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深入理解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各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分析方法,以具体的化学成分、粒径石灰石、操作条件的变化为例,系统分析了原材料质量、吸收塔操作条件、循环浆液特性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的CaCO3含量和粒径、液气比、反应温度、pH值、浆液浓度、氧化空气量等因素均对脱硫效率有显著影响。实验数据揭示了这些参数的最优化对提高脱硫效率的重要性,研究成果可为工业应用中脱硫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脱硫工艺;吸收塔;石灰石
0引言
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作为常用的脱硫技术,因成本效益高、脱硫效率高在燃煤电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核心是利用石灰石作为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即石膏。整个过程涉及多个变量,包括原材料特性、吸收塔设计与操作、循环浆液的条件,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脱硫效果。这些参数的最优化是实现高效脱硫的关键。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方法系统分析这关键参数的具体影响,希望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应用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1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概述
1.1脱硫原理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核心原理是利用石灰石作为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石灰石经磨细后与水混合形成浆液,该浆液在吸收塔中与经过预处理的含SO2烟气接触,可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反应初期,石灰石中的钙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随后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在氧化空气的作用下,亚硫酸钙进一步被氧化为硫酸钙,即石膏,并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此过程不仅可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而且生成的石膏可作为建材等二次资源利用,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优化[1]。整个脱硫过程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石灰石的纯度、粒径、吸收塔的设计、操作条件如液气比和pH值及氧化空气的供给等。
1.2工艺流程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制备浆液、烟气预处理、吸收反应、氧化及石膏处理。首先,将石灰石破碎至所需粒径后磨细,与水混合制成浆液。烟气在进入吸收塔前通过预处理阶段,去除粉尘和冷却至适宜温度。在吸收塔中,烟气自下而上流动,与自上而下喷洒的石灰石浆液进行密集接触,发生脱硫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氧气、空气被引入来促进生成硫酸钙(石膏)。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脱水和清洁后排放至大气中,而从塔底排出的浆液则送往沉淀池,其中未反应的石灰石与反应生成的石膏被分离。分离后的石膏经过洗涤、脱水处理,可作为建筑材料等用途再利用,清洗回收的水和未反应的石灰石可循环使用于新的脱硫过程中[2]。
1.3主要设备与其功能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主要设备包括吸收塔、浆液循环系统、烟气预处理设备、浆液制备系统、脱硫产品处理设备。吸收塔是脱硫工艺中最核心的设备,主要功能是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与时间,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石浆液充分反应。塔内设有喷嘴系统,用于将石灰石浆液均匀喷洒,以增加气液接触效率。浆液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循环泵和浆液池。循环泵负责将浆液从浆液池抽取并送至吸收塔的喷嘴;浆液池用于暂存和调节浆液的浓度与pH值,确保反应的有效进行。烟气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用来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以减少吸收塔的污染和堵塞,提高脱硫效率。浆液制备系主要包括石灰石储存仓、磨机、搅拌罐,负责将石灰石磨细后与水混合制备成浆液,供吸收塔使用[3]。脱硫产品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石膏脱水机和石膏储存设施。石膏脱水机用于将反应生成的湿石膏脱水,制成干石膏,便于运输;储存设施则用于存放干石膏。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脱硫系统,确保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得到高效、稳定的去除。
2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2.1实验设计
2.1.1实验材料与方法
研究使用高纯度石灰石与工业二氧化硫气体进行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石灰石经过粉碎至不同粒径(50、100、150、200μm)以测试粒径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采用标准化的小型吸收塔模型,装置中包括浆液循环系统和在线监控系统,后者用于实时监控pH值、温度、液气比。实验参数设置为:液气比从1:1至2:1变化,温度控制在40~60℃,pH值调整范围为4~7。实验中,二氧化硫的初始体积分数设定为0.2%,通过调节吸收塔中的入口烟气流速(1~5 L/min)来模拟不同的工业排放情况。石灰石的反应效率通过测定吸收前后二氧化硫的浓度差来评估,收集的石膏样品将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分析,以评估其他可能的工业应用。
2.1.2试验过程设计
在实验中,将石灰石粉碎至规定粒径,通过筛分保证粒度的一致性。将处理后的石灰石与水按照1:10的质量比混合制备成浆液。在开始实验之前,将吸收塔系统的各项参数设置完成,包括液气比、温度、pH值。启动烟气生成系统,通过调节流量计设置恒定的烟气流速,确保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稳定在0.2%。实验中,石灰石浆液从浆液池通过循环泵输送至吸收塔顶部,通过喷嘴均匀喷洒,与上升的烟气充分接触。系统中的在线监控设备持续跟踪记录反应过程中的pH值、温度、液气比的变化。每组实验持续运行2h,以确保脱硫反应达到平衡。实验结束后,关闭烟气供给与浆液循环,收集塔底的石膏样品进行后续的质量分析,使用烟气分析仪测定处理前后的二氧化硫浓度,计算脱硫效率。
2.2试验结果分析
2.2.1原材料质量
如表1所示,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对脱硫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含钙量高的石灰石(CaCO3含量超过95%)在脱硫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与脱硫效率。实验数据表明,当石灰石中CaCO3含量为98%时,脱硫效率可达到92%,含量降至90%时脱硫效率下降至85%,显示出明显的效率差异。石灰石的物理特性,特别是粒径与比表面积,也对脱硫性能有重要影响。粒径较小的石灰石(平均粒径100μm)因比表面积较大,提供了更大的反应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石灰石与二氧化硫的接触和反应效率。试验中发现,100μm粒径的石灰石脱硫效率可达90%,增加粒径至200μm时,脱硫效率降至82%。结果强调了优化石灰石粒径和保持高纯度化学成分对提高整体脱硫效率的重要性。
2.2.2吸收塔操作条件
试验结果表明,吸收塔的操作条件对脱硫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如表2所示。在液气比方面,当液气比为1:1时,脱硫效率约为76%,增加液气比至1.5:1时,脱硫效率提升至88%,增加到2:1时,脱硫效率达到最优,为92%。研究表明,当增加液气比可提高脱硫效率。关于反应温度,实验数据显示,在40℃时脱硫效率为85%,随着温度升高到50℃,效率提高至90%,温度继续上升至60℃时,脱硫效率反而降低至86%,研究数据表明过高的温度可能造成脱硫效率下降,最佳温度为50℃。在pH值调节方面,pH值在5时脱硫效率为84%,将pH值调整至6时,效率提升至最高的91%,增加到7时,脱硫效率降低至88%,表明pH值在6附近时脱硫效率最高。研究结果指出,精确控制吸收塔的操作条件是实现高效脱硫的关键。
3循环浆液特性
如表3所示,循环浆液特性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显著,主要表明在浆液浓度与氧化空气量。在浆液浓度方面,实验数据显示,当浆液浓度从10%增至15%时,脱硫效率从82%提升至88%;增加至20%时,效率最高,达到91%。研究表明较高的浆液浓度能提供更多的反应物,从而增强脱硫过程。在氧化空气流量上,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空气流量为1L/min时脱硫效率为85%,提高至2 L/min时效率提升至90%,但增加至3 L/min时,效率反而降至87%。数据现象表明适中的氧化空气量有助于优化石灰石中钙的氧化过程,过量的氧化空气可能造成反应效率下降,因为过多的氧气会促进旁反应或导致石膏的过度结晶。研究结果强调了控制合适的浆液浓度和氧化空气量对实现高效稳定脱硫的重要性。
4系统运行参数
如表4所示,停留时间的增加可提高脱硫效率。当停留时间从2 min增加到4 min时,脱硫效率从85%提升到90%;增加到6 min时,效率达到92%。增长趋势说明更长的气体与浆液接触时间能更完全地促进化学反应。在流速与流量方面,流速的提高会提升脱硫效率,但超过一定阈值后效率会下降。当流速从1 L/min增至3 L/min时,脱硫效率从84%上升至89%,继续增加到5 L/min时,效率降至85%,研究表明过高的流速会造成反应物通过吸收塔的速度太快,不足以完成充分反应。研究结果指出,合理控制系统运行参数,适当的停留时间与流速,是确保高效脱硫的关键因素。
5结语
通过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揭示了原材料特性、吸收塔操作条件、循环浆液特性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和粒径、液气比、反应温度、pH值、浆液浓度、氧化空气量等参数均需精确控制以优化脱硫效果。研究结果不仅为工业脱硫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陆万鹏,王雅雯,宗绍梁.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影响因素分析[J].节能,2024,43(4):61-63.
[2]孔海涛.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电器工业,2024(5):71-74.
[3]曹雪飞.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的工艺简介及影响因素[J].新疆有色金属,2014,37(Supple2):163-16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