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方法,详细分析了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一站式”服务理念的内涵与外延,搭建了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体系架构,并依托相关高校进行了实践探索。经过检验,基于“一站式”服务理念的科研管理系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科研管理成本,促进科研资源整合与共享,客观上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科研管理系统;一站式服务;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设计
0引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研信息化建设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在科研管理领域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首次提出要加快科研信息化,建设覆盖全国、资源共享的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科技创新方式转变[1]。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推行“一站式”信息化服务,让科研人员少跑腿[2]。2019年,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各高校要加强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各种管理事务限时办结,提高科研管理服务实效[3]。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高等院校围绕科研信息化建设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存在业务对接困难、流程烦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科研管理的效能提升,已无法满足当前科研管理工作需要。因此,本研究结合“一站式”服务理念,探索构建一个适应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需求的业务系统,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1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界围绕科研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用户体验、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实践路径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如陈浩等[4]认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还应实现与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系统的业务对接,实现科研经费的实时共享、科研成果的自动抓取以及为科研人员建立电子科研档案的功能。胡君[5]利用数据仓库分析技术,将分散在高校各个业务系统中的历史数据进行集成,结合OLAP预聚合数据的功能,进行了多维分析,为决策层提供了数据支持。费锡玥[6]构建了高校科研系统绩效评价模型,以40所一流大学科研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校科研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对高校科研系统进行效率评价分析以及目标协同评价分析。总体来说,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以及有争议的内容。首先,从研究论证角度看,已有研究更多关注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而较少关注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研究设计角度方面,关于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研究较多,系统应用实践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采用“一站式”服务理念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则鲜有报道。最后,在研究应用范围方面,不少研究提出建立人事、财务、科研等数据库的信息整合与共享机制,但未将该机制的应用范围进行扩展和深挖,如在此基础上实现业务协同与分发处理,进而实现“一站式”科研业务办理。有鉴于此,本文从“一站式”服务理念角度对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主要探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践成效。
2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涉及软件工程理论、科研管理理论、数据库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其中科研管理理论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提供了设计和开发的指导思想,数据库理论提供了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基础,软件工程理论提供了系统化的设计和开发方法,信息技术理论则为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四种理论内容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共同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3“一站式”服务理念内涵
关于“一站式”服务理念的内涵,学者们普遍认为,“一站式”服务是指只要客户有需求,一旦进入某个服务点,“只跑一次”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即为用户提供一次性的完整的“一条龙”服务[7-8]。该观点从事务运转流程角度概述了“一站式”服务理念的指导思想,而忽视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比如“一站式”服务应当包括多种方式的服务,如网络导服、咨询电话、个性化推荐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因此,“一站式”服务理念应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服务为目标,将多个服务、功能或平台整合到一个集成的系统中,在一个窗口一次性完成业务办理与业务反馈,提高业务工作效能和用户满意度。
4“一站式”服务理念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4.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期工作,其过程需要与相关人员充分沟通与协作,确保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并进行合理的抽象和总结,最终形成有价值、可实现的需求文档。高校首先要明确科研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阶段性任务和预期效果,确定系统中科研活动、管理流程、人员角色等功能定位,据此制订调研计划,采用问卷、面谈、会议讨论等形式与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领导人员深入沟通,记录、收集、筛选以及归纳不同人员对系统的需求与期望,接着对收集到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出具体的需求列表,明确需求之间的关系,了解各种需求的重要程度和优先级。在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区分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功能性需求即与科研人员业务办理直接相关的需求,比如线上科研项目申报流程、填报内容要求、证明材料上传形式等。非功能性需求主要包括系统运行的硬件配置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以及容错性要求等。最后依据软件开发规范编写用户用例场景,描述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典型用户操作和系统反应。
4.2系统架构设计
为确保科研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高校科研管理的业务需求,实现对“一站式”科研服务流程的全面管理和支持,从基础支撑体系、决策体系、业务管理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四个层面详细设计了系统核心功能,确保系统功能模块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长期稳定运行。
基础支撑体系方面,依托高校校园网络硬件设备、通信链路和服务器设备,为科研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硬件和网络条件,采用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和统一认证等方式,确保科研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在此基础上,存储和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知识产权等数据,采用数据库、文件系统或其他数据存储方式来进行数据管理,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环境支撑。
决策体系方面,通过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和数据建模等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项目的进展情况、成果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资金需求以及科研发展趋势等,为高校提供科学、全面的决策依据,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业务管理体系方面,业务管理体系是综合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前台受理业务后,将业务按照类别分发至业务管理体系中相关科室,由各科室处理完成后再反馈至前台。业务范围囊括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内容,其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综合服务体系方面,主要包括业务办理引导、前台综合业务受理、业务反馈三个阶段。在业务办理引导阶段,通过在线智能问答、咨询电话、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帮助科研人员快速找到业务办理入口。前台综合业务受理阶段是综合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为科研人员提供综合查询、信息资源获取、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等一系列业务办理服务,让科研人员线上“一站式”完成业务的办理,在业务反馈阶段由管理工作人员反馈办理结果。
最后,通过技术保障体系维持整个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通过用户评价反馈体系优化系统业务管理流程,完善各业务系统功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3功能模块设计
在前期调研形成的需求报告基础上,开展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学术活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大厅管理等。项目管理方面,该模块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经费预算、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成果评审等功能,以实现对科研项目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成果管理方面,主要用于科研成果的登记、知识产权申请、专利管理和成果推广等,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经费管理方面,依据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文件,对科研经费的申请、审批、使用和结算进行管理,强化经费预算、申请、报销和汇总等功能。学术活动管理方面,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和知识交流,主要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通过学术活动登记,可以了解高校科研人员学术活动开展情况。“一站式”服务大厅管理是各功能模块中的核心部分,其功能主要来自于其他各功能模块提供的接口,通过业务集成,完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功能的构建。其他需要设计的功能模块还有人员管理、平台管理、团队管理、学科管理、系统配置等,各功能模块的协同运行旨在提供一个全面、高效、便捷的科研管理系统,以满足高校科研管理的需求。
5“一站式”服务理念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实践成效
为加快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度,研究依托某单位购置的EADP(E-Plugger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研发平台进行模块构建,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页面组件、交互组件、工作流引擎、报表查询引擎、数据字典等,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个性化功能开发、高容错性配置以及系统集成提供支撑。通过平台可以快速构建业务功能,重塑业务流程,精细化配置权限,为“一站式”服务理念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经过二次开发,按照上述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方案重构了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目前该科研管理系统已经投入使用,科研人员系统管理后台首页主要包括通知公告、办理事项入口、业务处理状态以及线上引导服务等功能,已上线运行的业务主要是科研项目管理模块和论文成果登记模块,主要包括项目申报、中检、变更、结项等业务功能,以及论文成果信息录入、修改、上传、审核等功能。各类业务处理状态可以通过科研人员后台界面中事项跟踪、待办理、办理中、已完结4个标签查看,并用数字显示办理的各类业务数量。经过实际运行,基本达到了系统建设预期目的。
6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一站式”服务理念,旨在设计和实践一种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以解决传统科研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扩充了已有研究的理论范围,强调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应该具备全方位、个性化的功能和服务,实现对科研主体、科研过程以及科研资源的全面管理与支持,从而更好地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对高校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在工作实践中,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实施与应用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首先,人员素质和意识是一个关键因素,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需要适应新的科研管理方式和技术工具,并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其次,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这需要培养和推广全员参与的科研管理理念,以及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最后,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依赖先进的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数据库设计等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化编辑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颁布[J].中国信息化,2017(1):32.
[2]蒋悟真.科研管理政策改革释放的法治信号解读:以《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为例[J].法学,2018(10):120-129.
[3]中国科技产业综合报道.为科研管理“松绑”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教育部印发《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J].中国科技产业,2019(6):76-77.
[4]陈浩,谢为群,汪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建设的思考:以上海大学的实践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1(增刊1):41-44.
[5]胡君.基于数据仓库的科研管理系统设想[C]//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423-429.
[6]孙大松.气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与立项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7]陈进.都江堰市政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20.
[8]高丽倩.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3(11):137-13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