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矿物色概述
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矿物质颜料成为绘画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元素。矿物质颜料是从有色的金属矿物石中提取的,也被称为矿物色。矿物质颜料的制作方法与过程非常复杂,需经过粉碎、研磨、漂洗、胶液悬浮、水飞等环节。矿物质颜料与胶混合之后彩绘于画作中,一直受到专业领域里画家的青睐。经过不断发展,它已成为中国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绘画颜料媒介。
矿物色具有不变色的特性,它色彩鲜艳、覆盖能力强、光泽质感强烈,在我国传统壁画中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对大自然的抵抗能力也非常强,经过上千年,颜色仍然能保持不变。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依旧色彩斑斓、光彩夺目,是我国传统绘画领域的色彩宝库。中国传统矿物质颜料开始于先秦,发展巅峰在唐宋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矿质颜料再次得到重视和发展起来。
二、矿物色在传统人物绘画中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在新石器时代的艺术造型发展中,以“人”为中心的图案符号在一些岩画、壁画和彩陶纹样中出现了,反映了人的日常生活和对大自然美的崇拜,有简单的人物造型,也开始用单一的天然矿物质颜料去表现色彩。
到了秦汉时期,人物造型发展日益成熟,这时期的工笔人物画笔墨技法丰富,使用的矿物质颜料种类多样,题材形式多元。矿物质颜料在传统的绘画创作领域应用最多的是石窟壁画、墓室壁、画帛等,很多遗留下来的皇室或寺观残留壁画中也有大量的矿物质颜料。主要的用色有红、黑、蛤粉白、黄等,矿物色的饱和度高,艳丽,也有赤铁矿、朱砂等矿物色的使用,说明矿物色在绘画中使用的广泛性。如,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室出土的《T型帛画》,所用材料是绢本设色作画,画面造型以线条为主,线条变化起伏跌宕,粗细变化中见流畅韵致。着色方法采用平涂加渲染的手法。色调以暖色为主,以朱红、土红、暖褐为基调,石青、藤黄、白粉等丰富色彩的运用,还有大量的黑色笼罩整个画面,色调变化统一,产生了神秘、华丽、热烈的视觉效果,矿物质颜料在绘画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摆脱了先前的稚拙,走向成熟化、系统化、理论化。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士大夫参与到绘画中来,开创了“高古游丝描”的线描技法。在《女史箴图》中矿物质颜料以朱砂为主,红色有浓有淡,在画面重要的部分设色,设色非常典雅。它是一幅绢本材质的绘画作品,矿物质颜料在绢本绘画中也凸显出了它的多用性。
由于佛教文化的盛行,佛教画成为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重要题材,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其是我国颜料标本博物馆,它保存了上千年多数朝代的大量彩绘艺术颜料样本,是研究我国古代颜料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料。敦煌莫高窟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开窟造佛历经一千多年。莫高窟以数不胜数的彩塑佛像和浩如烟海的壁画闻名于世。如今,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彩塑历经千年的沧桑岁月依旧光彩鲜艳。它具有耐光性、耐磨性、耐久性等,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敦煌壁画的彩色颜料主要是天然矿物质颜料,大多数矿物质颜料为本地生产,矿石纯度比较高、色彩富足。莫高窟壁画主要运用了红、黄、紫、白、褐等颜色,土红色使用最多,蓝色颜料中以石青和青金石为主,绿色以氯铜矿为主,白色以高岭土为主。如敦煌257窟《九色鹿》,由土红、石绿、褐色等矿物色构成,红绿互补使画面既和谐又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矿物质颜料的性能让这精美的壁画经历上千年依然光彩夺目,让时间的痕迹停留在时代的印迹长河中。
隋唐五代时期是人物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昉、顾闳中、周文矩等画家都是以画人物著称,风格各有不同。天然矿物质颜料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迹可循。卷轴画中应用的矿物质颜料鲜艳、华丽,基本奠定了矿物质颜料的使用方法。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画中描绘了六个身穿艳丽服装的尊贵妇女。画面中的主色调使用了大量的朱砂红,并点缀石绿、蛤粉等矿物质颜料,这些稳定性的矿物质颜料使画作经历了上千年也仍然保持它的绚丽华贵。
宋、元以后,矿物质颜料在以绢为主的卷轴画中呈现。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绘画艺术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跌宕起伏。后期文人画占据主导位置,工笔重彩人物画被取代,矿物质色彩也逐渐弱化,水墨画被推崇。随着山水画的兴盛,矿物质颜料在绘画创作中也不再被挖掘和创新。
三、矿物色在当代人物画中的继承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也处于一个自由开放的状态,民间艺术也不断发展。民间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起来,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找到矿物质颜料的使用和创新信息。在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不仅有中国人文艺术的气息,而且融入了当代绘画语言,画面中的材料与技法是多种方法的呈现。中国当代绘画名家蒋采萍、王雄飞、胡明哲、陈文光等都对中国传统绘画和材料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探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王雄飞的作品《苗女》,画面用了蓝色、红色、黑色、绿色与黄色等矿物色,以蓝色为主,胳膊上有小面积的红色色块,红色使人物身上的蓝色有了变化,也形成了冷暖关系,色彩也讲究面积大小,红色在整个色调中占比非常小,蓝色调显得更加浓郁。背景是黑的暗色调,流露着水墨气息的和谐变化,赋予画面一种朦胧的美。每种矿物质颜色色层变化丰富,使画面具有厚重感和丰富的空间感。苗女人物的写意性很强,蛤粉层上透着浅肉色,人物的动态变化生动自然,色与人物之间相互依存,充分发挥了色在画面中独特的作用。这幅作品使得矿物色在画面中自然流动和变化,充分调动了整个色彩关系的和谐性。
陈文光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深受以水墨为主体的传统人文画的影响,后来他赴日本留学师从加山又造,致力于研究矿物质绘画并融合传统中国的意象和审美趣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绘画风格。《白丝之泷》是他在东京艺大读研时创作的,这幅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统水墨意境,画面温润而不失庄重,呈现一种幽静、清凉的自然气氛。从用色上来讲,画面大量使用了矿物质颜料里的岩黑、蛤粉白和一些中性灰色,画面中也出现了极少的朱砂、石绿、赭石色作为点缀,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十分清晰,黑白灰的色块分割使画面具有平面构成感。这幅作品的技法和传统绘画的技法及表现方式完全不同,但在取色的选择和其中内含的神韵都受到传统水墨韵味的影响。色彩上选择低饱和的黑白色调,用不同明度关系去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内在追求一种古朴的自然感,表现淡泊深沉的意境感。这一时期陈文光的绘画作品没有完全转化为矿物质颜料绘画的色彩体系和色彩审美,但他不断追求创新,为他后期的绘画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物画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矿物质颜料在画面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和发展历程可知,矿物色充分发挥了它的独特美和特殊性。敦煌壁画千年不变色的独特魅力至今影响着中西方画家的探索。因此,在当代绘画创作中,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绘画的精髓,还要传承中国传统矿物色的表现方式和技法,把矿物色应用到自绘画创作中,丰富绘画形式,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矿物色对当代人物绘画的影响
矿物质颜料绘画作品具有独特的材质美,矿物质颜料虽然是从同一块石头上提取出来的颜色,但经过不同的筛选,颗粒大小不同,色彩层次丰富,在绘画作品中能呈现不同的色彩效果。在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中,矿物质颜料得到很好地研究与应用,国内艺术家对矿物色日益青睐。矿物色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强,与传统的绘画形式不同,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很多画展也体现了矿物色跳脱传统的模式,其既有对传统人文艺术的继承,又有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在人物画中有不同的人物创作形式和绘画语言,如水墨人物、重彩人物和工笔人物等,矿物质颜料在不同的人物创作形式中有不同的作用,工笔人物和重彩人物应用更多,也有以矿物色为主直接作画的形式。矿物色的使用拓宽了当代中国人物绘画的途径,丰富了当代人物创作的色彩语言,增强了绘画形式的多样性,赋予当代人物画创新理念,提高了当代艺术家的审美素养,为当代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纵观矿物质绘画作品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起源,秦汉时期发展,唐宋时期鼎盛,到宋朝之后的没落,现当代的复苏,如果用矿物质颜料继续以传统的绘画方式表现当代艺术创作是没有创意的。中国当代矿物质颜料绘画创作应坚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绘画材料和表现技法,吸收当代艺术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人文精神,关注世界艺术的发展和变化,也需要当代年轻艺术家不断探索和完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