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研究,分析学习任务群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出整合阅读资源、构建任务体系、链接多方知识、开展群文阅读、拓宽阅读视野等建议,以期通过学习任务群优化语文素养培养机制,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并且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设置六个学习任务群。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板块,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文化底蕴。将学习任务群应用到阅读课堂中,不仅能驱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其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还能推动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教师应正确解读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将其应用于阅读教学,以此引导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重难点,进而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活动。
一、学习任务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任务群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学习、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其学习动机,从而增强其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可以将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整本书阅读等多项教学内容有效整合起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依托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整合多方知识内容,有效避免碎片化知识教学和脱离情境的技能训练,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高质量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设置互动任务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不仅能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还能帮助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在互动中达成共识,共同进步。同时,任务群以核心议题为中心,向周围发散任务,不仅有助于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正确把握结构化阅读文本的关键之处,还能使其从整体到细节,逐步细化,深入探究,训练思维深度。
二、学习任务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部分教师仅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和赏析,较为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受陈旧观念的影响,还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未能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即便运用了学习任务群,也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最大化发挥其应用价值。有的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对学习任务群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认为其应用就是在课堂上布置很多任务让学生完成,这不仅不能实现深度教学,反而会给学生额外增加许多负担。同时,还有的教师对学习任务群的应用缺乏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对每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不太留意或不太了解,难以对个人的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完善提升。
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但当前初中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有的学生认为教学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其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发散也不够全面。还有的学生只关注个人目标的达成,忽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未能和其他同学积极交流沟通,也没从任务中挖掘更多有效资源,这些都是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学习任务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整合阅读资源,创造外部条件
整合初中语文阅读资源有助于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开阔其阅读视野。教师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能帮助其扩大阅读范围,拓宽知识视野。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多种材料,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多元化的资源还能为学习任务群创造外部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更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这些情境一方面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又与他们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完成这些情境任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和内涵,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稿记录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上网搜索相关资源,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此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而后,教师再发布任务:关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这一历史事件,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新闻稿应该包含哪些要素?请你尝试编写一则完整的新闻。如此,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正确把握新闻要素,深入思考视频资料,还能引导其初步构建对新闻稿的语言认知,实现有效阅读,并将阅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换为写作技巧,从而形成完整的阅读学习闭环。
2.创设学习情境,构建任务体系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或者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其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作者的意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同时,构建任务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任务体系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涵盖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收集资料、拓展思路,从而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最后一次演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为学生搭建一个演讲的场景,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和情感;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和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爱憎情感;自主撰写演讲稿,并在台上演讲,其他同学聆听并给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深入分析文章中的语气语调和情感表达,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所思所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整合资料,并在演讲台上展现个人的演讲风格,吸引观众,引发共鸣。由此,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学习任务群的应用价值。
3.注重联系生活,链接多方知识
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将语文阅读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任务群还应充分挖掘多方资源,链接多方知识,包括课本资源、网络资源等,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网络搜索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此外,学习任务群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融合,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阅读材料,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中,作者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描述展示了母爱的伟大,学生应通过阅读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谈谈我的母亲”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从小事出发,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展现母亲对孩子无私、伟大的爱。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对母爱的认知,初步梳理写作思路。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文撰写一篇作文。这样一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其回忆生活点滴、完成写作任务,任务清晰明确,有利于实现高效阅读教学。
4.开展群文阅读,拓宽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是指将一组相关文章或作品放在一起进行阅读和比较,以加深对某一主题或概念的理解。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选取一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作品,设置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从文章主题、作者背景、写作风格等方面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文章。其次,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理解能力等,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帮助其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最后,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发现这些文章或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课文主题或思想的理解。
教师可以对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该单元的选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旨在引导学生对自然科学展开学习,培养学生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强化其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理念。基于此,教师可以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阅读教学,布置任务:对比不同的说明文,分析各篇文本的主旨及特点,发现文本表达的共性和区别等。学生根据任务,查阅资料并和同伴交流互动,梳理各篇文章的文本架构,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探究结果。
教师基于群文阅读布置学习任务,不仅能突破单一文章教学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在多样化的任务中推动阅读教学的开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其掌握更多阅读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家尧,蔡其勇.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22(12):4.
[2]李功连.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建构[J].语文建设,2022(3):4-8.
[3]王珠英.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0):34-36.
[4]吴欣歆.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内容建构[J].中学语文教学,2022(8):10-13.
[5]朱唐林.“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3(22):33-3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