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偏好在不断变化。消费者偏好作为推动市场需求和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对供应链决策具有深远的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和动态性成为供应链管理者及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文中拟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探讨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现状及趋势,拟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方面,对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当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目前的研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供应链的定价问题、协调问题和决策问题;二是消费者偏好种类不断变化;三是探讨的供应链类型逐渐增多。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消费者偏好视角的基础上,围绕大数据驱动的数字化供应链问题、碳减排政策、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竞争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消费者偏好;供应链;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速度的加快、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偏好在不断变化[1-3]。消费者偏好作为推动市场需求和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对供应链决策具有深远的影响[4-6]。因此,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和动态性成为供应链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学界也开始关注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并大致形成了三类研究领域。首先,部分学者探讨了消费者渠道偏好、公平偏好等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严卉将消费者的渠道选择作为影响因素,利用消费者效用和斯坦科伯格理论,分析了两种模式下,两种方式的最优定价问题[7]。梁喜,张余婷将消费者渠道偏好和低碳偏好相结合,探讨了以生产商为主导的双渠道下的供应链企业的最优定价决策与收益[8]。刘静等在消费者公平关切下研究了竞争供应链的歧视定价问题[9]。其次,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消费者绿色偏好、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Wang等在低碳环境下,假设消费者具有低碳偏好,对零售商占优和权利均衡两种情形下碳减排进行了探讨[10]。Du等研究发现当消费者低碳偏好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同时增加渠道利润和减排量,同时设计了与碳排放有关的合同来协调渠道[11]。武丹,杨玉香考虑消费者的低碳偏好和碳交易政策,建立微分博弈模型解决供应链动态优化问题,并提出减排策略[12]。最后,另一些学者则关注于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选择如何影响逆向供应链的回收决策,以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选择如何影响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协同等。许茂增,唐飞根据顾客对新产品、再制造产品、二手产品的不同偏好,构建闭环供应链差异化定价模型,并对生产商是不是再制造、零售商是不是分销的两种情况下的生产决策进行了分析[13]。通过总结上述研究成果可知,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存在消费者偏好视角下供应链研究问题不够丰富、消费者偏好影响因素单一等问题。
另外,目前有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供应链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刘艳等基于CSSCI文献对我国绿色供应链研究的演变与趋势进行了计量分析[14]。吴隽,徐迪选取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数据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文献进行研究[15]。白志鹏等以SCI为数据源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和主题进行了可视化分析[16]。但是这些研究未关注到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文献分析。因此,有必要全面梳理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探索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知识脉络,以对我国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构建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突现关键词信息,对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为研究者了解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6.2.R4,对收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首先,对文献进行了年发表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可视化呈现。随后,利用CiteSpace6.2.R4软件对文献进行处理,从而总结了研究的整体概况。通过文献被引用情况和关键词聚类分析,揭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和主要主题。
此外,本文还利用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和关键词突现的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了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消费者偏好供应链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综述。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把握当前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为基于消费者偏好供应链的研究提供了深刻洞察。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库以知网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数据源,检索条件:(主题%=“供应链”or题名%=“供应链”)AND(主题%=“消费者偏好”or题名%=“消费者偏好”),期刊来源勾选SCI,北大核心,CSSCI,CSCD,检索时间为2023年7月21日,时间跨度=2006年1月-2023年7月。以此检索式进行检索得到共计441篇文献。对441篇文献的题目、摘要、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精读后筛选得到290篇文献,并下载相关数据进行后续研究。
2文献统计研究
2.1发文量分析
本文从CNKI中选取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相关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得出消费者偏好视角下供应链相关研究的发文量趋势图,如图1所示。
在学术界,发文量被视为评估研究领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分析发文量的趋势,可以揭示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度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通过图1可知,2006年开始首次有学者关注到消费者个体选择行为偏好对供应链成本的影响。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消费者偏好的角度对供应链进行深入研究。自2012年出现6篇相关研究后,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到2017年相关文献已经增长到33篇,在2019年增至近些年最高的40篇。近年来,研究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以消费者偏好为视角进行供应链分析的研究。在消费者偏好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的各个成员开始更加重视消费者偏好对整体利润的潜在影响。尽管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供应链研究起步较晚,但其已经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学术界关注。
2.2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统计表明,从消费者偏好视角研究供应链的作者有270位,发文最多的为重庆交通大学的刘明武,西南交通大学的聂佳佳,共计8篇。重庆大学的但斌、江苏理工学院的高鹏和江苏大学的杜建国等专家也都在此领域发表过许多文章。具体如表1所示。
2.3研究机构统计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的数据分析,涉及到的研究机构总计超过181家,这表明该领域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我们绘制了研究机构前10名的分布情况,详见表2。从表中可以观察到,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西南交通大学,其发表了总共20篇论文。江苏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分别以16篇和15篇的发文量紧随其后。
3研究主题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献的中心观点及内容的集中和精炼,它可以体现出一篇文献的核心思想。运用关键词共现、聚类、突显等方法,与有关联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掘出当前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从而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想法。
3.1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得出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其中图谱包含264个节点,530条连线,其网络密度为0.0153。共计264个关键词,最大的子网络的节点有234个,最大的子网络所占整个网络的百分比为88%。2006-2023.7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高频关键词(前20个)如表3所示。
在剔除检索时使用的两个关键词之后,可以看到闭环供应链、低碳偏好、定价策略、供应链协调、双渠道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低碳供应链、协调、再制造等是高频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领域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其中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是博弈论。
3.2关键词聚类网络分析
基于关键共现图谱,对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语义相近的关键词和突显词进行聚类,实现关键词的可视化聚类,进而在同一领域内构建相应的主题词。关键聚类图如图3所示。本文中Q=0.6394,S=0.8502,说明聚类较为明显,具有研究意义。聚类网络中共有10个类别,代表从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领域研究的10个主要方向:#0“供应链”、#1“闭环供应链”、#2“绿色供应链”、#3“低碳偏好”、#4“牛鞭效应”、#5“双渠道供应链”、#6“双渠道”、#7“供应链协调”、#8“消费者效用”、#9“利润分配”。
标号为0的聚类为供应链,主要是从不同的消费者偏好视角探讨一般性供应链问题。包括的消费者偏好有消费者渠道偏好、消费者品牌偏好、消费者公平偏好、消费者时间偏好等。该类文献运用的方法主要是博弈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供应链定价问题。李春发等研究了E-闭环供应链中,在消费者分类下,考虑消费者对再生品的差异化偏好研究了E-闭环供应链最优化的价格策略。罗新星,陈元元采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在策略消费者具有风险偏好的情况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下的两阶段产品定价问题[18]。第二个方面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孙立成等研究了在碳排放与消费者低碳意愿的共同作用下,分别构建了分散与集中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异质性商品的价格决策问题,并利用了Shapley值对供应链进行协同优化[19]。刘名武等从消费者低碳偏好出发,研究了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中的碳排放合作与协调问题[20]。其他研究的问题还有供应链采购问题等。景熠等针对两家供货商都有供应中断的危险,以及消费者对来自不同产地的核心零件及其商品有差异偏好的情况下,建立了单一产地和多产地的博弈论模型,并对最优的购买决策进行了研究[21]。标号1、2、5、7的聚类分别为闭环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双渠道供应链和供应链协调。主要是从不同的消费者偏好视角分别研究不同供应链领域的问题。同时聚类7-供应链协调在这三类闭环供应链当中都有体现。在标号为1的闭环供应链中,主要有两大研究方向。一是闭环供应链的定价问题。白世贞,张雪莲探讨了双重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价格决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闭环供应链中的价格对策模型,并对消费者偏好系数与均衡解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22]。刑光军等基于消费者绿色偏好,针对单个生产商和单个零售商,建立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不同的定价模型,以此来确定最优定价决策和绿色度,并进一步探讨了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对商品价格与系统供应链收益的影响[23]。二是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曹晓刚等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背景下,针对消费者在传统零售业与在线直销两个市场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针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存在的产品价格与协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4]。朱凯杰等将消费者的不确定偏好引入到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和单一再利用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利用收益成本共享合同和两部定价法,对闭环供应链进行最优协调[25]。此外,还有其他的研究方向,如闭环供应链的优化、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动态研究、闭环供应链渠道差异研究等。李新军等从碳交易的角度出发,基于消费者的低碳偏好,探讨了环境友好的国家规制下,汽车生产企业的低碳供应链的最优策略[26]。孙金岭等从消费者的异质性偏好角度出发,运用微分博弈方法,探讨了闭环供应链中广告、促销和再利用三类宣传策略的动态决策和作用机理[27]。李新然,李长浩从消费者对产品性能与环境影响的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在有政府补贴与无政府补贴情况下,以不同的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消费者对不同销售渠道下的闭环供应链优化决策差异、政府补贴效应差异及环境影响差异,探讨了消费者双偏好如何影响渠道之间的差异[28]。
在标号为2的绿色供应链中,主要从消费者绿色偏好、消费者异质性偏好、消费者低碳偏好视角探讨供应链最优决策问题。于晓辉等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基于由生产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通过斯塔克伯格博弈,研究供应链绩效与绿色推广和绿色产品补贴之间的关系[29]。刘明武等在考虑关税、供应链权利结构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级由生产商和零售商控制的跨境绿色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关税、权利结构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对绿色供应链决策的影响[30]。
在标号为5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主要研究的方向可分为四大决策。一是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这其中考虑的消费者偏好主要是消费者渠道偏好、消费者品牌偏好、消费者低碳偏好、消费者公平偏好等。王柏森,李书山从消费者的渠道选择和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出发,基于双渠道供应链的背景下,研究了其对链上成员产品定价和服务决策的影响[31]。曹晓刚等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环境下,以消费者的渠道偏好为基础,结合各渠道间的竞争性,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进行了价格和协同优化[24]。二是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决策。多数学者考虑将协调决策与前面整理的定价决策相结合。消费者偏好视角主要包括渠道偏好、低碳绿色偏好、交货时间敏感度三种角度。龚本刚等在考虑了消费者渠道和低碳偏好的前提下,基于产能受限情况,探讨了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决策与协同问题[32]。基于消费者渠道偏好,牛赞宇针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及协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3]。三是双渠道供应链的服务决策。服务决策也是学者们研究在消费者偏好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包括消费者渠道偏好和公平偏好两种因素。基于不同制造商,曹裕等在双渠道模式的背景下,从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角度出发,探讨了制造商选择模式和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与“搭便车”行为的关系[34]。从消费者是否具有公平偏好出发,董子帅构建线上加线下双渠道供应链模型,探究不同渠道的定价策略和服务策略如何达到最优[35]。四是双渠道供应链的其他决策。除了以上的定价、协调和服务策略外,还有几种相对而言被学者们选择研究频率较低的决策,如融资决策、供应链减排决策问题等。董兴林,赵洁在探究双渠道供应链定价问题和碳减排决策时,以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渠道偏好为切入点,分别从信贷和预付款两种方式出发,分别考察了顾客的低碳意愿和渠道偏好对两种方式下生产商的碳排放和碳排放的影响[36]。张令荣等基于碳配额制度,综合考虑用户的低碳意愿与渠道选择,分别建立了单线下渠道减排、双渠道不减排以及双渠道减排三种模式,探索了双渠道的最优减排策略[37]。
标号6的聚类为双渠道,主要从消费者不确定偏好、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消费者网购偏好等视角出发,研究的问题包括双渠道定价、双渠道决策、双渠道价格竞争等问题。考虑短视型和策略型消费者,在双渠道供应链背景下,李宗活等基于消费者的渠道决策,建立双渠道的动态价格决策模型,研究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响应[38]。严磊等以偏爱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为切入点,对网上销售和常规销售方式共存下的双重渠道宣传和定价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9]。余利娥等将消费者低碳程度划分为高、低两类,构建了传统渠道和双渠道决策模型,探究了生产商双渠道决策与电子渠道低碳效用的关系[40]。
标号3的聚类为低碳偏好,主要是从消费者低碳偏好视角下研究供应链。相关研究问题有: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下的供应链定价问题、协调问题、碳减排策略、收益共享契约等。
王芹鹏,赵道致研究了在一个单一供应商和一个单一零售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在消费者低碳的偏好视角下,零售商决定其最优订购量以及供应商降低其碳排放量的策略[41]。杨宽,刘信钰以消费者的低碳意愿为基础,针对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提供内部碳减排融资,采用二级斯塔克伯格对策,分别对其进行分布式与集中两种情况下进行优化,实现供应链收益最优[42]。
标号9的聚类为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在制销供应链中有所提及。孟炯等利用博弈论方法,基于制销供应链,综合考虑消费者偏好与企业社会责任两种因素,分析了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的“一次性博弈”下的产品定价与收益分配问题[43]。标号4的聚类是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充分的信息共享,导致信息误差和原信息越来越大。它能够成为一个聚类说明其在供应链研究过程中是经常需要考虑的因素。马云高等以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价格敏感性需求函数,研究了在价格变动条件下,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预测行为对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以及零售企业的存货状况的影响[44]。
标号8的聚类为消费者效用。消费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有不少学者在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研究供应链领域中,经常考虑这一因素,说明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简惠云等将消费者效用与价格、服务等因素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闭环的供应链系统,并结合模型比较和数值分析,从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以及纳什平衡三种力量关系中,选择最优的服务渠道[45]。
综上所述,根据聚类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偏好视角下对供应链的研究有三个侧重:第一,研究从不同的消费者偏好视角进行供应链领域研究,比如:渠道偏好、品牌偏好、低碳偏好、绿色偏好等。第二,从消费者偏好视角研究供应链的论文主要是研究供应链的定价、协调、决策这三个方面。第三,研究的供应链类型主要分为普通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低碳供应链、双渠道供应链、闭环供应链。
4研究趋势分析
4.1 Time Line聚类时间线图分析
上述10个聚类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如图4所示。从TimeLine时间线图中能看出,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中,定价问题和协调问题贯穿始终。同时,消费者偏好的类型也在不断变化。当前,学者普遍关注的消费者偏好有渠道偏好、公平偏好、绿色偏好、低碳偏好等。未来学者们也将从更多不同的消费者偏好角度去研究供应链。同时,随着国家倡导绿色供应链,未来的研究趋势也将聚焦在碳减排策略、供应链优化问题等方面。
4.2关键词突现图分析
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了解在2006-2023.7这段时间内消费者偏好视角下供应链研究热点前沿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了突现分析,共得到如图5所示的25个突现词。其中突现强度最强的关键词为“微分博弈”,其突现强度为2.61,突现于2021年,到目前还在持续。突现强度最弱的是供应链竞争,其表现强度为0.96,持续时间为1年(2020-2021)。突现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是:利润分配和市场细分,突现时间较近的关键词包括产品绿色度、消费者异质性、低碳产品、闭环供应链、消费者行为、博弈论、供应链竞争和微分博弈等。这说明,近年来考虑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更注重于低碳和绿色。另外,该领域初期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斯塔克伯格博弈,而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研究大多使用微分博弈的研究方法。微分博弈是近年来考虑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研究供应链领域问题的热点方法。
5总结
5.1研究结果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6年1月-2023年7月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相关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侧重点可分为三方面。一是研究问题主要涉及定价问题、协调问题和决策问题。二是消费者偏好种类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将新的消费者偏好加入供应链的研究中。同时,随着国家不断鼓励供应链绿色化、低碳化,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绿色产品的偏好度在不断攀升。目前,关于消费者低碳偏好、绿色偏好对供应链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三是探讨的供应链类型在逐渐增多。包括绿色供应链、闭环供应链、逆向供应链、低碳供应链、双渠道供应链等,其中绿色供应链和低碳供应链的研究逐年增多。
5.2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领域研究方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①大数据驱动的数字化供应链问题。可围绕“目前大数据发展趋势”和“大数据技术使得企业能够更精准的掌握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来写。通过对该领域文献的总结分析发现,大多数的学者从消费者偏好角度研究的是具象供应链,而少有学者从消费者偏好角度研究数字化供应链。对于该数字化供应链可以考虑从消费者绿色偏好、低碳偏好视角展开研究。同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从消费者偏好角度研究数字化供应链的定价问题、协调问题和碳减排问题等。
②尝试采用新的方法探讨消费者偏好与供应链管理关系问题。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采用博弈论探讨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管理问题。未来可考虑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的消费者真实在线数据,或者基于行为实验的消费者偏好评价数据。同时,能够对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供应链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对其进行收集与整理,对其参数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最后将理论研究价值转化为实际应用价值,为实际案例提供思路与帮助。
③拓宽基于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体系研究。目前对于考虑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多为考虑单一的制造商和单一的零售商构成二级供应链。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将本文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多家零售商,此时将形成零售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局面;若考虑到多个不同的销售渠道,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多个销售渠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扩大对于双渠道供应链的考虑将会出现更多的情形,从而能够得出并归纳出更多的实际应用。
④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低碳供应链管理问题。目前,随着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不断提升,从消费者低碳偏好视角研究低碳供应链越来越有意义。
最后,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多考虑其他偏好,从更多其他新颖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多地关注供应链竞争、碳减排、供应链减排决策、供应链服务等问题。同时可以考虑供应链定价与协调、定价与竞争等多因素融合研究。
5.3研究不足
由于检索的数据库所限,研究采用的文献数据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对国外期刊的文献没有涉及。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扩大检索的数据库,对国内外文献做对比分析,以便更全面地掌握消费者偏好视角下的供应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芳,董天浩.双积分政策下考虑电能消耗、新能源偏好的供应链决策研究[J/OL].系统仿真学报:1-14[2023-08-22].
[2]陈燕婷,李登峰.消费者信息偏好对船公司参与航运物流区块链平台决策的影响[J/OL].控制与决策:1-9[2023-08-22].
[3]王汝锋,侯棚文,郑伟.考虑异质性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多渠道销售定价决策[J].工程数学学报,2023,40(04):559-575.
[4]Kang K,Zhao Y J,Zhan G J,et al.Evolutionary game theoretic analysis on low-carbon strategy for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30:981-994.
[5]Sun L C,Cao X X,Majed A,et al.Carbon emission transfer strategies in supply chain with lag time of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low-carbon preference of consumers[J].
[6]Chong Z,Ying L,Guanghua H.Two-stage pricing strategies preference[J].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2020(prepublish).
[7]严卉.考虑渠道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3):74.
[8]梁喜,张余婷.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低碳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减排策略[J].运筹与管理,2020,29(12):107-117.
[9]刘静,聂佳佳,袁红平.考虑消费者公平偏好的竞争供应链歧视定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2,30(05):204-215.
[10]Wang Q P,Zhao D Z,He L F.Contracting emission reduction for supply chains considering market low-carbon preferenc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20(5):72-84.for supply chain with consumer preference to low carb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5,53(12):3753-3768.
[12]武丹,杨玉香.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供应链减排微分博弈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1,29(4):126-137.
[13]许茂增,唐飞.考虑消费者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04):945-954.
[14]刘艳,王正荣,钱坤.我国绿色供应链研究的演变与新兴趋势—基于CSSC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1):200-207.
[15]吴隽,徐迪.基于文献计量的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20,42(03):192-208.
[16]白志鹏,李全喜,张浩维.供应链管理研究热点主题可视化分析—以SCI为数据源[J].情报科学,2020,38(10):18-22+73.
[17]李春发,解雯倩,楚明森,等.消费者细分下考虑不同主导者的E-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J].工业工程与管理,-83.
[19]孙立成,应梦煌,张济建.碳转移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双重影响下供应链异质性产品定价与协调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2,31(02):155-161.
[20]刘名武,吴开兰,付红,等.消费者低碳偏好下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减排合作与协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37(12):3109-3117.
[21]景熠,刘芹芹,周林.突发事件影响下考虑供应中断风险和消费者偏好的制造商采购策略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1-16[2023-08-09].
[22]白世贞,张雪莲.基于不同补贴方式的双回收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研究[J].生态经济,2020,36(07):95-104.
[23]邢光军,李云云,巩永华.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01):50-59.
[24]曹晓刚,郑本荣,闻卉.考虑顾客偏好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决策[J].中国管理科学,2015,23(06):107-117.
[25]朱凯杰,杨斌,丁佩卿.考虑消费者不确定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J].消费经济,2017,33(02):92-97.
[26]李新军,陈美娜,达庆利.碳交易视角下政府管制的汽车制造企业闭环供应链优化决策[J].管理评论,2020,32(05):269-279.
[27]孙金岭,高飞,刘韵州.消费者异质偏好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动态研究[J].工业工程,2022,25(03):47-57.
[28]李新然,李长浩.消费者双重偏好下闭环供应链渠道差异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39(03):695-704.
[29]于晓辉,张志强,于亚南.考虑消费者偏好的绿色供应链补贴绩效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22,42(04):818-831.
[30]刘名武,刘亚琼,付巧灵.关税、权力结构与消费者偏好下的绿色供应链决策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2,30(03):131-141.
[31]王柏森,李书山.考虑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策略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2):173-175.
[32]龚本刚,汤家骏,程晋石,等.产能约束下考虑消费者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与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19,27(04):79-90.
[33]牛赞宇.基于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策略分析[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20.
[34]曹裕,易超群,万光羽.基于制造商网络渠道选择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21,35(02):189-199.
[35]董子帅.消费者公平偏好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合作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36]董兴林,赵洁.基于消费者双重偏好的低碳型双渠道供应链融资决策[J].物流科技,2020,43(11):1-6.
[37]张令荣,徐航,李云风.碳配额交易背景下双渠道供应链减排决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23,37(02):90-98.
[38]李宗活,杨文胜,司银元,等.短视型与策略型消费者并存的双渠道两阶段动态定价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39(08):2080-2090.
[39]严磊,梅姝娥,仲伟俊等.考虑网购偏好行为的双渠道广告与价格竞争策略[J].系统管理学报,2019,28(02):369-378.
[40]余利娥,施国洪,陈敬贤.电子渠道低碳效用对制造商的双渠道决策影响—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化视角[J].软科学,2018,32(07):122-126.
[41]王芹鹏,赵道致.消费者低碳偏好下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09):106-113.
[42]杨宽,刘信钰.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内部融资的供应链碳减排决策[J].系统工程,2016,34(11):87-97.
[43]孟炯,王朝全,唐小我,等.消费者偏好驱动的制销供应链利润分配策略[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22):16-23.
[44]马云高,王能民,江能前,等.消费者预测行为对供应链牛鞭效应和零售商库存的影响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2,21(05):22-27.
[45]简惠云,王垂耕,许民利,等.考虑消费者效用和权利结构的闭环供应链服务渠道选择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06):86-9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本文标签: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