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图像是最直接的地理语言,运用图像教学法既能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地理信息,又能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地理知识。本文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提出实施图像教学的策略,即图像导入、深入分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等,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图像教学法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地理图像是一种能够对地理内容、现象、规律和原理进行阐释和表现的图像,包括漫画、地理景观、统计图标、地理图解以及地图等图像资料。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些图像资料,能够让地理知识教学更加简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地理图像进行合理选择,并在加工处理后将其引入课堂,发挥其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法的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时,通常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快速记忆固化的知识,没有掌握实用的学习规律,不能深入理解地理课程内容。因此,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图像教学法,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图像是最直观的重要载体,能够帮助学生从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理解各种地质演变的过程。因此,图像教学方法在中学地理问题探究中的优势显而易见。

  1.强化地理教学的直观性

  对于刚开始接触地理课程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感觉学习困难,是因为地理课程本身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例如,在实施地理教学时,学生可能会接触到自然地貌特征、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范围的地理区域分布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单纯地依赖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使用图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例如,在学习地貌特征时,学生可以依靠图像信息的不同来对地貌特征进行理解,这种直观呈现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这一教学法的使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2.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还不能有效提取图像资料中的相关信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若能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图像教学方法,则可以修正学生的缺点,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一系列地形地貌分布图作为示例,给学生归纳出相关地形特征,让他们发现这些规律后,能够在头脑中加以提炼,使复杂的图解内容更加清晰。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练习,学生能对各种地理现象的规律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理解能力。

  3.构建完整的学习框架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板块为单位,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本内容。通过对图像教学法的使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像的方式归纳总结已学的内容,并基于地理知识间的差异性,构建起相对完整的思维架构。因此,学生通过对接点、连线的使用,就能构建一份完整的知识构架图,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施图像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法更加直观化、形象化,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对这一教学法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理解存在偏差

  将图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图像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在实施地理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并通过图像资料引导和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资料进行深度学习,一般都是在讲解的过程中插入图像信息,然后让学生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不深刻,也不能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

  2.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不够

  在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替代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例如,在对某些地理规则进行归纳之后,教师就会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观察和思考。但是,在总结和归纳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不多,只是在教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没有基于原本的地理知识进行主动探究。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直观性强的特点,为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现象、扎实掌握地理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需精心策划,采取恰当的使用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1.通过图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部分教师习惯在课堂上直接导入文字性的内容。但对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仅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借助相应的地理图像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信息的阅读,促进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比如,很多地理学者在研究某一区域的地理现象时,通常会使用照片进行记录,这是保存这些地理现象的重要方式,所以资料的真实性与可信度都比较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地理图像内容展开讨论和分析,借助图像材料促进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巩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对“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载一些与之相关的图像资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示,让他们通过对图像资料的观察来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通过这些图像,学生可以对亚洲地区的自然景观有所了解,并观察是否有对自然环境造成人为破坏。在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本中人工绘制的地理图像与真实图片之间的差异,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找出课本中相对应的文字描述,然后对相关自然现象进行总体分析。教师通过图像导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进行深入分析,促进学生理解

  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图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掘关键知识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图像内容的详细解析来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探讨地理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比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这一内容时,教师若只是对气候的不同类型进行简单划分,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去记忆,那么学生学习时还是容易停留在知识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所记住的东西也会被逐渐遗忘。因此,在对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灵活使用图像教学法。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与“天气与气候”相关的图像,如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这些图像能够直观地展示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信息。例如,在多雨时节,卫星云图上会出现明显的云层分布,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云层的形状、密度和移动方向等信息,了解当前的天气状况。在阴雨天气时,图像上会出现大量的云朵,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云朵的颜色、厚度和分布等特征,推断出天气的变化趋势。在分析图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如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幅图像展示了什么类型的天气?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等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尝试回答。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图像内容,详细解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以及探讨地理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例如,在讲解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时,教师可以展示季风环流图,并解释季风环流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季风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加深他们对季风气候的理解。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展图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区分地理现象。

  3.联系实际生活,促进知识应用

  在使用图像教学法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地理知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标地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做演示说明,再让学生对相关地形、地貌特征进行认识和了解。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地形地貌时,教师可以展示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区的卫星图像或航拍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这些地区的地形特点、地貌类型以及它们对当地气候、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在解析图像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尝试绘制相关图像。例如,教师在介绍完河流特征后,可以通过画图和书写等方法让学生进行总结。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边学边做,并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地理特征,其学习过程也更加轻松。除此以外,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串联相关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并通过思维导图将这些关键词进行串联,并通过关键词去梳理相关知识点。学生在主动思考和回忆的过程中,完成对整个思维导图的细化和充实。通过绘制图像,学生能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并厘清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全面理解和掌握地理现象。

  参考文献

  [1]薛迪.地理图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3):48-50.

  [2]张宏泉.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20):32-33.

  [3]李娜,张军民.地理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2):23-2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