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教学方式。文章通过选择引人入胜的议题情境、注重实践教学、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以及时事问题,以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主动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高中教育教育理念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议题式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议题、引入实践教学以及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更主动、更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在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路径,让教育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一、议题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实际问题、社会议题或学科间的关联话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判断力。议题式教学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也可以是学科内的疑惑和争议。议题式教学倡导学科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探讨问题,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中建立联系,进行综合性思考。议题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项目等方式深入探讨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能。议题式教学追求深度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评估问题。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相关的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动机。议题式教学强调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获取信息,从而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除此之外,议题式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包括考试和论文,还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二、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路径
1.明确教学目标,发现并确定适合的议题方向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议题方向,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相关学科知识,使议题既能涵盖思政课程要求,又能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方向感和目标感。
教师可以仔细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要达到的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和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将其与课程内容结合,从而使议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对议题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字支付对传统货币的冲击”这一新课题时,可以以当前数字支付方式逐渐取代传统货币的现象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数字支付?这对传统货币有什么冲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数字支付的看法,并提出对传统货币可能产生的冲击的猜测。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明确本课程将研究讨论的议题—“数字支付对传统货币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明确议题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如“数字支付的发展趋势”“人们选择数字支付的原因”以及“数字支付对传统货币的影响”等。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解释数字支付的本质、与传统货币的比较以及数字支付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讨论议题。之后,教师通过巧疑设问、调查访谈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其理解数字支付的发展趋势、对传统货币的影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整合优势,在网上收集相关的数字支付资料和文献,提供学生参考,确保议题方向的准确性。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汇总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研究发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发现并确定适合的议题方向,学生在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中,既能获取相关知识,又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了解数字支付对传统货币的冲击,加强对思想政治知识的掌握。
2.设计引人入胜的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性
设计引人入胜的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更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学生在感受到真实、有趣的情境后,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设计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可以用真实的社会案例或事件引入议题,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议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教师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激发学生对议题的好奇心;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议题,增加情感投入。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影视资源、视频素材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情景模拟,将学生置身于具体场景中,让其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议题的现实性。
教师可以引入一个真实的社会案例:自动化生产线在某工业城市大规模投入使用,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结合这个案例,提出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就业市场造成的冲击,可能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际发生的工业城市自动化生产线案例,讲解相关技术和就业市场变化,并提问:“你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对工人和整个社会产生哪些影响?你会如何看待这种科技进步带来的就业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探讨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和个人困扰。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以方便设计角色扮演情境。在情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失业工人、科技公司代表、政府官员等角色,通过模拟对话来感受不同立场和情感。另外,教师还能够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段或新闻报道,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自动化生产带来的就业问题。利用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失业工人的感受,或者扮演决策者,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通过以上步骤,学生既能通过真实案例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又能从不同角度体验和思考这一议题,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好奇心和关注度。
3.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
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所学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和真实。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团队协作,这可以培养其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实地考察,如到社区、博物馆、企业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现象、历史文化或经济运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主动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另外,对于特定的议题,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观察到的问题,培养其利用科学实验进行学习的方法。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例如,在学习关于“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的议题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从而开展如清理社区公园的环境保护项目,在清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考察公园的绿化状况、废物处理方式等问题。这个项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环境问题,在实践中思考环境保护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个体的社会责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制订环境保护项目计划,包括清理公园的具体步骤、所需资源和预期效果。其次,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地清理,同时对公园环境进行考察,收集数据和样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清理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公园环境的问题,思考环境保护对社会的意义。学生整理清理过程中的数据,将其制作成报告,向全班展示小组的工作成果以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环境保护项目的经验,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深刻体验环境问题,不仅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陶世杰.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23):90-92.
[2]杜福芳.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3):22-24.
[3]刘婉灵.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7):122-12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