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介绍“支架式教学”。阐述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难点。结合教学实例,以运用“支架”提升小学生语言能力为出发点,提出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支架、问题支架、绘本支架和图表支架等突破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难点,达成激活学生语言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语言运用经验,扩充学生语言知识储备和提升学生的语用逻辑等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支架;语言能力
“支架式教学”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很多教师希望通过有效搭建并运用支架发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以提升其学科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明确支架式教学的内涵、找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难点的基础上,探索运用支架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让他们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内外语言学习活动,以提升其语言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式教学指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理解所学知识或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的支架,并通过支架使他们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杨小军2023)。搭建和运用支架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注意围绕特定的目标设计支架,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将他们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从而使他们在支架的辅助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找到学习思路,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支架可以分为多个类型,特定类型的支”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要提升设计和运用“支架”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难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任务。然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语言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展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难点,从而有的放矢地探索相关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难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学习兴趣不足。我国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训蒙大意》中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是培养其语言能力的前提。部分小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很少主动积累语言知识,也难以记住教师分享的或教材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均会受到限制。
第二,语言表达经验不足。让学生参与语言表达实践活动是培养其语言能力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语言表达环节,学生可以有效巩固已学语言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并可以表达个人想法。然而,部分学生因缺乏语言环境,语言表达信心不足而很少参与语言表达活动。因此,想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就要让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乐说、乐写,逐步丰富其参与语言表达活动的经验。
第三,语言知识储备不足。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是让学生有效理解他人传递的信息、表达个人想法、分享个人见闻的重要前提。然而,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有限,而且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若他们没有适度参与课外拓展探究活动,就很容易出现语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限制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四,语用逻辑不强。在参与阅读理解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要提炼关键信息,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或价值理念。在分享信息时,学生要通过说或写的方式条理清晰地传达信息内容。然而,一些学生存在逻辑思维不强的问题,在参与理解性活动或表达性活动容易出现信息混乱、主要信息缺失、主次不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信心和热情。
三、运用支架提升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明确学生学习难点的基础上,给他们搭建合理的支架,让他们在支架的辅助下主动而深入地开展知识学习、训练、迁移运用等活动,提升其学科素养。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结合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教学案例,探索运用支架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运用游戏支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爱玩的特点,教师可以科学运用游戏支架,让他们在游戏的推动下产生学习的热情,突破语言学习兴趣不足的难点。在设计游戏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引入符合其已有知识储备且可以快速吸引其注意力的游戏。在运用游戏支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奖励机制,激活学生的好胜心,创设和谐的游戏氛围。教师还可以提前搭建游戏支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游戏相关信息收集、知识巩固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游戏,从而提升游戏支架辅助教学的效果。
以Unit 1 How tall are you?为例,单元重点内容是运用形容词比较级描述人或动物的外貌特征,理解形容词比较级的基本构成和形容词比较级所表达的意义。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教师引入“猜猜他是谁”游戏。游戏主要规则如下:
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担任“出题者”,用英语描述一位同学的特点,要求使用形容词比较级,如“He is taller than John.He is stronger than Mike.”等,其余学生则根据他提供的信息举手抢答,解决“他是谁”这一问题。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获得“出题者”绘制的书签。
为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让全体学生都有成为出题者的机会,教师在完成单元语法知识教学后,鼓励他们利用课后时间,结合教材和笔记进行复习,适度探究其他描述同学特点的课外词汇,并设计题卡,绘制明信片。在游戏的辅助下,学生可以顺利、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效掌握单元语法知识,灵活运用描述他人特点的词汇,达成单元语法知识学习目标。
(二)运用问题支架,丰富学生的表达经验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问题支架,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参与表达活动,达成丰富其表达经验的目标(王戴意2023)。在搭建问题支架的过程中,教师可先以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所说的内容进行追问,从而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表达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以Unit 2 Last weekend为例,教师结合Part A Let’s learn完成教学后,通过问题支架组织学生参与表达活动。首先,教师提出问题:“How was your weekend?”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What did you do?”当学生回答“I stayed at home and cleaned my room.”后,教师进一步追问:“Did you sweep the floor?”“Have you washed your bed sheet?”同时,通过动作辅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他们以“Yes,Iswept the floor.”作答。在问题支架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巩固课内所学短语,并主动回顾其他与家务劳动相关的短语,了解wash the bed sheet这一课外短语。其次,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引入新的问题支架:“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Can you tell me some details?”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介绍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丰富书面表达经验。
(三)运用绘本支架,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为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要鼓励他们参与更多的信息输入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避免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有鉴于此,教师可以巧妙运用绘本支架,让学生在绘本图片的辅助下了解常见物品的英语表达,积累生活中常见活动对应的英语短语或英语句式(吴雪梅2023)。在运用绘本支架期间,教师可以购买已经出版的优秀绘本,也可以与美术学科教师进行合作,开发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单元主题的绘本。同时,在运用绘本支架的过程中,教师无需对学生提出过多的要求,只需将绘本投放于班级阅读角,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教师分享的绘本。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阅读绘本的成果,互相学习。
以Unit 3 Where did you go?为例,为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旅游”相关的表达方式,介绍旅游经历的方法,教师与美术学科教师合作,开发多个绘本,如围绕“Wu Binbin went to Wuhan.”这一主题开发绘本,介绍吴斌斌(Wu Binbin)到武汉旅游的经历,并通过照片引入WuHan University cherry blossom等短语,通过介绍吴斌斌买纪念品的经历引入与bought some souvenir这一活动相关的英语表达。之后,教师还开发了Max Went to New York等绘本,引入纽约、伦敦等著名旅游城市景点的英语表达,并复现购买纪念品相关的课外英语表达。学生在阅读多个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积累介绍旅游经历的英语表达,丰富语言知识储备。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绘本并说明理由,在丰富其英语表达经验的同时,使其加深对绘本中引入的课外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印象,从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运用图表支架,提升学生的语用逻辑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学生会接触一些对话语篇或短文语篇,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梳理这些语篇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其有逻辑、有条理地分享个人想法的能力,逐步提升其逻辑思维。在运用图表支架期间,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参与图表绘制工作,即在确保学生已经基本理解语篇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表格、气泡图、思维导图、流程图等提炼语篇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在参与支架设计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语篇逻辑,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以Unit 4 Then and now为例,Part 2 Read and write板块重在引导学生结合吴斌斌的日记学习通过日记记录a bad but good day的能力。教师借助时间线辅助学生梳理日记信息,先画出一个时间轴,让他们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得出下图。学生可以更好地梳理语篇内容,把握作者的叙事顺序,了解一天中让人开心和不开心的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模仿下图绘制时间线,结合时间线的关键信息介绍a bad but good day。
在支架的辅助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逻辑思维,逐步形成在英语语言交际活动中梳理重要信息、有序传达信息的能力。
简言之,支架是帮助学生突破语言学习困境的重要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支架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搭建支架,激发学生参与语言知识学习、运用的兴趣,丰富其英语表达经验,扩充其知识储备,从而培养其在英语语言交际中有效获取信息、传达信息的能力。
引用文献
王戴意.2023.问题链搭建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支架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57-59,68.
吴雪梅.2023.读写整合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探析[J].新教育,(11):118-120.
杨小军.2023.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小学生(上旬刊),(8):22-2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