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对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充分利用现代化学实验室和相关设备,将化学实验与理论相结合,逐渐增加实验内容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验分析总结能力等实施路径,旨在探究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向,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推动初中生学习化学学科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发展要求。
一、新课标理念下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课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配制、加热、过滤、沉淀等,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和总结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化学实验教学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相互合作、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二、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主体探究性意识不强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仍以教师作为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课程的过程中更多地处于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实验任务状态,缺乏自主探究的动机,对开展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不深入。学生仅按照教师给出的相应指示进行操作,缺乏对实验操作的深入思考和自主调整,实验操作流程呈现机械化状况。此外,初中化学实验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前置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接受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难以开展自主探究实验活动。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化学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均有所不足,缺乏对实验结果进行探究和总结的能力,仅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无法独立思考和探究化学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学生主体探究性意识不强致使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成为了单纯完成实验任务的教学步骤。
(二)实验与理论相背离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相背离的情况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实验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理论解释、实验与课本知识不一致、实验设计不合理、实验结果缺乏深入分析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过于注重实验操作或实验数据的获取,可能会忽略将化学实验同化学理论的结合,缺乏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和理论解释;同时,学生可能因过于重视实验操作过程,忽略了对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和分析,缺乏对实验结果的深入理解。另外,若化学实验设计不合理,则无法体现化学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导致化学实验结果难以有效地解释相应的化学理论,学生因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无法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导致化学实验结论无意义。
(三)缺乏现代化实验操作设备
现代化实验操作设备需投入大量资金,但部分学校难以承担大额的设备费用,缺乏化学实验教学操作设备,导致部分初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难以开展相关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此外,使用现代化实验操作设备需要专业的师资支持,教师在开展实验课堂期间若无法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设备操作,或者对操作技巧掌握不熟练,则极易导致实验失败或出现危险情况。因而,学校不但需要补足相应的化学实验操作,还需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化学实验教学队伍,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训练,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专业性。
(四)初中化学实验难度待加强
设计化学实验期间,受实验设备、试剂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初中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技能相对较低,学生对化学实验参与及操作的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更倾向于实验难度不高的化学实验活动。受以上因素影响,部分教师为呈现出易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化学实验活动,往往会调整实验难度,致使实验步骤简单,实验目的单一,只能得到一个结果。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期间虽然掌握了较为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步骤,但极易因实验难度过低或层次性不强,对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的挑战性和探究性产生影响。
(五)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不佳
受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化学实验时间较短,缺乏实验操作的经验和技能;学校缺乏单独实验技能培训课程;学生参与实验活动前并未认真阅读过实验指导书及相关教材内容,不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初中生在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期间,诸如操作不规范、器材使用不当、化学试剂混淆、实验步骤不清晰、实验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反复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时对初中生参与化学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定阻碍。
(六)实验分析与总结能力待强化
初中生在参与化学实验活动期间,需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其中包含了观察、推理、实验验证等综合能力。然而,在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因缺乏一定的实验经验及处理实验数据的相关经验,或化学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致使其对化学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的理解不深入,面对各类化学实验数据,只能简单地罗列其实验结果,难以深入分析出化学实验数据的背后规律,极易导致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课程后,其个人科学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不利于化学实验课程的高效学习。
三、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路径分析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通过实验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实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让学生自主组织实验并探究实验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此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的全过程,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个人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将化学实验内容同生活实际相联系,辅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的实际应用方法,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获取到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并学会根据实验结果对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注重实验与理论的结合
新课标认为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经过理论指导实验设计后,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此类问题和现象与化学理论的关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供相关化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现象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进行联系。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帮助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学实验相关设备
新课标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学实验室和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实验资源和学习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和应用知识。实际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学实验室和相关设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验原理。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采用相关化学理论知识做铺垫,引导学生对各项实验设备进行科学性操作,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注意安全防护,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帮助学生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机制,辅助学生掌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结果。
(四)逐步增加化学实验内容难度
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逐渐增加实验内容的难度,同时也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安排基础实验,让学生逐渐熟悉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随着学生化学知识的逐渐增加,教师可以逐渐增加实验的难度,安排气体收集、氧化还原反应等应用实验,使学生逐渐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基础实验知识技能后,教师可以安排化学分析、定量分析等综合实验,辅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待学生熟悉相关化学知识及实验操作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结果的规律等化学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逐渐增加实验内容的难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化学原理,不断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学生实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器材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等。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分步指导、细心观察、经验总结和多次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实验课堂上重点讲解实验操作规范,如仪器设备的使用、化学试剂的处理等,让学生能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步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辅助学生分析化学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实验结果与实验方法、实验条件等因素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分析能力。学生通过多次化学实验操作,可有效加强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度,从而全面提升个人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
(六)做好实验分析与实验总结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应该注重让学生做好实验分析与实验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供实验分析与总结的指导、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鼓励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实验分析与总结,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中应包含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开展实验方法的优缺点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化学实验数据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分析与总结期间,充分调动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要求其对化学实验报告进行撰写,报告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等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初中化学的实验分析与总结过程。
四、结语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创新。针对学生主体探究性意识不强、实验与理论相背离、缺乏现代化实验操作设备、化学实验难度待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不佳、实验分析与总结能力待强化等相关问题,教师应不断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更加贴近初中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学实验室和相关设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逐渐增加化学实验难度,通过分步指导、细心观察、多次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总结实验过程及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课程热情,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有针对性地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具备理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