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细菌学检验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目前,细菌学检验实验教学存在课程内容杂、师生互动少,以知识传递为目标而忽视学生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方面存在不足,而BOPPPS教学模式对学生参与和反馈更为重视,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需求。因此,在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中运用BOPPPS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推动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和意义。
关键词: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传统教学模式;BOPPPS教学创新
细菌学检验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高阶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细菌学检验实验教学主要采取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侧重于技术的传授和实验结果的呈现,虽然可助力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探寻更具成效的教学办法,以改善这一现状。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馈以及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该模式由导入(Bridge)、目标(Objectives)、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6个环节构成[1],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2-3]。本文将分析细菌学检验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引入BOPPPS教学创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细菌学检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综合性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交叉利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进而讨论与分析实验结果,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综合性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设计实验来研究细菌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从而了解细菌代谢途径的特点及其调控机制。这些研究对于学生理解细菌的代谢及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学生还可设计实验研究细菌的耐药性,探究细菌的耐药机制、耐药基因传播途径以及抗菌药物与细菌相互作用的规律等,从而加深对细菌耐药性的认知,理解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综合性实验设计为其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的有效途径。
2细菌学检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2.1实验选题
综合实验设计的选题是一个重要步骤。合适的选题可以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选择感兴趣并热衷于探究的选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研究积极性;已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选题,可以增加学生对该研究领域的了解。好的选题是基于对相关领域文献的分析整理,以及对课程知识的深刻理解形成的。选题需以问题为导向,当找到创新性的科学问题时,选题也就确定了。科学问题的切入需要准确,且具备研究价值,未开展过的研究不能作为立项依据。对于前沿性科学课题,需注重设计的周密性,并保持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性和可预期性,同时前期实验基础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一致的结论。此外,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现有条件,做好可行性分析,以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学科交叉性选题,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选题工作。
2.2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设计部分应包括项目简介、研究目标、立论依据、研究方案、拟解决问题,以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基础等内容。项目简介需要简单明了地对选题展开描述;实验目的应清晰、明确,并能概括整个实验过程;立论依据需包括项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其出处;研究方案为重点阐述部分,需要详细描述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实验步骤等。此外,需要充分论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并开展可行性分析。要系统列出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实验顺利开展。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结果,要提前解释和分析,并阐释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分析潜在原因。实验结论要清晰、准确、全面,要注重分析实验的局限性,如样本数量、数据收集方法等,并提出改进方向。
2.3安全风险防控及报告的格式规范
在实验设计中,安全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要充分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高温、高压、化学试剂等,并制订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提前设计应对方案。此外,要确保实验报告的格式符合学术规范,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并确保报告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发生错误。只有全面考虑上述问题,才能设计出一个科学、严谨、安全的综合性实验,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 BOPPPS教学模式融入细菌学综合实验设计
3.1 BOPPPS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对于细菌学检验课程至关重要[4]。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缺乏互动与实践,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下降[5]。而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更具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在细菌学检验教学中,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际操作能力。
B(Bridge),即“导入”。在开篇部分,教师可通过导入一个与细菌学检验相关的有趣故事或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O(Objectives),即“目标”,需要教师明确说明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P(Pre-assessment),即“前测”,教师通过小测验或者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以此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进度。P(Participatory Learning),即“参与式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验和小组活动等。P(Post-assessment),即“后测”,就是教师通过测试、操作演示、汇报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S(Summary),即“总结”,教师要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学生对内容形成清晰的理解[6]。
3.2细菌学检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的BOPPPS教学模式
BOPPPS是一种分段式教学设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细菌学检验中,BOPPPS教学模式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细菌学检验的相关知识。本试验将BOPPPS教学模式融入细菌学检验综合性实验设计过程中,为期6周。在此期间,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按各环节的时间点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高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具体如表1所示。
3.3评价体系设计
本课程设计评价主要从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几方面展开。其中,综合实验设计评分是综合衡量以上各方面的结果。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和严谨性,能够回答所提问题,并为学术界和实践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能够对综合实验设计进行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评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下,每个实验的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评分细则需根据具体实验项目来确定。综合性实验设计评分具体如表2所示。
4总结与展望
BOPPPS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旨在突出学生在教学进程中的参与性及互动性。将BOPPPS教学模式运用于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能够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效率。小组探讨、团队合作开展实验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该模式下的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中,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然而,BOPPPS教学模式在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中的运用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与完善之处,后续可引入更多案例与实践项目,并探寻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工具,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估与反馈机制,助力学生系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并加以改进。总之,BOPPPS教学模式在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中是一种值得推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晓燕,王娜,张师愚.基于BOPPPS模式的“化学势”教学设计研究[J].广州化工,2016,44(20):180-181.
[2]牛帆.基于“微助教BOPPPS模型”的“航空物流”课程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3):10-13.
[3]章均,韩立玲,吕麟亚.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生课程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22,51(5):854-858.
[4]杨威.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课堂形成性评价[J].数据,2021(4):159-161.
[5]李慧,党雁,李云峰,等.BOPPPS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9):113-115.
[6]刘蕾,刘冰月.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跨平台移动开发课程教学设计[J].软件工程,2019,22(5):49-5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