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探索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文章聚焦项目化学习模式,首先简要说明该模式的内涵和应用价值,然后结合“音乐与诗词”单元内容阐述将其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流程,最后提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建议,以期促使学生在项目化学习期间感知音乐学习的乐趣,构建音乐知识体系,掌握音乐鉴赏、创作等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初中音乐;应用建议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板块提出了“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的教学建议,要求教师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围绕项目化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希望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形成良好的探究、鉴赏、创作等能力。
一、项目化学习概述
(一)概念界定
项目化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做中学”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与具体项目相关的问题、任务等展开探究,使学生通过组内成员的有效分工与合作获取、整合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最终让学生得出项目成果。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让学生经历项目探究的过程,在获得一定探究成果的同时得到能力的锻炼和发展。
(二)应用价值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让学生主动、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以此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感知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1]。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工与合作,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往往能够围绕与项目相关的具体问题展开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均可以得到提升。
2.拓展学生学习深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2]。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学生在分析项目要求、构思项目流程的过程中,其思维的逻辑性可以得到强化;学生围绕项目中的问题与同伴开展合作探究,其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可见,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项目化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将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落实“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等课程理念,使学生在项目探究的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与诗词”涉及诗词相关音乐的歌唱、欣赏、编创等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能力,并树立文化自信。下面结合“音乐与诗词”单元,系统分析项目化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一)确定项目类型,奠定教学基础
确定项目类型是运用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基础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方式和探究重点等均具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说,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几种项目。第一,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项目。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能会思考“如何传播传统文化”“如何号召他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等问题,教师可将这些现实问题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启发学生尝试结合音乐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第二,挑战类项目。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挑战类项目多为策划并参与艺术比赛、演出相关的项目。第三,立场类项目。立场类项目需要学生围绕具体的音乐问题或现象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机器人是否可以代替真人演唱歌曲等,并结合具体的调研成果分享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细致分析教材内容,预设项目目标,分析学生的喜好,确定项目类型。
在“音乐与诗词”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感知古诗词之韵,并形成用艺术的形式宣传古诗词文化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和音乐学习经验,能够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鉴于此,教师可设计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项目,要求学生围绕“如何传播传统文化”这一现实问题完成以下任务:录制一则视频,结合音乐知识展示一首或多首古诗词的意蕴。这样,教师可以为后续教学设计与实施奠定基础。
(二)发布项目任务,提供有效引导
发布项目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参与项目探究活动的兴趣,并让学生为完成项目做准备[3]。在发布项目环节,教师可创设相关项目情境,使学生明确项目化学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抛出与项目相关的驱动性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让学生明确项目探究方向,还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内外知识探究和整合活动上,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音乐与诗词”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视频发布项目。在微视频中教师首先要介绍孔子学院相关信息,让学生认识到很多外国友人都希望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然后,教师可告诉学生除在孔子学院学习外,很多外国友人也会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中国。最后,教师便可以引入项目任务:“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学们是否可以艺术的形式借助短视频让没有汉语基础的外国友人了解古诗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音乐可以传递情感,是否可以通过音乐让外国友人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如何将自己喜欢的诗词改编为音乐?除音乐外,还有哪些手段可以有效地宣传古诗词文化?”这样在情境和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可以明确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和探究方向,产生学习古诗词相关音乐作品、创造性地迁移所学音乐知识、通过参与跨学科学习活动得出项目成果的热情。
(三)推动项目实施,得出项目成果
教师在推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辅助学生构建项目小组,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项目计划[4]。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干预学生的项目探究过程,如结合教材中的音乐作品推动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补充有助于学生探究的课外资源等,从而在提升学生项目完成效率的同时,适当渗透项目相关的音乐知识。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化或调整项目计划,并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项目相关的课外资源,得出项目成果。
在“音乐与诗词”单元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古诗词学习兴趣等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然后,教师可鼓励各组学生初步制定视频录制方案,选择展示古诗词内涵的媒介。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教材中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虞美人》《山行》等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通过音乐表现古诗词情感的灵感,并分享有助于学生深度鉴赏古诗词相关音乐作品的微课,解答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期间产生的困惑。最后,教师可引导各组学生细化项目方案,合理进行分工合作,完成视频的录制和剪辑。这样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可以助推学生获取“音乐与诗词”相关知识,顺利得出项目成果。
(四)展示项目成果,推动组间交流
引导学生展示项目成果可以使学生获得交流展示的平台,树立学习自信,并在分析其他小组的项目成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完善项目成果的灵感,了解更多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创设的情境等选择展示项目成果的方式。
“音乐与诗词”单元的项目化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班级各组学生录制的视频,引领各小组有效交流。学生在分析其他小组的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以艺术的形式宣传古诗词文化的灵感,如在音乐中引入汉语和英语歌词展示古诗词的内涵,借助音乐旋律、声调等展示古诗词作者的情感,通过视觉呈现展示古诗词创作背景或古诗词中的意象等。由此,在项目成果展示环节,学生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相关音乐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获得更多创造性地宣传古诗词文化的灵感。
(五)落实项目评价,深化项目影响
基于学生的项目探究过程、项目探究方法和项目成果等展开评价,能够在提升其项目化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其加深对已完成项目的了解和印象。在项目评价环节,教师可引入学生自评、小组内部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等活动,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为优化学生评价的效果,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评价细则。
“音乐与诗词”单元的项目化学习结束后,教师可设计多个评价环节。首先,教师要通过线上平台分享项目评价表,引导学生从古诗词分析的积极性、小组合作的主动性和项目相关知识探究的有效性等方面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古诗词演绎方式的创新性、古诗词情感体现的有效性等角度评价其他小组的项目探究成果,指出其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教师要调查学生的评价成果,从而针对各个项目小组撰写书面评语帮助学生总结有助于宣传古诗词的音乐知识、方法等,提升学生的项目探究能力,增强项目化学习的效果。
三、项目化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把控项目数量,避免给学生施加过大压力
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自主探究活动,在精心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更多课外资源,整合课内外所学知识,并精心设计项目方案,完善项目成果[5]。可见,项目化学习的周期通常比较长,学习难度较高,容易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把控项目数量,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教师可以在学期教学开始前结合教材确定多个项目,借助关键词展示各个项目的主题,邀请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勾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师统计调查结果,在该学期引入2—3个最受学生关注的项目,由此开展项目化学习。
(二)突出音乐要素,保障音乐基础教学质量
学生在参与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基础的音乐知识,还要了解或运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社会科学知识、传统文化知识、语文学科知识等。为保障音乐学科基础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项目设计、项目发布、项目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寻找音乐与项目之间的关系,防止其他学科喧宾夺主,确保学生取得理想的音乐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应用项目化学习模式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科学按照确定项目类型,发布项目任务,推动项目实施,展示项目成果和落实项目评价的教学流程助推学生展开深度探究,同时要在教学实施环节把控项目数量,突出音乐要素,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冬晨.项目式学习在初中音乐云课堂中的尝试[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3(3).
[2]卞京京.寓教于乐,打造初中音乐高效课堂[J].教育界,2023(35).
[3]陈树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音乐教学[J].求知导刊,2023(35).
[4]李静.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之巧用古诗词[J].安徽教育科研,2023(35).
[5]陈思怡.让音乐的“泉水”尽情流淌—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