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充满生活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丰富了民间的风俗活动,也为环境的美化注入了活力。这种艺术形式是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除了具备一定的实用性、欣赏性以外,其造型丰富多样,如彩陶、秦俑等,且风格迥异,体现了极具特色的民族色彩。特别是那些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剪纸、刺绣、风筝等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丰富了油画内涵,更凸显了当代油画的民族特色。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民间美术造型观念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旨在为民间美术造型观念在当代中国油画中的应用提供创新性思路和方法,从而推动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造型观念概述
(一)再现性
民间美术的再现性和表达观念与西方艺术存在明显的差别,其创作思维主要来源于艺术创作者的直觉及其日常生活感悟。民间美术不仅具有独特的东方思维和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此外,不同民族文化的民间美术思维也是不同的。
民间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这一观点在《易经》中也有明确的记载。书中所涉及的大量图形不但体现了学习者的灵感,同时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启示。书中言外之意与言内之意共同凸显了艺术审美形式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可以说图形是将艺术由原来的再现逐渐转变为表现的载体。
在老庄哲学的影响下,民间美术更加注重对艺术创新性、审美性和创作技巧的运用,同时也注重对主观内心的表达,而非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单纯再现。自古以来,辛勤的劳动人民便对客观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他们在发现、分析、体验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新的看法。由此可见,民间美术展现出的是表现与再现共同发展的态势。在鉴赏民间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劳动人民及艺术创作者将客观世界与内心世界巧妙融合,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这体现了艺术创作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创作者在对客观世界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将主观世界与之融合,使个人主观情感能够借助客观对象得到更好的表达。因此,民间美术在精神性和再现性方面的特点尤为突出,成为劳动人民情感表达的有效载体。
(二)表现性
如果说再现性突出的是创作人员的主体意识以及对其个性的表达,那么表现性则重视情感和外界的融合,通过描绘事物与人物的神情来表达情感,使艺术作品饱含深情,实现自然事物的拟人化表达与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物化展现,从而提升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民间美术更趋向于再现性,其创作者多来自古代社会底层劳动者,他们虽然未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但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尊重。因此,他们能够创作出有吸引力、有情感的艺术作品,这恰好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深刻内涵。古代劳动人民将情感寄托于物品,通过描绘景色来表达内心感受,图形与情感的结合、感受与思维的融合,使得他们的美术作品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气息。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生的感悟,能够使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
(三)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民间美术作品造型观念和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在表现特点上存在相似之处,均强调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观表达。民间美术作品产生与发展都根植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之中,这一点与西方当代艺术在抽象性特点上的显著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民间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它的具象性和多样化。尽管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是由民间劳动人民创作而成,无固定模板及标准,但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事物和人物均映射出真实的现实生活。虽然也有一些美术作品中出现了龙、凤、神等想象出来的神话造型,但是这些造型在人们生活中也是可以追溯到原型的。除此之外,民间艺术和西方艺术最大的区别是,大多数西方艺术作品探究的是宇宙的普遍规律,而中国的民间艺术作品则展示的是艺术创作者对生活、事物和人物的深层次情感。
二、民间美术造型观念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
(一)原始意义的体现
民间美术与人类生活的社会紧密相连,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的一切活动均可以在民间美术中得以充分体现。而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纯朴之美,正是其最原始的意义。例如,当代著名画家罗中立先生便在作品中将民间美术造型的原始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罗中立先生的美术作品时刻关注乡土文化,尤其在视觉语言层面展现着较为深刻的见解,他创作的美术作品刻画出了民间美术造型语言中的原始意义,展示的是人类本质的想法、观点和看法。以其代表作《农忙时节》为例,他在创作的时候以写意造型为主,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母亲形象,同时巧妙融入了原始社会人们对生殖繁衍的崇拜。
此外,农民是罗中立先生美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以深沉的情感和无私的视角,将农民的艰辛生活真实地再现在画布之上。农民形象如同画卷上的善良、朴素、纯真的天使,这是对人类最原始本质的呼唤。在罗中立先生的作品中,人物造型与色彩的搭配,细腻的笔触,写实而又带有唯美的意蕴,使得他的画作散发着原始乡土情怀的真挚感动。画作中对农民在日常劳作中充满辛勤和汗水的形象的描绘,更能够传递出罗中立先生对他们的敬意与理解。在罗中立先生的油画作品中,民间美术造型的原始意义得到了完美体现,展现出纯真朴实的生活气息,以及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罗中立先生遵循“以大为美,以生为本”的创作理念,通过人体美感、民俗民风的氛围、粗犷的线条以及以黑白为主的色彩,将农村生活的原始生存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民间美术造型的魅力所在。
(二)造型形式的运用
民间美术造型最为典型的特征便是其构成上的特殊性,其中平面展开是其显著特色。在人物形象刻画以及排布方面,民间美术造型注重互不遮挡,展现出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同时,其造型设计简单而自由,既体现了艺术的原发性和传承性,又蕴含着隐喻和象征意义,从而完美展示出造型形式上的审美情趣。
民间美术造型多以抽象形态呈现,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巧妙地通过简约线条和平面化符号加以代替,勾勒出一幅完整而生动的故事图景。这种表现形式不仅保留了艺术的美感,更赋予了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例如,著名油画家乔晓光先生创作的《玉米地》,这一油画作品便体现了民间美术造型形式的特色。这幅作品是剪纸艺术与油画的结合,展示了北方平原的秋收之景。虽然画面中呈现的是多项事物,但画面中的每一个玉米、每一个玉米秸秆、每一座房子、每一个人物之间都互不遮挡,在散点透视、焦点透视结合的形式下层次分明。通常情况下,人们画玉米都是一片一片画、一层一层画,然后再寻找一片一层之间的自然关系,但是乔晓光先生画的玉米地是一棵一棵地画,就像铰剪纸的剪花娘子一样一棵一棵的剪,这也正说明了乔晓光先生创作的油画在民间美术造型基础之上实现了创新,他的玉米地来自物体生命本身,而不是视觉,既体现了其造型的稚拙与天真,同时又展示了一种朴素与夸张。
(三)再现性与表现性运用
在民间美术造型观念中,再现性和表现性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对当代中国油画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著名写实主义画家宫立龙先生为例,他所创作的油画作品与罗中立先生极其相似,均展现了民间美术造型浓厚的乡土气息,然而宫立龙先生的作品在表现物象特点上更具意图性,其再现性特征尤为突出。他善于观察生活,深感现代工业文明对农耕文化的冲击,内心更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因此,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民间美术造型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敦厚而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也充分表现了他对农民的热爱与敬重。
例如,他创作的油画作品《大缦儿》展示的便是一个具有民间传统年画特色的人物形象,画中的主角是一位姿态生动的乡村少妇,她体态丰腴,左手拿着牡丹,右手做着“兰花指”的样子,流露出一种独特的中国式的艳丽与风情。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大众文化资源,世俗生活和泛商业文化的探索,更凸显了他对“俗美”与“艳丽”的不懈追求。通过观察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后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如复制化、体现化、描述化等。在对消费文化、世俗文化的体验中,艺术家们进一步彰显了通俗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自觉性。宫立龙先生的油画作品具有极强的观念性,其创作理念与民间美术具有相似之处,即都致力于再现物象。他的作品巧妙融合了西方的造型规律,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整个画面中的物体明暗分明,有着较强的体积感和更为准确的结构,这也突出了其再现性。宫立龙先生通过细腻的刻画,精准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而在处理物象、场景的具体性方面则相对简约。在人物外形(头、手、脚等)的刻画上,宫立龙先生以夸张、程式化、符号化的方式表现人物的造型特征。此外,他在处理作品背景时也颇具个人风格,他的背景简洁易懂,不仅突出了主体,还使画面感更加强烈,创作意图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宫立龙先生的油画作品体现了他对西方油画语言、造型规律运用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出他对民间美术造型规律的深刻理解。在这些通俗易懂的画面背后,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宫立龙先生的自我修养,更能洞察到更深层次的社会本质。
(四)传统造型观念与文化完美统一
很多民间美术造型观念源于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不同时代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及当时所处环境下的文化内涵。借助人物、事物等多种形象表达一种特色文化、民俗内涵,能够使整个美术作品更具民族特色,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观者易于看懂,易于理解。而这些具有特色的传统造型观念对当代中国油画有深刻的影响,例如段正渠先生便借鉴民间美术造型观念创作了很多基于黄土高原民俗文化的油画作品。他的作品视角敏锐,个性突出,以黄土高原的人和物为主线,展现了高原人民的质朴和厚道,表达了自己对黄土高原的热爱。他的作品中人物造型五官抽象,无细节性描绘,削弱了画面的体积感,更倾向于对黄土高原场景的表现。例如其典型作品《东方红》,体现的是陕北民俗文化。此作品中的场景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更明显,节日的焰火、温情油灯、燃烧的炭火、闪亮的手电光,再加上一大片红的背景,生动描绘了农民放声高歌时的亢奋状态。红色的调子以及人物夸张的演唱造型,使得这幅画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黄土高原的深厚情感。在借助物象的基础之上,画家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真情实感以及文化元素,实现了传统造型观念与文化的完美统一,因此,人们看到的是一幅画,感受到的却是一份情。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间美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正是我国与西方艺术风格的显著区别,它深刻反映并彰显了我国的文化特色。民间美术造型观念的产生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真实且朴素、神秘而古老,是世世代代人们审美理念的重要体现。而当代中国油画在多元化文化背景的融合下,正面临着生存危机,要想凸显自身特色,吸引更多的关注,就要不断创新与发展。民间美术造型观念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深远,二者的结合与融合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汲取民间美术造型观念中的精髓,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为民间美术造型的传承与弘扬开辟了新路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