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为主题展开探究,分析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的价值,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具体的策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策略

  单元结构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其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按逻辑和主题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或概念展开。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对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学习,将分布于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点组织在同一单元中,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单元结构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学习单元中的内在联系,从而能够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知识。

  一、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的价值

  1.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本规律


  单元结构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按照单元进行划分和整合,使学生在一个连贯的学习背景下更系统地理解数学规律,进而更好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的数学问题中抽象出普遍的数学规律,还能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开展逻辑推理,有效促进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提高。同时,单元结构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和互动学习机会,如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深化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有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且要在知识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注重整体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脑海中形成知识地图,从而让学生对每一个模块的知识学习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单元结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会将分布于各个章节的零散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整合,使学生能够按照逻辑顺序逐步构建数学概念的整体框架。通过单元结构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形成了一个连贯、完整的知识网络,在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指个人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形成判断时所采用的思考方式与方法,包括如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形成逻辑推理和做出决策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在数学学习中,系统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方法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单元结构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点按主题或概念划分为整体的学习单元,使学生在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点在更大的数学框架中的位置和作用,并能明白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而在知识的系统性内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系统性思维模式。
 

 
  二、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的具体策略

  1.整合零散知识,指导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首先,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出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梳理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思维导图或概念框架进行呈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清晰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师收集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生动故事或实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以“圆”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完成该章节内容的整体预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更多关于圆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圆的特性,如圆的周长、面积和直径等。通过这种观察和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属性。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之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如将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与之前学习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及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加深其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动画演示、交互软件等,展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鼓励学生亲手使用圆规画圆。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系统掌握“圆”的相关知识,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

  2.优化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要设计一个既符合逻辑又科学的教学流程,旨在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并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有效连接。首先,教师要从生活化的情境出发,创设与学生日常经验相关联的实际问题或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度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和思考过程,进一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在文具店购买铅笔和笔记本的情境,通过实际的购物金额引入进位加法的概念。生活化的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进位加法的意义和应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运算规律,如通过“凑十法”简化计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2+9”转换为“1+9+1”,从而快速得到答案。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运算技巧,还能促使他们回顾和巩固之前学习的“10以内的加法”,实现知识的联系和整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扩展练习或挑战任务,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进位加法,以加强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3.强化主题思想,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突出每个单元的主题思想,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点展开和发散,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内化知识。首先,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明确单元的核心概念和主题,确保教学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便形成连贯、有序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设计相关活动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参与、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结构化思维,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能有效促进认知发展,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对知识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把握。

  以“量一量,比一比”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除了测量长度,还可以测量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测量对象(时间、体积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将新知识与之前学习的知识点(时、分、秒和体积单位等)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测量概念的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这种互动,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测量的概念,并能够发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4.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单元结构教学要重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生活化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家庭预算规划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家庭一周或一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数据,如食品购买支出、水电费、娱乐支出等。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小数乘除法计算总支出、每日平均消费等。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预算表,列出各项支出,并使用所学的小数乘除法来处理涉及小数的金额。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实际应用小数乘除法,还能学习基本的财务管理技能,如预算编制和消费规划,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和实用。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单元结构教学法的应用,对课本中的零散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在思维层面主动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闵利虹.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24(11):51-53.

  [2]沈青山.大概念视域下指向结构化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名师在线,2024(20):61-63.

  [3]仇蕾.单元整体视域下开展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4(19):58-59,83.

  [4]王家玲.单元整体模式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4(14):36-38.

  [5]徐军.结构化视域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2(36):46-4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