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在日本文学史上,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繁荣令人瞩目。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女性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女流文学的发展实在难以为继。然而,女流文学却依然蓬勃发展,引人瞩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平安时代女流文学得以兴盛呢?文章将从国内国外两个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文学情况,以及国外文化的影响,以解释女流文学兴起的原因。

  关键词:平安朝女流文学;女性作家;时代背景

  在日本文学史上,平安时期女流文学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一系列杰出作品。这里包括被称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的《源氏物语》作者为紫式部;最早的女性日记作品《蜻蛉日记》,作者则是藤原道纲母;以及日本古代三大随笔之一的《枕草子》,作者是清少纳言。[1]这些作品既题材多样,又展现了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高质量和独特魅力。尽管当时的社会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地位极为低下,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权拥有,但女性文学家们却能够以各种方式彰显自己的才华。例如,紫式部取名“紫”源自其创作中的女主角“若紫”,“式部”则是她在宫中的官衔;清少纳言则以自己父亲的姓氏“清”为名,加上她在宫中的职称“少纳言”;藤原道纲母则在生子后以儿子名字命名。

  平安时期女性地位极其低下,所以很难有机会接触文学。女性甚至不能到公立和私立的大学学习,只能在家里接受教育。[2]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就曾经提到:“扫兴之事”一条中就写道:“博士赓续得女。”翻译过来就是表示在博士的家中,如果只有女子出生,就会被认为是令人扫兴的事,因为才华横溢的博士,不能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后代,真是件令人遗憾的事。这足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之低,接触文学十分困难。但是这些女流作家展现了坚韧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华,为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尊卑有序的平安时代,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但女流文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现象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均为罕见。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下文将从国内外不同方面的时代背景影响对此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创作:文件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在确立研究目标后,通过参考和研究列出的参考文献,查阅平安时期女流文学作家作品以及相关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围绕平安时代女流文学进行深入研究。作者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将内容进行汇总,并且深入思考,分析得出平安时期女流文学兴盛的原因。

  一、国内背景

  1.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为女流文化兴起提供物质基础平安时代不仅是古代日本的一个繁荣时期,而且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该时期日本经济主要呈现出贫富差距加剧的特点。

  经济的繁荣为女性文化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平安时代不仅是古代日本繁荣的时期,也是经济蓬勃发展的高峰。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呈现贫富差距加剧的特点。作为经济的基石,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扩展,而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也更加繁荣。随着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日本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持续提升和农具的改进,使得农业产量更加稳定。随着中国宋代海商的到来,日本的海上贸易也得到了推动,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为女性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经济的进步保障了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和庄园领主制度的发展,为女流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日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农具的不断完善,农业产量相比于前一时期呈现出更稳定的特点。奈良时代,日本在当时唐朝的均田制影响下,颁布了班田收授(略称班田制)。班田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的需求,但是其有很大的弊端。日本人口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可以用于班田收授的田以及灌溉设施渐显数量不足。为了增加耕田的数量,律令制国家开始循序渐进地推行鼓励开垦荒地的政策。养老七年,朝廷为了进一步激发人们开垦新田的积极性,推出“三世一身法”,其内容主要是:如果开垦者在开垦的基础上还新建了灌溉设施,开垦者三代即可拥有新开垦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在进行修正后,这一法令被称为“垦田永年私财法”。“垦田永年私财法”规定,开田占地者要事先向国司申请,得到许可后才可以占地开垦。中央贵族、寺院凭借着自己的财力优势,与国司、郡司相勾结,占据大量未开垦土地,土地私有化更加明显。这也促进了庄园领主制的发展,为平安时期贵族生活的繁荣,奢华提供了物质保障,也间接地为女流文学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除了农业平安时期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以纺织陶瓷业为首,手工业发展十分显著。中国宋代海商无疑促进日本海上贸易的发展,中日交流又从前遣唐使时期十五到二十年一次变为几乎每年一次,这使得日本经济得到发展,中日交流更加频繁。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使得中国文化传入日本,为女流文学提供了更多参考素材。这些经济发展无疑是为贵族阶级的奢华生活提供了保证。

  在平安时期,贵族阶层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对物质和精神上的完美体验追求不舍。这种生活追求离不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贵族们的奢华生活、政治斗争以及恋爱故事也成了平安时代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
 

 
  2.政治方面:摄关政治的出现为女性提供了成才机会

  在平安时代,摄关制度得以形成。摄关政治就类似于我国的外戚干政。摄关制度可以分为“摄政”和“关白”两个方面。天皇年幼时,称之为“摄政”,天皇长大后,改称“关白”。当时摄关政治的代表就是藤原家族。

  藤原氏之所以能获得并长期垄断摄政、关白二职而统摄朝政于一族,最根本的原因是藤原家族本就是最大的高门望族,一直享受着高官厚禄,以接受“职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人口和财富,确立了藤原氏的经济基础。而另一个原因是藤原氏利用与天皇联姻打压其他贵族。摄关政治确立以后,天皇几乎都是藤原氏的近亲,或为其外甥,或为其外孙。因此藤原家族内部为了争夺权力都全力培养女儿。平安时代初期,日本开放地向中国唐朝学习,非常推崇汉文化。为了争夺天皇的宠爱仅靠美貌是不够的,因此家族内部都培养女儿学习汉文化。

  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摄关政治实际上客观地为贵族女性提供了接触和学习文学的机会。如果没有摄关政治的兴起,许多女孩不会有学习的机会,更不会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因此,在这样特别的环境下,平安时代涌现出众多才女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3.文化方面:假名文字的出现方便了女性文学创作

  假名文字是日本本土创造的表音文字,其中的“假”指的是“借”,“名”代表“字”。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假名”的含义是指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涉及其含义。[3]

  在平安时期之前,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汉字。在这个时期,日本人主要使用汉字来记录和书写日语,然而,由于汉字不是他们的母语,日本人很难用汉字准确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因此,女性在汉字草书的基础上发明了假名文字,这一创新不仅克服了书写方面的困难和不便,同时也为日本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当时男性却认不这么认为,这些男性贵族依然沉浸于书写汉字和创作汉诗之中,视之为荣耀。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平安初期,日本为了尽快发展,摆脱残留的原始形态,开始大胆地向唐朝学习,对中国文化实施了更加开放的政策。不仅仅是天皇,贵族阶级也争先作汉诗,当时可谓是一个国风文化的“黑暗时代”。但是,日本人民又如何用中国文字来传达日本独特微妙的情感呢?相较之下,假名文字虽然脱离了汉字的规范,却更能细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为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使得女流文学得以茁壮发展。在平安时期,假名文字被广泛使用。女性作家凭借假名文字更好的表达情感,将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这些女性作家们通过使用假名文字,摆脱了汉字的限制,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创造了散文文学的繁荣景观。

  4.社会背景:“访婚制”的特殊婚姻制度为女性提供写作素材

  在平安时代,婚姻制度采用的是“访妻婚”,即男子晚上到女方家中过夜,次日清晨匆匆离去,彼此都不需遵守婚姻誓约,也无需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据研究证明,古代日本的访妻婚最早源自朝鲜半岛,兴盛于大和时代,并延续至平安时代,直至12世纪随着武士政权的确立逐渐消失。访婚制度作为母系社会的遗产传承至平安时代,对当时女性的婚姻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当时接受过一定教育的女性都有更加先进的思想,她们备受这种访婚制度的折磨。然而,内心的忧郁无法排解,她们通过文章抒发自己的忧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流文学的兴起。

  受到访妻制度的影响,平安时代的女性大多处于不幸的婚姻状态中。[4]她们的文学作品往往源自自身的世界观和经历,为作品赋予了悲伤和忧郁的主题。例如,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就是一部以悲伤忧郁为感情基调的作品。出生于中下级贵族家庭的作者虽然嫁给了藤原兼家,但这时他已经有了多位妻子,而作者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有“母凭子贵”的地位,但当嫁给藤原兼家时,他的其他妻子早已与他结合,并生育了众多子女。藤原兼家并不对作者专一,尤其在有了儿子之后,他渐渐疏远了作者。这种情况凸显了作者与丈夫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这是源于当时盛行的访妻制度的社会背景。在日记中,她曾写到在夜晚听到丈夫马车经过家门时,整夜不得安眠。这些描述展示了作者对访妻制度的抱怨和对自身婚姻生活以及丈夫的不满。另外,《紫式部日记》中,紫式部也抒发了自己不幸婚姻所带来的忧虑。

  这些实例生动地展示了在访婚制度统治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作家们在现实婚姻的不幸和美好幻想之间的矛盾思考中,开始探讨命运的意义,引发了她们对其他女性,甚至整个贵族阶层命运的关注。这种思索推动了许多杰出女性作家的涌现,她们通过自己的经历进行广泛的、深刻的思考并且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因为她们有着类似的亲身经历,这才使她们能够创作出如此深刻的作品。

  5.文学方面:《土佐日记》为女流文学写作模式开辟了道路

  在平安中期,歌人纪贯之创作于935年的作品《土佐日记》以女性的视角记录了他卸任土佐守返回京都的旅途。这被认为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使用假名文字书写的日记文学作品。纪贯之是平安时代初期的知名歌人,也是著名的《古今和歌集》的编纂者,他才华横溢,人称三十六歌仙之一。
 

 
  当时,假名文字是克服汉文学障碍的重要突破,因为那时的贵族男性通常崇拜汉文化,使用汉字进行文学创作,而女性则更专注于和歌创作以及假名的运用,因此女性使用假名被戏称为“女手”。正如前文所述,汉字虽然优美,却并非日本本土语言,使得作者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相比之下,女性使用的假名文字更能够细腻地表达个人情感。在这种背景下,纪贯之的《土佐日记》作品是独具特色的。[5]作为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他不仅采用了当时女性通常使用的假名文字进行创作,更以女性的视角呈现整个作品,这在当时实属罕见。通过这种方式,他推广了国风文化,开创了假名日记文学的先河。

  在《土佐日记》中,与以往世家大族的男性贵族记录宫中政治事件、公家事务的汉文日记不同,纪贯之以更加细腻的情感表达脱颖而出。这种情感表达的深度离不开作者纪贯之的个人经历。他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生活在一个崇尚汉文化的时代,包括《文华秀丽集》等文化作品。同时,宫中贵族也效仿中国六朝诗风,纷纷创作汉诗。然而,随着755年的唐朝安史之乱以及日本与中国交往减少,日本国风文化逐渐兴起。纪贯之博览群书,精通汉文化,曾在和歌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后来担任宫廷职务,负责文书起草,同时编纂了《新古今和歌集》等著名作品。尽管在文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但他的仕途却曲折坎坷。对于纪贯之来说,诸多人生挫折和离别之痛,尤其是年幼女儿的去世,带来了重重的悲伤和孤寂。对于即将回京之时,他充满期待与欣喜之情,却也伴随着难以言表的伤感与失落。纪贯之在此时刻的心情复杂且交织。因此,他以女性口吻和使用假名文字的方式,创作了《土佐日记》。作品开篇便提及:“虽然男人写日记,我作为女子也想尝试一番。”通过虚构的女性主人公,纪贯之展现了更为情感丰富的艺术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也对后来许多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土佐日记》是纪贯之回到京都后创作的,因此采用回忆的形式进行创作。同样,后续作品如《蜻蛉日记》《紫式部日记》等也是以回忆过往事件为线索创作的。

  总的来说,《土佐日记》这样的作品,通过以女性为主角,运用假名文字书写,重点表达真挚情感的方式,为女性文学的崛起提供了有益范例。

  二、国外背景

  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学上也有许多交流,日本文学受到中国唐宋文化的深远影响。在平安时代之前,受“汉风运动”影响,日本一直向中国学习。随着桓武天皇的即位,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改革,并于794年迁都平安京,标志着平安时代的开始。在桓武朝至嵯峨朝期间,由于皇权集中,中国的礼仪和学问被重视以体现王权的庄严。据统计,在《源氏物语》中,有超200处的典故被引用。在作品开篇的“铜壶”中,作者引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平安时代最具汉文化修养的女性是《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之前,日本几乎没有随笔类作品,因此该作品可以视为随笔的开山之作。清少纳言经常在作品中引用汉文化相关书籍,其中引用最多的是《白氏物语》,高达23次。[6]例如,文章中对临琵琶的描写,凸显了作者对白居易《琵琶行》的借鉴。同样,紫式部等作家也受到白居易的影响,频繁引用白居易的诗歌。可以看出,《源氏物语》中最常引用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长恨歌传》,反映了作品受白居易影响之深远。

  由此可见,日本对汉文化的重视和广泛传播客观上促进了平安时期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对汉文学的理解和运用,女性作家们的作品变得更加丰富有深度,推动了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这种对汉文学的借鉴与创新为女性文学的繁荣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并非偶然,而是当时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文学等多方面时代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繁荣发展,为女性文学发展夯实基础。摄关政治的兴起客观上为女性学习文学提供了保证,而假名文字的诞生则使女性更方便地表达细腻情感。女性的特殊生活经历激发了她们创作的灵感,同时汉文化的传播为女性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纪贯之的《土佐日记》为女流文化兴盛提供了文学形式模版。

  参考文献:

  [1]糜玲.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繁荣缘由探析[N].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

  [2]姚一楠.浅析日本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繁荣的原因[J].青春岁月,2015.4.

  [3]王岩.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繁荣的条件与背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5.

  [4]刘冬梅.从《源氏物语》中看平安时代贵族的婚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15.

  [5]乔宇芳.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假名日记文学《土佐日记》[J].青年文学家,2013.11.30.

  [6]李晶晶.论白诗对日本平安朝女流文学的影响——以《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为例[J].家庭生活指南,2018.0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