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让学生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多重压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更多在学校课堂当中来参与和完成,实现了让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学校当中,放在课堂之上。本文从思维导图出发,分析了其定义及特征,并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剖析了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类型及具体流程,最后阐述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最近成为热搜话题的“双减”政策,是基于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深刻思考,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宏观政策。“双减”政策是对应试教育的进一步遏制,有效地帮助家长减轻对于孩子学习方面的焦虑,同时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多重压力,最终的目的是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双减”背景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期望能调动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传授能将英语阅读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的技巧。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厘清词汇概念之间的关联,有助于他们形成系统性思维,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其次,在文本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能使学生更加合理地串联文本中的词汇,凸显文本的主旨和意义。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符合初中生对视觉信息更为敏感的特点,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采用“以图导读”的方式,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还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增强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原本抽象的信息得以更形象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学习工具。这有助于学生更顺利地吸收和掌握知识,使得阅读过程更为生动和有趣。其次,在实践应用思维导图后,能够向学生展示全新的阅读方式,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建立文本逻辑框架,并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这种指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更有信心面对各类文本。最重要的是,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消除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三)提升学习成效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提升学习成效方面。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增强,更能助力学生取得更显著的学习成果。一旦学生掌握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他们能够有效地延伸思维,发现英语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巧妙地将这些联系灵活运用于各个学科方面。这种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优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成效,使其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取得更为可观的学习成果。因此,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更是一条通向更高学业成就的路径。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前导入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开展之前,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多数学生都缺乏兴趣的课堂。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讲授而学生仅是单向接受,对于阅读应有的乐趣没有丝毫体会,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欠缺。时间一长,阅读课教学中哪怕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教学,取得的最终成效也不太理想。由于思维导图是以大脑本身规律为依据,可引领我们在问题思考中运用发散性思维。具体教学中,要注重轻松愉悦氛围的营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Unit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Section A 3a阅读课时,教师提前完成教学设计。该课是以奇闻异事为主题的记叙文,描绘了小镇每个夜晚都有奇怪声音的故事。大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基本都有类似的经历,故而大多数学生对于此类话题都很熟悉,兴趣盎然,且愿意将自己的故事主动分享出来,例如有的学生记得自己小时候,听到窗外嗡嗡的声音,内心恐惧,找出去看却什么也没发现。此时,教师可将《谜案追踪》节目《巨石阵之谜》播放给学生观看,同时通过“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video?”一类的问题导出“strange”,并用“Have you ever encountered any strange things?”激起学生的兴趣,后续以学生给出的答案为根据,建立在“strange”的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引出生词“noise”,同时指点学生绘制相应的头脑风暴图。
在上述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当适当增加难度,要求学生以阅读标题、文本插图等内容为根据,预测文章。本文教学设计是以记叙文阅读教学为对象,以缘由、经过及解决为基础框架对内容展开预测,这样一来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带有目的,阅读效率及质量自然能够得到提升。同时,预测内容能将学生好奇心激发,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预测环节结束后,学生初步完成了阅读话题的探讨,由浅至深的将本课内容大致掌握,随后可将记叙文体裁知识介绍给学生,通过指点一同绘制导图模型。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引领学生确定3a中A、B、C中用于标题最恰当的一个,导图绘制中参照文本插图进行,并对课文展开预测。通过此类方法能帮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且能对学生搜寻管检测、删除冗余信息的技巧能力进行培养。完成了话题讨论、内容预测之后,接下来便是引入导图环节。将记叙文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并介绍体裁知识、篇章结构,同时展示叙事类记叙文导图模型。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模型及讲课,能更深刻地理解记叙文体裁知识,且对叙事类记叙文导图模型能够产生清晰的认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能够直观观看导图的缘故,可以形象化原本枯燥且复杂的知识,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新知识并掌握新图式的构建方法。当学生产生一定认知之后,其独立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二)阅读中完善思维导图
通过课前导入,能将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且有利于知识自主获取意识的形成。就阅读策略而言,主要从解读文章、了解词汇或解释词义、内容预测等方面入手,同时也包含情感与社会策略及监控策略等。阅读环节中,应当着重考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迅速地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同时思考如何才能深度挖掘学生阅读潜力、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质量的提高。教师可参照这些问题在阅读中环节引入思维导图,通过略读、精读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并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如选择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Section A 3a这一课引导学生展开略读,由于本篇文章是通过采访形式描绘了10岁流行歌手转变的故事,属于记叙文体裁。此类与明星有关的话题,与学生实际生活十分贴近,能将学生注意力有效吸引。在分析教材之后,得出本课中“used to”用法属于重点语言点,3a和3b的题目可分别当作略读与精读的任务。教师指引学生完成文章略读后,以3a中“将提供的三个话题与对应文章的段落相匹配”这一题目为基础,要求学生迅速解决,且不能超过1 min,随后完成中心主题与一级标题的绘制。该环节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对略读策略产生初步认识,有利于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提升,并使其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并能准确地完成信息筛选,同时可将文章大意迅速把握。
随后,围绕该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精读,将3b独立完成后,带领学生对篇章结构进行分析,深入探索与导图一级标题相对应的细节内容,同时引领学生自行绘制二、三级标题,最后结合篇章结构顺序对细节内容认真分析,由此将“used to”思维导图呈现(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将具体细节找出并独立完成3b题目之后,对于文章人物背景、生活变化等能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未完成的思维导图补充完善,结合教师给出的语言点及绘制的思维导图对“used to”用法进行学习(如图2所示)。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能帮助学生将课文细节把握,并独自绘制思维导图,这能有效达成培养信息获取整理能力的目标。
(三)阅读后应用思维导图
教师完成阅读知识点的讲解之后,还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巩固。通过阅读实践,学生接收的新知识能在大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且呈现出图式组合的形式,后续通过教师的加工处理后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方便后续信息的提取。依旧以上述的阅读课文为例,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完成思维导图初稿的绘制,而本环节中则是由学生自行修饰、美
化思维导图,并进行评价、巩固复习。教师引领学生修饰导图时,要注重学生创新、想象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充分思考,通过不同颜色、标准或关键字词的运用,绘制独具个人风格的导图。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绘制情况适时予以帮助、指点,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导图修饰与美化。学生以思维导图初稿为基础,再次阅读课文,结合文章信息及大胆想象、创新,再次补充导图,能得到更加生动、形象的导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但在活跃学生思维方面能够产生可观的成效,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最终可促进思维导图应用能力的提高。
接下来,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展开复习。立足于思维导图整体构造、中心及次级标题关键字的确定、颜色搭配等不同方面,评价学生绘制的导图作品,同时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一同欣赏,并引领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阅读,最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要求学生编写剧本或改写课文并角色扮演。学生以教师评价、建议为依据对思维导图展开修改、完善,在教师的指引下再次对课文复述并将课文改写、编写剧本等课后作业完成之后,与同学通过分工协作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此类教学,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语言组织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脉络及知识点把握,并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面对水平相应的读物、杂志及报纸时能够顺畅地阅读并理解,同时以阅读目的为根据合理进行阅读策略的制定。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帮助学生完成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及关键信息的查找。教师在文本内容处理中,需要积极引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完成个性化思维导图的绘制,促使他们对教材内容产生全面感知。同时,教师可将思维导图用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中,引领学生以话题分类为根据将相关词汇找出,整理原本零散的单词,并体现有序性、趣味化。此外,教师还应当指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对阅读素材进行复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在内化迁移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