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近40年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传统的人口红利、出口和投资拉动效能日益下降,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的增强,现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固化状态,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对着全新的困境和制约,需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借助互联网、移动支付、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基于全球背景分析,诞生不久的数字经济将全球多数国家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并深化第三次产业改革,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中国经济从规模优势转型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
一、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量改革的良好抓手与切入点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其中最主要的推动方式就是增量改革。数字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之上的新经济。基于全新的经济形态,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提高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确保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化发展。近几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已经占据全国经济发展比重的81.7%。
大数据技术时代下,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促使数字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数字产业本身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逐步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更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数据逐步成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数据时代下,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边界效益呈现递增这一特点愈发明显,释放出经济发展的全新红利。数字经济时代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全新业态,例如,目前常用的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以及网上办公等,这些都是物联网时代下的全新经济发展方向,与传统产业相比较而言,新业态可精准地匹配消费者自身的需求[1-2]。
在新经济背景下,ict部门通过技术创新使得技术不断向生产部门进行扩散,有助于构建新型的、驱动型的社会,还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融合、改造,提升旧动能。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实现对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一系列行业的数字化改造。通过优化行业本身的配置和要素,进一步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改变传统行业发展下滑这一现象。全新的生产模式不仅确保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能够促进并引导资源由低生产效率部门逐步向高生产效率部门前进,实现第三产业占比不断加大,优化我国已有的经济产业结构。例如,中国移动发展算力网络,就是为了破解算力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单点已经出现很多瓶颈,包括摩尔定律已经到了极限,需要通过集群式、以网代算的方式来发展算力,同时构建一个更加新型的、功能更加丰富的基础设施,来支撑整个社会,包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3-4]。
将数据与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对比,能发现其具有易复制性、非损耗性等一系列优势。当数据与劳动力等一系列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时,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函数进行分析,能发现数字时代下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更提高了社会经济发展效率。例如,我国能源供应呈现东西部不平衡状态,如果把一些数据中心放到西部,那么可以有效利用西部富裕的能源,并且可以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这对我国能源结构以及开发可再生能源也是有利的。数据中心在西部的落地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西部地区的数字人才。
二、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消费驱动高质量发展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状态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驱动,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确保数字经济时代下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提升。
一是,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收集不同的商品信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所有商品信息进行对比。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品信息的搜寻所消耗的时间成本相比传统经济发展中线下进行商品价格对比所消耗的时间更短。数字经济时代的出现让信息成本不断降低,消费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搜寻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信息收取成本在不断地降低,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过程中的幸福感在不断提升。
二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网上购物平台不断兴起,加之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使得人们在进行购物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仅在线下进行购物的单一购物方式。数字经济时代下,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消费方式变得更加丰富,消费行为也更加简单,数字经济的出现更打破了原本地域所带来的局限性,商品与商品的流通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实现了全国互通,数字经济时代下消费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消费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消费者在购买某一样东西时所消耗的时间同样相对较短。由于无需现金支付,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在不断降低,更能在这一阶段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三是,有助于降低商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在传统的线下消费过程中,由于商品的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商品信息存在不价格、不透明化这一特点,进而导致很多消费者的欲望在逐步下降。传统的经济模式下,商品价格存在非透明化这一特点,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运输的便捷性不同,进而影响了不同商品的价格。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为统一,拥有相同的定价,使得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可以根据商品的实际状态进行比对,购买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商品,拉动终端消费,提高消费者自身的消费欲望。数字经济下商品本身的产品质量不变、不降低服务水平,同时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不同地区的产品,这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偏远地区而言同样可以进行复制和推广,既满足我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增强消费者自身的满意程度。对市场中的企业管理者而言,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以及消费的偏好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对不同产品进行分析,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升级[5-6]。
三、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效率提升驱动高质量发展
效率变革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前进的最重要动力。数字经济的出现不断地通过促进效率的提升,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这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效率提升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据信息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在经营消费的具体喜好。企业管理者结合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了解目前市场中所存在的需求量。企业在实际进行生产时,可以改变传统的先生产后销售的模式。通过先销售后生产的模式,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改善供需不匹配的情况,确保资源的使用效果得以提升。例如,根据网上以冰箱及其关联词搜索结果,关键词为不结冰,会除霜的频率较高,因此冰箱生产企业大力生产双门风冷机冰箱,产品设计根据大数据的搜索结果,主力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设计与制造捆绑,产销对路,有力减少库存积压。原材料采购上网竞价,降低原材料成本[7-8]。根据搜索与下单购买的比例预估,100个人搜索,会有5个人购买,因此冰箱生产企业率先将此型号产品运到潜在客户所在地,有的企业准确率可达92%,准确的信息处理,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仓储与批发功能下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了利润空间。
(二)生产企业对产品的交易数据和客户的交互数据进行分析
生产企业对产品的交易数据和客户的交互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实现柔性制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15~35岁的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消费偏好上升到了46%,购买国产数码产品的占34%,年轻人去品牌化,私人定制化消费增长强劲,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产品的定制化越来越普及,带动柔性制造的发展。通过对大量交易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哪些产品最受欢迎,哪些功能或特性最受客户青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改进和创新,并且通过对客户交互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使用习惯和反馈意见,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和提升客户体验,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不仅能帮助企业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还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此外,生产企业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分析结果来预测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从而提前布局和调整生产计划。
四、数字经济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实现信息及时传递与加工,促进集聚经济效益
借助大数据平台,数字经济帮助不同区域的生产加工者、服务者、消费者均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其有助于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动,实现市场一体化发展,充分地发挥出网络平台本身所具有的外溢效应,促进形成生产规模的经济效应[9-10]。例如,百度一天处理的信息量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量。数字经济时代下所产生的产品相比于传统产品而言价格更低,结合我国所具有的超大市场规模,既可以拓宽产品产量,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数字经济的发展使跨越地理界限成为现实,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信息可以实现即时传递和高效加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和处理效率,这种信息的快速流动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还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此外,数字经济还能够推动产业集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市场信息、技术资源和人才支持,从而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和产业链条,这种集聚效应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激发创新活力,而且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故而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数字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新的就业空间
基于技术进步角度以及市场中就业发展状态进行讨论分析,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中性论、互补论等一系列观点。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数字职业的大量出现,也说明数字经济对就业扩容而言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丰富了社会服务与管理手段,提高了社会管理效能,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兴动力。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多新兴的数字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广大的劳动者们开辟了全新的就业天地,劳动者积极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加大了对数字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和提升了其包容性,它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也为中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在线教育平台让许多优秀的教师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传授知识,远程工作也让许多员工可以在家中完成工作,有效地整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赵放,徐熠.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3(4):165-166.
[2]张雨格.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开辟破局之路的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23(24):75-78.
[3]梁霞.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3(24):103-106.
[4]尹西明,陈泰伦,金珺,等.数字基础设施如何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3(12):90-101.
[5]李荣日,毛愈钧,于迪扬.本质·价值·路径·取向: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体育产业现代化的逻辑铺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39(6):1-10.
[6]王昌林,李扬,吴晓求,等.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家笔谈[J].金融评论,2023,15(6):1-22+122.
[7]黄先海,高亚兴.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专利信息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3(11):118-136.
[8]江永.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探索新展望—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转型与展望:数字时代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纪实[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21):5-6.
[9]陈文.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中国服务贸易水平提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23(21):146-150.
[10]殷猛.中国式现代化下数字经济驱动畜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J].农业与技术,2023,43(20):165-16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