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广泛应用,为民族文化的表达带来了新的可能。本文旨在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数字视觉符号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利用新媒介并结合少数民族视觉符号分析其创新意义。

  一、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元素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云南地区的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泛的影响。这些作品堪称中华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突破,不但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华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聚焦数字技术与民族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结合,希望为边疆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一点新思路。

  二、数字技术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工具在艺术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因此,驻地艺术家应当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增强和改造传统油画技法。这包括对数字工具和技术的分析,如,3D建模、数字绘画和动画,以及如何使用它们创建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丰富文化遗产的独特视觉符号。油画作为起源于西方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在数字时代迎来了新的蜕变。现如今,数字工具的使用到新媒体的融合,数字时代对创作者创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使用数码绘画板与绘图软件。简单来说就是艺术家使用数码绘画板并结合专业的绘图软件进行创作,使得创作过程不受传统材料制约,更加灵活、自由,可以进行多次修改和实验。第二,使用3D建模软件和技术与油画融合。一些有多学科学习背景的艺术家尝试将3D建模技术引入油画创作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构建出具有立体感的画面,极大地丰富了油画的表现手段,画面呈现的质感焕然一新。第三,使用新媒体与油画的结合。具体呈现方式是数码摄影与油画结合,其中艺术家通过数字摄影记录生活中的瞬间,然后在油画中融入这些影像,创造出结合了真实瞬间和艺术想象的作品。第四,艺术家利用虚拟现实与油画的交互进行创作。例如,一些艺术家尝试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油画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与油画进行互动,丰富了观展体验。

  以上四种类型都是当今数字技术与油画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创作过程中的数字化,使得数字技术的应用直接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从素描稿到上色,全部数字化的过程使得创作者能够更迅速地记录创作瞬间。如英裔美籍年轻艺术家艾玛·韦伯斯特利用VR等数字工具构建创作场景,创作了一系列风景画(图1),可以称之为数字技术风景。艺术家为了摆脱创作中的束缚感,对每一幅风景油画,都由她精心营造自然景观,既有戏剧化的场景与引人入胜的视觉细节,同时又充斥着隐约的不安感。作品塑造了一种新型的景观,它不以人类作为叙事的中心对象。画中没有遗迹、道路、建筑,或任何人造物。艺术家的构图邀请观众在传统的视野之外遨游,进入一个不断推陈出新且千变万化的交融的世界。她的风景画以油画的形式呈现,既充满奇思妙想,也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它们似乎违背了地心引力,却又遵从着某种内在的秩序。为了实现这一超凡脱俗的表达,艺术家运用特定方法对她的构图进行多次创作,且通过各种媒介和技术过程加以提炼,其中涉及诸如铅笔素描、手稿、拼贴、雕塑、虚拟现实VR眼镜、数字渲染、身体行动介入和绘画等方式。她的创作在运用了传统模拟方式的同时也引入了科技手段,呈现出传统和具有前瞻性的双重维度。现如今的多媒介艺术创作群体中,韦伯斯特是一位立足于21世纪的风景画家,她颠覆了传统(如外光主义绘画),采取由内而外,甚至从几乎不能实现全景图这个底层逻辑来进行虚拟绘画。
 

 
  毫无疑问的是,韦伯斯特也通过各大数字社交平台与大众进行创作分享。通过数字社交平台Instagram、推特、艺术家个人网站等展示其艺术创作过程,并与“观众”互动,创造了更加开放、共享的艺术环境。

  三、数字技术与民族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融合

  在油画创作中,当代艺术家开始探索如何将数字视觉符号融入传统油画创作,用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然而,目前云南当代油画群体尚未形成相对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国外关于数字视觉符号在艺术创作中的研究较为丰富,尤其在数字艺术和多媒体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一些国外艺术家已开始将数字视觉符号与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探索数字与油画的交融。

  在以往文献资料研究中,中央民族大学李先帆的博士论文《融合与造境—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详细研究并梳理了云南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族美术题材与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以民族性为前提深入地研究了云南民族美术的多元性与地域性。云南艺术学院王伟的硕士论文《魔幻现实—迭戈·里维拉绘画与云南当代绘画研究》主要研究“墨西哥现代壁画之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绘画与云南当代绘画的共同艺术特征—魔幻现实。通过对二者绘画形式的综合分析与图像比较,发现他们绘画风格形成的历史渊源与联系。作者通过对云南当代艺术家毛旭辉、唐志冈、曾晓峰等的作品分析,发现他们在绘画语言与精神追求上除了受到云南独特的地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中国历史与社会现实的影响,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拉美绘画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呈现魔幻现实的艺术特征。文章除了分析二者绘画语言形式与共同艺术特征,还为中国当代绘画提供一种继承和发展本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思路与方式。

  但是,在以往的云南本土油画艺术创作中,传统架上绘画领域当代数字技术使用相对较少,而一些偏向设计、新媒体艺术创作者居多。云南本土的艺术家也应当探索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的交叉点,并考察传统架上绘画与数字技术在油画创作中的交叉点。如,美国艺术家劳拉·欧文斯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洛杉矶艺术界崭露头角。她以结合各种艺术史参考和绘画技巧的大型绘画而闻名。欧文斯的艺术世界并不是单靠画笔来创建的,她的作品不仅处理了数字技术、抽象、具象、文字、时尚与艺术史之间的关系,还藏匿着如绣花丝绸纺织品、钟表、宣言、寻宝游戏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诸多元素,在此基础上,欧文斯再以摒弃结构主义的装置形式,彻底打乱了观者对图景空间的期待。其作品还具有俏皮和实验精神,她经常将幽默、讽刺和机智的元素融入作品中,并以愿意突破传统绘画技巧和风格的界限而闻名。这种实验性和趣味性是她作品的重要方面,也使她成为她这一代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国内外许多艺术家无论是从创作逻辑还是对艺术现成品的挪用上都受其影响。

  四、云南少数民族数字视觉符号在油画创作中的创新意义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语境中,云南油画艺术常常被认为是“边缘化”的,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地理隔离、缺乏资源和支持,以及对主流艺术市场和展览的接触有限等。云南油画艺术的主题和风格往往与中国当代艺术主流不同,可能无法引起更广泛的共鸣,这导致云南艺术家展示作品和获得认可的机会有限。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云南油画艺术有其独特的身份与美感。通过抽取该地区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云南油画艺术有可能为中国及其他地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艺术场景做出贡献。再通过更多的曝光、支持和认可,云南油画艺术可以克服边缘化,在艺术界获得更大的重视。相信云南本土的艺术家一定可以从欧文斯的创作(图2)中汲取经验,由对故土的这份坚守,找到自己创作的思路和方法并转换为优势—一种边缘优势。
 

 
  五、结语

  云南,蕴含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元素如菌褶、纳西族纹样等丰富而独特。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与数字时代的表现方式相结合,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融合云南少数民族数字视觉符号的油画创作,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和传播,同时探索艺术表达的新可能性。此外,本文可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遗产,以及为云南油画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