、是否科学保管、是否合理使用,以及财务核算和记账是否准确完整等。在评价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低值易耗品的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对合理使用低值易耗品进行培训,对低值易耗品全过程管理权限审批、廉政风险点等进行监督,对重点的、特殊的低值易耗品进行监控,对低值易耗品使用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有效性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干预和解决措施,促进低值易耗品安全化、规范化和经济化管理。

  3结束语

  加强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不仅能够节约事业单位运行成本,而且能在国有资产保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应当从思想上重视低值易耗品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强化低值易耗品预算和低值易耗品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加强低值易耗品采购、合同签订、验收、出入库、保管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低值易耗品会计核算和记账,强化对低值易耗品全过程的评价和监督管理,促进低值易耗品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安全化,创造更高的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幼鸿,穆俊艳.如何加强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2015(11):86-86.

  [2]鹿智兵.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现存主要问题及应对思路[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5):8-9.

  [3]张陆清.行政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6(49):62-63.

  [4]李燕.浅谈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与核算[J].卫生经济研究,2016(4):59-61.

  [5]祁鸿雁.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1):20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