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过渡期,如何科学实施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教师应携手家庭共促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为未来的小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简要分析了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然后从班级公约、内在动机、一日生活、家园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以供幼儿教师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交往技巧,强化规则意识,对于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小衔接背景下,教师应以“幼儿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幼儿的成长需求,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并针对其行为给予恰当的教育引导,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其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从而增强幼小衔接工作的教育成效。

  一、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口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让幼儿在社交过程中学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尝试独立调节情绪,还能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较强的自我约束力,遵守规章制度。总而言之,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社交习惯,更能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幼儿的生活、学习、社交等多项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二)有助于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幼儿园灵活多变的课程时长与小学每节课固定的40分钟时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要求大班幼儿具备较强的学习专注力、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形成较强的自我约束力,能控制自己的不当行为。此外,大班幼儿还要形成较强的规则意识和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社交习惯,以在未来快速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顺利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二、影响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

  (一)园所教育中教师因素的影响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幼儿教师将教育重心置于开发幼儿智力方面,忽视了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幼儿园大班教育工作中,部分园所存在着“小学化”教育倾向,以知识技能学习为主,忽略了对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此外,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但其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又常以规则强制约束幼儿,未能成功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总之,教师是影响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的因素之一,鉴于此,教师需要调整教育计划和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中家长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及长辈往往过分溺爱幼儿,导致幼儿缺乏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获得的自我管理锻炼严重不足,独立意识较弱,并对家庭环境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2。此外,在幼小衔接阶段大班幼儿的学习中,家长的教育重心过分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影响了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将对其即将步入的小学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三、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

  (一)制订班级公约,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指南》指出,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3]。在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大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将《小学生教育守则》有效转化为适合大班幼儿的教育内容。师幼共同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公约,借助规则帮助大班幼儿形成较强的自我约束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促进幼小衔接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班级公约制订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大班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公约的制订,突出其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规则对大班幼儿的教育作用。基于此,教师可让大班幼儿了解制订班级公约的意义,如利用绘本《图书馆狮子》中的趣味故事向大班幼儿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阅读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可引导大班幼儿说说对规则的理解与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不同学习互动,与幼儿一起制订班级公约。例如,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可让大班幼儿回想美工区的环境及特点,并让其说说应当遵守的活动规则。例如:在离开区域时应将地面和桌面上的碎纸屑清理干净;正确使用美术工具,以防伤害其他同伴等。在共同讨论下,教师引导大班幼儿结合自己的活动经验,对游戏规则进行设计,并鼓励大班幼儿共同遵守、互相监督、自我约束,以达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其他领域课程、自由活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大班幼儿自主设计公约,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激活内在动机,强化幼儿自控能力

  相较于单一的说教活动,富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更有助于幼儿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幼小衔接背景下,要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明确教育目标,激活幼儿的内在动机,以推动其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因此,生动直观的讲解方式能帮助他们更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巧设课程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让大班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是自我管理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情绪管理教育中,教师可为大班幼儿准备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并结合绘本故事的内容与大班幼儿共同学习有关情绪的知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为大班幼儿出示不同颜色的图片,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绪,并交流不同情绪的特点。在了解了不同情绪的特点后,教师可引导大班幼儿思考并讨论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意识到生气、忧伤等是不良情绪。在故事阅读结束后,教师可同大班幼儿进行交流,让幼儿说说如何消灭不良情绪,以帮助大班幼儿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此外,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观察周围成年人的行为,并在生活中对其进行无意识模仿。基于此,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时,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当大班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教师应冷静下来安抚双方的情绪,并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强化大班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调控能力,促使其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三)融入一日生活,提供自我管理契机

  “一日生活皆教育”理念强调了保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保育教育要求教师将教育延伸至日常生活,通过各个生活环节,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针对其动作表现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大班幼儿提供自我管理的契机。将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工作融入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获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4]。

  例如,在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时,教师可结合小学生活的特点,以遵守时间为教育线索,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教师需先使大班幼儿深刻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增强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力。教师可创设“奇妙一分钟”的游戏活动,让大班幼儿了解到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做哪些事情,如一分钟能看两页绘本、一分钟可以接满一杯水等。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大班幼儿可以对一分钟形成初步的认知。随后,教师可借助绘本《一分钟》让大班幼儿感受一分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师幼共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
 

 
  接着,在树立大班幼儿基本时间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将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每天准时到校,因为迟到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教师可以每日入园时间为基准,引导大班幼儿养成准时到校的习惯,以此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此外,小学阶段有明确的课程表,每节课均有固定的时长。在幼小衔接背景下,教师可向幼儿讲解一日生活中不同环节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长,引导幼儿尝试遵循一日生活时间表,强化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对时间的敏感度,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

  最后,在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其他环节,教师应深化对时间概念的引导,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时间。如在跑步活动时,教师可以计时,引导大班幼儿尝试“挑战时间”;在学习中,向幼儿讲解有关时间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最准点的邮递员佩德罗》《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呢》《假如再给我三天时间》中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大班幼儿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教导他们自主管理时间,从而强化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足准备。

  (四)携手家庭教育,共同强化幼儿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5幼小衔接工作并不仅仅是幼儿园及教师的责任,家庭教育也应起到重要作用。在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时,家长应当与园所教育秉承相同的教育目标,立足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成长阶段,在家庭中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增强教育合力,以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从学习管理的视角来看,随着大班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不断丰富,家长可让幼儿独立制订学习计划,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让大班幼儿独立制订阅读计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素材,独立完成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从生活管理的视角来看,家长可让幼儿管理自己的物品,使其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从情绪管理的角度来看,家长应充分尊重大班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其独立解决问题,调节不良情绪。总而言之,家庭教育要与园所教育保持一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家长与教师应借助真实的教育情境对幼儿展开教育引导。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小衔接的教育质量,为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浦红霞.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探索研究[J].文理导航,2022(12):82-84.

  [2]谢冬英.大班幼儿幼小衔接中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5):136-138.

  [3]黄慕毅.幼小衔接中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J].幸福家庭,2022(1):31-33.

  [4]龚天玲.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管理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1(44):5-7.

  [5]李静.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研究[J].科教文汇,2021(24):169-17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