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对湿性黄斑变性及玻璃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8例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开展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炎症因子(SDFl-ɑ、LIF)、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血清血管生成调节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内皮抑素(E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及玻璃体出血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DFl-ɑ和LIF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SDFl-ɑ和LI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BCVA、CM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PD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IMP-1、E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玻璃体出血情况。结论对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针对性护理;湿性黄斑变性;玻璃体出血
0引言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湿性黄斑变性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1]。湿性黄斑变性是黄斑区新生血管的增生和渗漏导致的,这种变性疾病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湿性黄斑变性的病因多样,主要涉及遗传、环境和代谢等多个方面[2-3]。患有湿性黄斑变性的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失去中央视野、形成盲斑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完全失明[4]。此外,湿性黄斑变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玻璃体出血,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生物医药技术快速发展,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雷珠单抗能够有效地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增长,从而延缓湿性黄斑变性的进展。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更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减少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本文旨在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对湿性黄斑变性及玻璃体出血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8例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范围42~75岁,平均(59.12±6.35)岁;病程范围3~24个月,平均(13.56±5.42)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范围40~76岁,平均(58.79±6.50)岁;病程范围2~23个月,平均(13.24±5.60)月。两组一般资料两组通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湿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76岁;③病程在2~24个月;④未在过去1个月内接受过任何形式的黄斑变性治疗;⑤主动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或严重全身性疾病存在;②孕妇、哺乳期妇女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怀孕的妇女;③过去3个月内曾接受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其他药物治疗;④存在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眼部疾病或并发症;⑤过去半年内有眼外伤或眼部手术史;⑥对雷珠单抗或其他相关药物已知过敏史;⑦无法配合治疗和随访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为就诊的患者进行局部消毒,保证注射部位清洁。使用麻醉眼药水进行局部麻醉、按照医嘱执行雷珠单抗的玻璃体腔注射,并在注射后对眼部进行常规的消炎和预防感染的处理。此外,患者也被教育避免揉眼并防止水或其他污染物进入眼内,同时也需定期复查,确保没有出血、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患者在入院前就已经接受了详细的健康教育,确保他们对疾病和治疗有充分的了解。在消毒流程中,特别强调了减少因注射引起的感染风险。为了应对雷珠单抗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医护人员选择使用更小的针头,并采取特定的注射技术。注射后的冷敷也被纳入治疗流程,以减少眼部出血和肿胀。患者在治疗后被要求限制头部活动,保持一定的仰角,以保证药物的效果。此外,他们还接受了更为频繁和详细的眼部检查,同时还获得了针对其个体病情的健康建议。
1.3观察指标
(1)炎症因子:通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最佳矫正视力(BCVA):使用Snellen视力表以20/20为正常视力标准。
(3)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定,厚度范围通常在200~250μm。增加的CMT常常与黄斑水肿关联,而降低的CMT可能与黄斑萎缩有关。
(4)血清血管生成调节因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根据实验试剂盒的说明书,每个批次的正常范围可能略有不同。通常,增加的VEGF水平与多种眼部疾病,如湿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关联。
(5)玻璃体出血情况:使用裂隙灯微镜结合间接眼底镜,出血可以分类为轻、中、重,具体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大小和范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以(x—±s)表计量资料主t检验;以[n(%)]表计数资料,主χ2检验。P<0.05则表结果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SDFl-ɑ和L IF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BCVA、CMT比较
护理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VEGF比较
观察组VE GF、PD GF水平高于对照组,TIMP-1、E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玻璃体出血情况比较
随访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玻璃体出血情况。
3结论
湿性黄斑变性(AMD)已经成为全球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湿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增长。据估计,2023年,全球湿性AMD的患病人数已超过4000万。而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这一数字尤为惊人,约占全球病例的1/4。湿性AMD不仅对患者的视觉功能造成严重损害,而且由于中心视野受损,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巨大的困扰,如阅读、写作和面部识别都变得困难。此外,湿性AMD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作为湿性AMD的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雷珠单抗作为一种抗VEGF药物[5-6],能够有效抑制黄斑区的新生血管生长和渗漏,从而改善或稳定患者的视力。然而,只有玻璃体腔注射这种药物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能够最大化药物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患者视觉功能的恢复速度更快,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得到了更好的控制,而玻璃体出血的风险也显著降低。这些结果均表明,针对性护理能够为患者带来实质性的益处。其主要优点包括更为精细的注射技术,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注射后的冷敷、头部活动的限制等,都有助于加强药物的疗效。尽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具有许多优势,但依旧存在一些局限性。该护理方案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不同医院的实施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其次,针对性护理方案可能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此外,对于一些重度患者,即使采用了针对性护理,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视力。
综上所述,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显著增强了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并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实施过程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有较高要求,并增加医疗资源消耗。以后的研究应进一步对其效益、适用性及可能的局限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超,张蕾.知信行护理干预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7):1193-1195.
[2]王岚.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护理要点[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152-153.
[3]李英,曾学利.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护理要点分析[J].家庭医药,2019(6):313-314.
[4]程燕,赵向琴,姚静艳.一站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药物注射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学,2021,42(1):97-100.
[5]顾玲玲,朱昱.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170.
[6]刘峰利,张艳,汤书脘,等.临床护理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应用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3):518-52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