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文章对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双减”政策推行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释放,为了保证学习效率的稳定提升,要做好教学设计与引导,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学习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促使学生积累大量素材,在指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其终身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教育;“双减”政策;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新课标的调整,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全面拓展。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以兴趣作为引导,文章重点研究的课外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促成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高段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现状

  (一)课外阅读的态度

  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态度表现为其对该学科的兴趣与情感意向,在课外阅读指导调查中发现,喜欢阅读的学生不在少数,累计接近50%,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较少,占有比例不到5%。通过对学生阅读态度进行调查发现,仅有少部分学生需要强化课外阅读指导,大部分学生均能按照教师的规划完成阅读内容,其中表现最为活跃的学生普遍成绩较好,个人学习习惯良好,整体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小。

  (二)课外阅读的内容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最基本的识字能力,思维相对活跃,对外界事物和新鲜知识内容的探索欲较强。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的重要来源,大部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积极性都相对较高。根据调查发现,最受欢迎的读物内容为小说漫画,其次是文学名著,最后是科普读物。大部分学生在读物内容选择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其充分的选择空间,一方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同时还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打造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

  (三)课外阅读的时间

  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设置阅读目标,并根据规划严格执行,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能够逐渐得到提升。在课外阅读指导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够每天参与阅读,总体上时间也相对充足,平均阅读的时间在30~60分钟之内,少部分同学能够坚持阅读超过一个小时,通常情况下学生更习惯在周末时间进行阅读,其次是在上学日晚间进行阅读。

  (四)课外阅读的环境

  小学生的自制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外部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极大,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能够减少其注意力的分散,学生能够在自我构筑的阅读情境中,更好地吸收知识。在阅读指导环境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阅读环境为图书馆或者是阅览室,其次是班级图书角,最后是在家。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当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分析

  (一)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渠道,鼓励学生精选语文阅读内容

  在“双减”政策推行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幅度减轻,由于严格限制了学科作业完成时间,学生的课后时间变得十分充裕。但同时在素质教育深化推进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变得极为重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拓宽小学生课外阅读渠道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5G网络的出现,阅读不再完全依靠传统的纸质传媒,通过智能客户端即可查询到想要阅读的作品,同时国内高新技术不断蔓延,所开发的阅读软件也非常多样,学生可选择阅读的渠道得到全面得到了延伸。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且身体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为了保护学生视力,还应酌情控制利用电子传媒进行阅读的时间,家长和教师也要对学生强化管理,在读物选择上鼓励学生精选语文阅读内容。

  小学高段学生虽然年龄与认知水平处于双向增长的状态,但是其生活经验十分有限,思维认知也依旧处在初级阶段。如果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对读物进行选择,会导致主观性和盲目性特征比较突出。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对自己选择内容不够了解,阅读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选择的内容对其个人成长不具有充分的引导性,比如,部分学生喜欢阅读的读物为言情小说等,可能会导致学生受到不正当观念的影响。为避免此类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择优而读、择善而学,在读书中获取知识与快乐。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督促学生高效利用阅读时间

  “双减”政策的全面铺开释放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课后时间变得充裕,但是用于语文学科学习的时间并没有大幅度增长,一方面是学生在时间观念的养成和时间的利用上还十分欠缺,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强。为了督促学生高效利用阅读时间,进而促进学生阅读效率提升。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要增加习惯养成和时间管理的渗透,首先需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计划,明确每天的读书时间与娱乐时间,并严格遵照自己设计的标准执行,在此期间教师要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以便于更好地监督学生。其次,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精力充沛,思维足够发散,但是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自制力偏差,因此也导致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提升速度较慢。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效率,使学生在参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指导形式从侧面对小学生学习激情进行激发,同时教师还应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学校对语文课外阅读的专注程度。

  (三)强化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取适合读物

  在新时期,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不应随意地推荐阅读书目,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同时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成长的特点,不能完全依照低年龄段的教学形式进行指导,根据对现有教学经验的总结,使得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形成统一的体系,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课外阅读指导体系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向,其一为深化学生对读书笔记的重视,其二为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

  读书笔记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和写作素材,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强化感情共鸣,使其写作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意识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后阅读指导中都需要将这种学习方法渗透到其中,在阅读素材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教师应把握好时机,鼓励学生进行文章写作,可自己创作或是对素材内容进行仿写,经过不断的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会逐渐得到强化。其次,在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记录的过程中,要帮助其找到符合自己习惯的方法,进而促进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也十分重要,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经验有限,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对学生的指导不足,导致学生在读物选择和时间配置上具有较大随意性。没有结合学生基础、兴趣和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在阅读目标设计上没有一致性,导致不同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成绩差异。为了全面统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进度,夯实其阅读基础,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与学生沟通的频率,通过全面了解学生,进而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教学与指导。

  (四)加强课内外内容的联动,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课内外内容的联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学习内容为基础,做好课外延伸,相关联性较强的知识跨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同时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学科素养。当前课外阅读教学的形式主要有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两种,为了全面提升指导的效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乐学爱学,教师要合理分配课内外阅读的时间。

  (五)加强家校合作指导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内外阅读氛围

  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双减”政策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全面保障教学质量,要做好家校沟通的协调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需要打造好书香校园,一方面要利用好学校的大环境,在校园装修装饰过程中,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地寻求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在合适的位置安装LED显示屏幕,可以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以及名人典故摘抄下来,在下课或者空闲时间将内容投射到屏幕上,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具体的内容变更和轮换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年级的需求,对内容做好调整。
 

 
  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虽然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背景之下,对教学时间的把控要更加严谨,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与此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写作素养、文艺素养、社会实践素养等等。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猜、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促使学生阅读兴趣得以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以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等阅读推广活动为例,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推荐,教师需要预估学生完成阅读的时间,在结束阅读后可选取合适的主题,让其进行演讲稿或征文写作。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建立班级群帮助教师与家长拉近关系,这样不仅便于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进而促进家长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能够为家长与教师沟通提供便利,有利于家长全面掌握孩子学习的整体情况。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可以采取家长伴读的形式,共享亲子阅读时光。教师需提前与家长沟通确定学生选择的书籍,并记录好学生阅读的方式,如纸质版或者是电子版书籍,同时要督促学生记录好当前阅读的进度、对自己认可和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进行摘抄,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并在此内容下做好批注,将个人感悟描述清楚。

  (六)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对自身角色定位加深认知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对学生的个人学习和终身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素质教育深化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品格的塑造,需以身作则对学生做好引导。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个人成长也需要漫长的时间。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效率提升,一方面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通过在校内讲公开课和课外与其他院校教学交流沟通,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当前大部分院校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非常重视,因此也积极组织了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同学生一起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于学生应当是怎样的角色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在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和新课标调整之下,对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认识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所处位置具有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首先需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体现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准备不同的阅读素材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自主进行选择,在课堂提问检验阅读效果的过程中,对文章中的内容人物进行提问,辩证分析,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逻辑架构。通过切实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和身心成长特征,能够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更好地启发学生,使其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视。在小学高段时期,引入课外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可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在阅读指导期间,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做好教学设计,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要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