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素有中国“蟋蟀之乡”的美誉,蟋蟀文化历史悠久,在当地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各地区间文化的交流融合,如何有效推广传承这一独特文化成为该地区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今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以下简称IP)经济已成为文娱产业发展的新形式。将宁津蟋蟀文化与IP设计相结合能够拓展该文化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更有效地进行文化输出。本文通过对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案例的分析,旨在创新宁津蟋蟀文化的开发模式,同时也为其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的概述
(一)宁津蟋蟀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的斗蟋蟀活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根植于此的宁津蟋蟀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自唐代起就有斗蟋的风俗,到宋代已经十分兴盛。进入明清时期,饲蟋斗蟋更成为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北方蟋蟀相较南方蟋蟀更善打斗且耐力强,尤以鲁虫为佳。虽泰安市宁阳县的蟋蟀声名在外,实则宁津蟋蟀更胜一筹,历史上有“上古鬲蟋鸣九州”的说法,“鬲”就代表宁津地区。宁津地区的蟋蟀呈现头圆、牙粗、项阔、体实、鸣宏等特点,且斗志昂扬,骁勇善战,在国内外斗蟋大赛中多次夺冠称雄。
(二)宁津蟋蟀文化发展现状
宁津县对蟋蟀文化的传承发展十分重视。1991年,宁津县在全国率先举办了蟋蟀文化节,为宁津蟋蟀文化在当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后,宁津县当地政府和企业继续支持蟋蟀文化的研究推广和商业化开发,2009年宁津县被中国蟋蟀协会命名为“中华蟋蟀第一县”。2010年,宁津县政府投资兴建了蟋蟀文博馆,向全世界展现独特的宁津蟋蟀文化。2012年~2020年,宁津县相继举办了两届中国(宁津)蟋蟀文化博览会和八届全国斗蟋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1年5月1日,宁津杂技蟋蟀谷正式开园,这是宁津县不断创新思维、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出的又一特色主题文旅项目,可见宁津蟋蟀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三)IP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广义的IP依托内容存在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影视、动漫等,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极强衍生性的作品。IP设计是一种将企业品牌、产品或服务与具有辨识度的形象相结合的设计策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IP形象设计成为许多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IP形象往往具有较高的辨识度,能够让消费者快速辨认品牌且过目不忘。此外,IP形象还有较强的情感属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另外,IP形象具有较强的跨界合作潜力,能够帮助企业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品牌多元化发展。
二、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的困境
(一)受众认知度不够
文化认知是个人对特定文化产生的感知,进而产生与该文化相应的心理与情感认同。对于宁津蟋蟀文化传统的保护必须要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以便对宁津蟋蟀文化的起源、特征、价值等内容形成系统而清晰的认知。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宁津县的大多数人对宁津蟋蟀文化的认同感较强,但对该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入。以上情况主要体现在当提到宁津蟋蟀文化时,大众首先会想到斗蟋比赛以及宁津蟋蟀骁勇善战的性格特点,但对宁津蟋蟀文化的来源以及宁津蟋蟀文化的内涵知之甚少。
(二)IP形象辨识度较低
成功的IP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辨识度,能够被当作地域文化的标识或地域特征的综合体,成为一片地域或者一座城市的记忆点。宁津蟋蟀以骁勇善战的斗蟋而出名,但宁津县目前的蟋蟀形象有着大大的眼睛和纤细的体态,外在形象可爱温顺。此类蟋蟀形象并不能突出宁津蟋蟀作为斗蟋应有的矫健体态和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作为宁津蟋蟀文化IP形象,想要提高辨识度,就要将蟋蟀的特征凸显出来并融合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文化产品转化不足
目前宁津县出版的有关蟋蟀文化的书籍以及与蟋蟀文化相关的衍生品较少,且衍生品局限于蟋蟀笼、蟋蟀国画、蟋蟀木雕等单一的产品形式。同时,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作为当地新兴的特色文旅园区,其内部与蟋蟀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也不多,这导致游客很少去留意和购买相关文创产品。人们在园区内游玩结束后并没有实质性的产品可以把玩或留念,该小镇的特色文化难以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因此,宁津蟋蟀文化产品单一、开发和宣传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该文化的了解,也使宁津蟋蟀文化的传播受到了阻碍。
三、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的必要性
(一)传播价值
IP形象能够得以广泛应用,原因在于它可根据受众的需求变换出多种呈现方式,衍生出各种生动有趣的表情包、玩偶等周边产品。在信息数字化环境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趋向个性化。具有现代感、创新性及较高辨识度的IP形象以足够吸睛的呈现方式,契合人们当下的情感需求。IP形象设计可针对宁津蟋蟀文化的定位、内涵和受众群体展开深入挖掘,并结合特定的美学思想和视觉元素,将繁杂的文化内容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所以,为宁津蟋蟀文化进行IP设计能够快速引起目标受众的注意,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文化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各种媒介形式与文化内容交织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IP设计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也可以作为纽带实现各个文化产品媒介间的联动,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宁津蟋蟀文化可借助IP设计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按照与多种文化产品模式交融的思路,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和独特性。
(三)教育价值
宁津蟋蟀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有益的教育资源。借助学校、科技馆等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以有趣的蟋蟀IP形象为切入点,受众可以更轻松地了解蟋蟀的生存习性、生态角色等方面的知识。在蟋蟀养殖园、蟋蟀体验园等场所中融入蟋蟀IP形象与受众进行互动,能让更多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万物的神奇与顽强,使他们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生命的起源与意义,达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教育目的。
四、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的现有优势
(一)需求环境
近年来,宁津县正努力塑造“蟋蟀之都”的独特品牌,举办过多届蟋蟀文化节等富有创意的相关活动,旨在吸引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推广蟋蟀文化。例如,开发杂技蟋蟀欢乐谷、举办特色宁津蟋蟀文化节、展销蟋蟀文化产品、安排蟋蟀文化专家进行讲座等,以多样的方式呈现蟋蟀文化。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和广大群众连接起了情感的纽带,有利于其在当地和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不仅如此,宁津县已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官方网站等多元渠道发布过许多与蟋蟀文化相关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并将网友拍摄的与蟋蟀文化紧密相关的照片和短视频在媒体上进行投放和展播。另外,宁津县还设有宁津蟋蟀文化交流网站,旨在拉近蟋蟀文化爱好者之间的距离。这些举措不仅生动展现了蟋蟀文化,更为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传播途径。
(二)文化传统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昆虫学专家吴继传教授曾专程前往宁津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了《中国斗蟋》和《中国宁津蟋蟀志》两本著作,详细记载了宁津蟋蟀的特点。两本著作的出版让宁津蟋蟀名声大振,是传承宁津蟋蟀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与宁津蟋蟀文化相关的传说也颇为丰富,这些传说赋予了宁津蟋蟀文化独特魅力。蟋蟀文化如同宁津的标志,深深烙印在当地居民心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传承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凝聚了人们对宁津蟋蟀文化的热爱与珍视,也为这一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深厚的情感。
(三)市场前景
目前,宁津县正在竭力促进蟋蟀文化商品化,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商业模式。宁津县提出“一心五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开发蟋蟀文化主题项目。此外,宁津县加大对蟋蟀产品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或个人加快蟋蟀文化新产品的研发,推出大众化、有特色、有价值的蟋蟀文化产品,构建了较完整的蟋蟀文化产业体系。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被赋予丰富内涵的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在产品多样化和独特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的开发路径
(一)以本土特色作为开发路径
设计人员可从蟋蟀的外形特征、文化历史等方面提取元素,打造与宁津蟋蟀紧密相关的IP设计,确保其在市场上的独一无二。宁津蟋蟀虽是昆虫,但体格健壮并有冲天的斗志。在宁津蟋蟀IP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对其骁勇善战的刚烈性格以及健壮的体型特征进行提炼,并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以增加宁津蟋蟀的辨识度。另外,设计人员还可从宁津县本地的其他特色出发进行设计。比如,宁津有“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的美誉,设计人员可以将蟋蟀与杂技动作结合,做出生动活泼的IP形象。另外,大柳面、长官包子等特色美食也可成为IP形象中的设计元素。设计人员将本土特色元素融入宁津蟋蟀文化的IP设计中会更突出设计形象的个性。
(二)以红色革命文化作为开发路径
宁津是冀鲁边区红色根据地,代表着中国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承载着革命先烈英勇牺牲和艰苦奋斗的记忆。因此,通过将宁津蟋蟀文化IP与“大刀文化”、“西征精神”和冀鲁边区红色文化教育精神相结合,讲好革命故事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抗战历史,能够为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增添一层红色文化教育内涵。
(三)以民间传奇故事作为开发路径
为宁津蟋蟀文化IP赋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策略。设计人员可以将IP设计与宁津县相关的民间传说相结合,如“杨抱槐树”相关传说——歌颂爱情的花儿与果子的故事、讲述母子情深的母子树故事等,宁津县民间故事怪才吴棠湖、吴鸣风智破离奇“蜘蛛案”的故事等。通过将IP设计与宁津独有的民间传说相结合,可以使被赋予了故事性的IP文化产品具有传递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作用,还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以多元化的应用作为开发路径
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若在不同领域和媒体中进行应用和推广,可以提升其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例如,设计人员可推出带有蟋蟀元素的钥匙扣、雨伞、台历等兼具文化性、纪念性与实用性的文化衍生品以及与蟋蟀相关的澄泥陶瓷、蟋蟀木雕、竹编蟋蟀笼等艺术作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当前,年轻群体正引领新的消费趋势,基于此,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还可以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其中,尝试跨界融合,以IP形象为核心设计多类文创产品,如通过影视、游戏等传播媒介,开发制作IP形象动画、表情包或玩偶等新型文化产品或蟋蟀竞技小游戏来迎合年轻人的爱好,丰富宁津蟋蟀文化文创产品的类型。
宁津蟋蟀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当地已经具备较高的文化识别度,这为IP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传播基础。将宁津蟋蟀文化与IP设计结合能够拓展该文化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更好地实现文化输出的目的。总之,未来宁津蟋蟀文化IP设计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多元化,使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产生更多可能性。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