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商科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商业领袖和创新者的关键领域,其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探讨AI时代新商科行业的变革与挑战的基础上,厘清了新商科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探讨了新商科学生职业竞争力培育路径,提出了针对新商科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培育策略,以期为高校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AI时代;新商科;高校学生;职业竞争力;培育路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广泛与深入应用,商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智能客服系统的广泛应用,到自动化供应链的构建,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到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普及。AI正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智能化决策能力,全面重塑着商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商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保持与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同步,新商科教育必须积极调整其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确保教育内容既涵盖经典商业理论,又融入最新的AI技术与应用实例,从而满足市场对复合型、创新型商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面对AI技术对传统商科岗位的替代趋势,高等学校亟须重新审视并重塑新商科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强化其在数据分析、算法应用、创新思维及跨学科合作等方面的技能,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AI技术深度渗透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1]。
鉴于此,研究如何在AI时代背景下有效培育新商科高校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成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不仅关乎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新商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尽管目前相关学者在新商科教育与职业竞争力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3],但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特定背景下,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策略,如何有效整合AI技术与商科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仍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索的领域[4]。本研究旨在探讨AI时代新商科行业的变革与挑战,厘清新商科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提出新商科学生职业竞争力培育路径,为高校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一、AI时代新商科行业的变革与挑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为商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手段,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市场预测、客户洞察以及风险管理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商业决策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进程。在金融领域,AI技术的引入尤为显著,如通过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信用评估,不仅大幅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更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投资建议,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5]。在市场营销方面,AI技术同样展现出了潜力,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6]。
AI技术已经对商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全面渗透,进而商科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AI时代,商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与之相关的技术能力,如大数据分析、AI辅助下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以及如何深度掌握AI技术。这些技术能力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是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之所以要掌握这些技术能力,是因为AI时代的到来具有全面性、突发性和颠覆性,商科高校学生是不能回避这一变革的,应当积极迎难而上,适应这个潮流。作为商科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也应当迅速地形成AI能力训练的培养体系,引领商科青年学子具备应对、应用,并适应AI技术带来的挑战。但是,目前传统商科教育往往过于侧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导致许多学生在就业场景时,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除技术专长之外,新商科学生还需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便灵活应对多变的市场动态与企业诉求。这些综合素质涵盖了以下内容:一是沟通技巧,确保在团队合作中能精准传递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项目高效推进;二是团队精神,于纷繁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凝聚力量,携手攻克难关;三是组织才能,引领团队向共同愿景迈进,助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前新商科学生在上述领域尚有明显短板,难以契合企业对高素质、多技能融合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在人工智能普及的当下,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前行的核心引擎。作为商界未来的中坚力量,商科学生必须有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能够快速捕捉市场机遇,促成创新举措落地,为企业开拓新的增长路径。传统的商科教学模式常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疏忽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与培育,致使学生在面临实际挑战时,欠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本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新商科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在当下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情境下,提升新商科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首要是技术素养,它已成为新商科学生不可或缺的职场利器。学生们需深入探索数据分析的方法,精通Python、R等编程工具,以高效挖掘数据,精准把握市场脉搏与客户需求。编程技能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数据处理,还应拓展至算法构建与优化,使学生能够驾驭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
综合素养同样是商科学生职业征途的坚固基石。在多元交融的商业生态中,学生们需掌握出色的沟通技巧,与来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各异的人士建立顺畅高效的交流,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与合作的深度融合。新商业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与他人协同作战,共同推动项目迈向成功。领导力作为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展现出指引方向、激发潜能的卓越能力。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不断翻涌,跨文化沟通与英语应用能力也日益凸显其战略意义,学生们需拓宽国际视野,为国际市场开拓铺平道路。
实践能力则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桥梁。商科学生不仅要深耕行业知识,紧跟市场风云与行业趋势,更要通过实践提升素质。实习机会、项目合作、商业竞赛等多元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舞台,让他们亲身体验商业世界的真实运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宝贵经验,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AI时代,创新与创业能力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需培养敏锐的创新意识,洞察市场的微妙变化,捕捉潜在机遇,并提出优化的解决方案。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样不可或缺,它们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勇于探索的胆识,更要有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魄力。
综上所述,新商科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构建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过程。学生们不仅要在技术素养、综合素养、实践能力上不断精进,更要在创新与创业能力上实现突破,才有可能在AI时代的商业洪流中顺势而为,成为职场的成功人士。
三、新商科学生职业竞争力培育路径
(一)课程体系革新与技术教育加强
为培育学生的技术能力,高校商科教育应融入AI相关课程,诸如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及自然语言处理等,使学生掌握AI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整合计算机科学、数学与统计学等多学科资源,为商科学生打造全面的技术教育体系。跨学科的学习与合作将助力学生深化对AI技术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提升职业竞争力。教学内容与方法需紧跟AI时代发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及在线学习等多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强化与学生能力提升
高校应与企业及机构携手,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环境与实践机遇,促进知识向实践的转化。通过实训基地的历练,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企业运营与市场需求,提升实践能力。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开展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无论是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还是参与前瞻性创新研究,都能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商业竞赛与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营销策划赛及案例分析等,以锻炼其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并为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三)产学研合作深化与知识技术转化促进
高校应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平台运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化应用。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创新,使高校更贴近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7]。学生参与其中,将深入了解科研过程与技术应用,提升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高校应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应用,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与社会价值,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与创业机会。
(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强化通识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人文社科、艺术及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与身心健康,这些素质对商科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活动与社团组织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小组讨论、模拟谈判及团队项目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沟通技巧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对商科学生的职场成功至关重要。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与社会责任感,通过领导力培训课程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领导潜能与社会责任感。
(五)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强化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涵盖创新思维、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计划书撰写及市场调研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办公空间、资金扶持、法律咨询及导师指导等服务,助力学生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项目。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与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交流经验的平台,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激发其创新潜能与创业热情。
(六)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机制的构建
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持续学习习惯。通过开设在线课程、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与机会,助力学生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通过职业测评、就业指导课程及招聘会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倾向与能力优势,制订合适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路径。高校还应积极搭建校友网络与行业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职业机会与资源。通过组织校友聚会、行业论坛及职业发展讲座等活动,促进学生与业界人士的联系与交流,拓展人脉圈与职业资源。
四、结语与展望
通过研究新商科教育如何适应AI技术发展,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AI技术的兴起对新商科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要求从业者不仅需掌握专业技能,还需兼备全面的个人素质及创新思维,以构建多维度的职业优势。高校需采取多维度策略,包括课程体系的革新、实践环节的强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推进,以及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期全面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建立鼓励持续学习与自我驱动的成长机制,这对商科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AI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商科领域的持续演进,商科学生在职业竞争力构建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高校需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灵活调整教育模式与课程内容。大学生自身也应积极应对变化,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Shi Z,Wu Z,Zhang Z,et al.Learning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career goal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Learning(iJET),2022,17(10):256-272.
[2]闫俊周,马汭桦,任润芹.数字经济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工程师,2024,29(6):42-47.
[3]阎秋娟,李晓珊.数智时代“信息+AI”融合素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4(6):81-88.
[4]郭梦梦.新文科视域下商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路径研究—以常州大学商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24(9):144-148.
[5]姚泽宇,苏杭.AI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及潜在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2024(10):36-52.
[6]胡留洲.AI技术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4,53(2):248-249.
[7]吕燕.新商科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的内涵要求和机制设计[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4,28(5):109-11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