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邛窑是中国巴蜀地区古陶瓷窑系中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窑系之一,其在器物造型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仿生设计的造型方法,典型代表如唐代邛窑鸭式杯。本文通过对唐代邛窑鸭式杯和多个其他邛窑仿生器物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探究仿生设计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当今,仿生设计在不断追求对产品形态的突破与创新,邛窑仿生器物所蕴含的设计文化对当代文创设计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一、仿生设计的相关概念及仿生器物的艺术特点

  (一)仿生设计的相关概念


  仿生设计学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研究自然物的形态、功能、颜色、肌理、声音等特征及其精神内涵,将仿生学和设计学相结合,广泛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汲取自然界的智慧并将其应用到设计领域。仿生设计可以分为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色彩仿生和材质肌理仿生等。其中,形态仿生是最常见的一种,即根据仿生对象的具体外在形态,运用提炼、概括、简化等方法,把仿生对象的特征融入陶瓷器物的设计中,使所设计的陶瓷器物具备生物的形态特征。但形态仿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态借用,其还可以通过简化部分形体特征来强调产品的独特性,以传达更丰富的产品信息。

  设计形态学由“形”和“态”两个核心部分构成。外在的外观特征、大小、色彩、肌理等为“形”,是设计的物质载体;内在的功用、原理、神态和情态等为“态”,用于传达设计理念。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必须传达一定的“态”,即功能特征、美学特征或价值取向,而“态”可以反过来决定“形”的设计样式。设计形态学通过研究这二者的相互关系,对陶瓷器物中外在形态和内在状态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设计形态学的目标是通过特定的形状来表达产品不同的功能特征或价值取向,使设计既具有物质实体的属性,又能有效传递设计理念。

  (二)仿生器物的艺术特点

  1.艺术性和实用性


  以邛窑仿生陶瓷器物为例,其早期设计注重实用性与功能性,装饰较为单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逐渐发展为造型丰富、装饰多样的生活物品,实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这些仿生陶瓷器物的形态不是随意捏造形成的,而是根据其功能特性来设计的,不仅注重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还会通过色彩、肌理效果、造型特征等方面的设计使其兼具艺术性。

  2.故事性和情感性

  仿生器物往往源于自然物形态、图案和结构的启发,设计师通过创新手法将这些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使仿生器物蕴含了一定的故事情境,可以引发人们想象器物在自然场景中的呈现形态。此外,仿生器物还能给人带来自然、生命等方面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其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二、邛窑仿生器物设计分析

  (一)邛窑器物中的仿生设计


  邛窑器物在造型设计方面广泛采用了仿生设计元素,这在国内其他窑口中颇为罕见。邛窑器物的仿生对象和结构形式丰富多样,从仿生类别来看,主要包括形态仿生和意义仿生。

  邛窑器物中有许多融入了动植物或人物形象造型,这些器物便是采用了形态仿生设计手段。形态仿生又可以分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具象仿生指模仿动植物或人物形象的具体造型,如邛窑器物中的唐代邛窑鸭式杯和人头埙;抽象仿生指提取自然形态的基本原理、结构、功能和符号化的生物特征,如邛窑器物中的邛崃十方堂窑花口器。

  意义仿生则是指自然物内在象征性及意义在器物造型中的传达与应用。特定的人或实物图形被赋予一种特定的意义,从而使器物的造型功能与仿生对象之间形成巧妙的联结,如邛窑器物中的蟾形砚台和邛窑莲瓣贴花高足炉。

  (二)唐代邛窑鸭式杯的仿生设计

  唐代邛窑鸭式杯(如图1)作为邛窑仿生器物中的典型代表,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唐代邛窑鸭式杯是一种杯形器,其造型借鉴吸收了西方来通杯与唐代三彩鹅式杯,是日用杯具。唐代邛窑鸭式杯为完整的鸭类造型,头部造型精致,可见扁平的鸭喙和杏仁状的眼睛,尾部呈四瓣花口打开状,器身施以点状装饰彩绘,整体呈伫立回头啄尾状。其造型是对动物造型的精准提炼,生动活泼。总之,唐代邛窑鸭式杯整体运用了具象仿生的设计方法,艺术性和实用性高度统一,展现出设计的智慧和工艺的精巧。
 

 
  三、仿生设计在文创造型中的设计方法

  (一)形态仿生方法


  形态仿生中的具象仿生是文创设计中最常用的直观的设计方法,通过将仿生对象的造型特征进行复现,让观者能够直接领会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从而提升受众的认同感。如山野千里的作品金鱼杯(如图2)以金鱼为具象仿生对象,杯部底座呈圆润的金鱼身体状,鱼鳍为底部支撑,鱼尾呈开口状形成可容纳液体的容器,杯身点缀的鳞片呈渐变状,整个杯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因尾部和头部的比例会影响酒杯本身的重心,设计者将鱼尾与头部相连并调整重心,使之更契合日用酒杯的使用方式。这种使用具象形态仿生设计方法的文创产品以真实、有趣的造型直击观者,符合观者的审美趣味,兼具自然性和亲和性。目前仿生设计在医疗工程、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陶瓷等文创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而形态仿生的设计方法将会为陶瓷仿生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二)意义仿生方法

  意义仿生中的图形大多是得到广泛认同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形象。器物造型与仿生对象之间呈现出协调统一的关系。

  如DOIY的作品堆叠杯(如图3)是一套小鱼形态的杯具。其上下堆叠地聚在一起呈鱼状,在方便收纳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其分开为4个单体杯,可供多人使用。堆叠杯的杯身具有凹凸的肌理质感,不仅是对鱼鳞的形态仿生,还具有摩擦防滑的功效。这款堆叠杯通过意义形态仿生展示出设计者对自然和生命形态的理解,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观者在看到堆叠杯时也能联想到“如鱼得水”一词,从而感受其中的审美趣味。
 

 
  四、仿生设计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

  (一)邛窑仿生造型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实践


  文创产品是指以特定文化或地域特色为核心,通过创意设计、现代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兼具文化价值和实用性的产品。文创产品作为当下颇受欢迎的文化创意表现形式,可以在邛窑陶瓷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邛窑文创不应仅停留在对邛窑文化元素的直接挪用上,还应深度挖掘邛窑元素背后的深层含义。邛窑仿生器物中蕴含的设计文化对现代文创设计具有较大的启发价值,设计者可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和创意的表达,使邛窑文创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和消费需求。

  在设计邛窑文创时,设计者需深入挖掘邛窑所在地的文化符号、传统工艺和生活方式。例如,在文物和集体记忆等方面设计者可以挖掘邛窑的器物造型、装饰艺术、工艺特色,在非遗和文物等方面设计者可以挖掘釉下彩绘、邛三彩、省油灯、文君酒等,在社会制度和传统习俗等方面设计者可以挖掘喝邛酒、品邛茶、陶都、临邛古镇等。

  在从邛窑所在地的文化内涵中提取出文化符号来表达相对应的文化内涵后,设计者可将邛窑的仿生器物造型元素呈现在文创产品中。基于以上对形态仿生设计方法的分析可知,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者应以具象仿生方法为指导,选取仿生对象—唐代邛窑鸭式杯,并将其运用在文创设计中。在形式上,设计者复刻鸭式杯的器物造型,同时又融入了一些四川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如邛三彩、川剧脸谱、羌绣、四川熊猫等,最终设计出了邛窑本地文创产品,如图4。
 

 
  鉴于所设计的是具有邛窑特色的景区陶瓷文创产品,针对具有消费能力和热衷于文创领域的目标人群,设计者可以将产品定位为:受众广泛、门槛较低,兼具功能性、趣味性以及设计创新性的产品。设计者还可以在文创产品中着重展现邛窑独特的陶瓷文化,并在进行仿生设计的基础上融入地域元素,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四川邛窑的文化魅力。基于此,设计者可以将当代潮玩形式—盲盒与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推出以下“鸭言瓷语”系列文创产品(如图5):“熊猫墨”—以熊猫为主题的墨色主色调陶瓷杯;“变脸金”—以川剧变脸为设计灵感的金色主色调陶瓷杯;“川绣语”—以四川羌绣的精致纹样为特色的纹样陶瓷杯;新三彩系列的“蜜糖粉”“静谧蓝”“和煦青”—使用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渐变色彩,营造出舒适、温馨的视觉效果。消费者在使用这些陶瓷杯时,不仅能够了解到邛窑仿生器物以及四川传统文化,还能感受到现代文创设计的魅力。
 

 
  (二)仿生设计在文创产品中的市场表现与发展趋势

  在邛窑考古遗址公园、邛崃市博物馆进行调研时,笔者发现这些地方对外销售的产品几乎没有关于邛窑仿生设计的陶瓷文创产品。因此,邛窑文创产品市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填补。

  仿生设计可以赋予文创产品情感性和趣味性,使其与传统的文化产品形成显著差异。而将意义仿生设计方法运用在现代文化产品的设计中可以在消费者与邛窑所在地的文化象征之间建立联结,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邛窑工匠曾在邛窑器物设计中坚持的人与自然共生的哲思。

  综上所述,邛窑仿生器物是巴蜀地域文化和唐宋时期时代审美的集中映射,反映了邛窑器物设计的仿生理念和审美意境。其仿生对象、形式结构、形态造型丰富多样,既注重装饰性又强调功能性,同时蕴含丰富的审美情趣,可为现代邛窑文创设计提供丰富的元素与灵感,具有较大的文化启发价值。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