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记忆和家庭的故事。这部电影有着鲜明的存在主义色彩,探索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呈现出对生命、死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米格尔是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小男孩,他热爱音乐,但是他的家庭却不允许他追求音乐梦想。在一次误打误撞下,他进入了“死者之地”,这一部分情节突出表达了关于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遗忘和记忆的矛盾与补救。米格尔想要回到现实中,但必须要得到祖先的祝福,这正是米格尔在电影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探究的过程中,米格尔发现了他祖先的秘密,这让他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米格尔明白了死亡和生命的真正含义,学会了珍视并尊重自己的家庭,也明白了生命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米格尔开始体会并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
一、存在主义基本观点
存在主义是20世纪欧洲哲学的一种流派,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个体和个人意义的存在。存在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内部寻找自由和意义,它基于人类存在的实际经验和自我感知,强调了个体自由、个人选择和决策、存在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等重要概念。
存在主义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法国哲学家马塞尔和海德格尔对现代理性及其漠视人类存在的问题的反思。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哲学小说《恶心》和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的出版,才使得存在主义真正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哲学流派,并受到了大众广泛的关注。
存在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它强调人类存在的实际经验和自我感知。存在主义认为,个体是通过直接经验,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或理论来发现世界的。个体的存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不可重复的存在。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个人有权做出自己的决策,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所控制,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这些会影响他们的决策。存在主义反对主观决定论,即人类的意识和选择受某种内在力量或外在力量的支配。存在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内部寻找自由和意义,而不是被外部规则所束缚。孤独为个体存在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一种负面的状态。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自由和决策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决策中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自由并不是无限的,因为它必须与其他人的自由和社会规则相协调。存在主义将孤独视为个体存在的一部分,个体必须面对自己的孤独和无意义,并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寻找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生命范围内发现和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主义表现出了一种对传统哲学和现代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它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内在世界中寻找自由和意义,来面对现实和死亡。
二、存在主义与电影的关联
(一)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探究
存在主义文学和电影,首先反映的是对人类存在的本质的探究,即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认知的局限性、自由和责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这一点在电影作品中最为突出。存在主义电影以表现社会上的阴暗面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为主,如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和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电影作品。
(二)对人性的解构
人性不是内在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以及被重新定义的,这一思想反映出人性在本质上是没有标准的,而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因此人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思想尤在朱塞佩·托纳多雷的电影作品中最为突出,尤其在其电影《天堂电影院》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该片讲述了小男孩托托在电影放映员阿尔弗雷多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电影导演的过程,以及他对电影和生活深刻的理解。通过托托的成长故事,影片展现了人性和情感的多样性,以及环境对个人选择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相较于传统电影,存在主义电影更为直接、生动,更注重影像和声音的传达,常常采用模糊、抽象的手法来表现人类的迷茫。在电影作品中更多体现为以快速剪辑和改变镜头等手法,来表现现代人内心的不安和矛盾。如吕克·贝松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镜头不时切换,既表现了杀手莱昂的孤独和悲伤,又把握了影片人物和场景的瞬间缩影。
三、存在主义下的《寻梦环游记》
(一)自我追求与传统的碰撞:米格尔的存在主义冒险
在电影中,主人公米格尔一直渴望成为一名音乐家,然而他的家庭却反对他的音乐梦想。米格尔为了追求自我价值,决定逃离家庭,寻找他所向往的音乐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米格尔遇到了埃克托,并与他一同踏上了一场跨越两个世界的冒险之旅。在旅途中,埃克托教给米格尔很多关于音乐和生命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实现。影片中埃克托教给米格尔的第一个道理是“为了成为自己,必须忠于自己”。这句话意味着即使遇到困难或遭到家人反对,米格尔也必须坚持追求他的音乐梦想。在电影的结尾,米格尔把这个道理付诸实践,向着自己追求的道路走了下去,并取得了成功。
此外,影片中另一个角色德拉科鲁兹提出的“艺术家的职责是为大家带来欢乐,而不是为自己的内心带来欢乐”。这个观点质疑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它暗示着艺术家必须为社会做出贡献。然而,德拉科鲁兹的内心是自私的,在影片结尾他的秘密被揭露后,其声誉和形象都受到了损害。相比之下,米格尔以音乐家的身份传承了家族的文化和传统,体现了自我实现的价值。自由意志是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强调人的选择是决定个体命运的根本。在电影中,米格尔的命运一直受家庭和传统的束缚。在他的家庭里,音乐是被禁止的,他被迫去学习家族的手艺。这些规则让米格尔感到非常愤怒,他坚信自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即使这意味着要违反家庭传统。
电影中的重要角色埃克托坚信自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他坚韧不屈的精神,让米格尔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激励自己,最终实现了埋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理想,这完美诠释了自由意志的观点。存在主义强调人类生命的无意义,这是影片的又一个重要哲学观点。米格尔寻找音乐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他需要面对各种失败、误解和挑战。这些困难让他产生了对生命意义的质疑,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家人不能理解和支持他的音乐梦想。埃克托也曾产生过对生命意义的质疑,他认为自己的音乐无法影响世界,因而对自己的生命感到失落。然而,在遇到米格尔后,他的思想被重新启发,他认识到自己的音乐对于米格尔有着深刻的意义,他的音乐激励了米格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揭示了无意义的人生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和交流产生有意义的观点。
(二)穿越生死的界限:个体自由与家族遗产的和解
“寻梦环游记”本身就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梦境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存在,可以带领人们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这与存在主义强调的个体独立和自由选择相呼应。死亡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存在,它使人们不得不面对生命的有限性和无常性。米格尔和他的家人通过了解祖先的故事,最终找到了家族故事的真相,这也正是存在主义主张个体必须面对生死和真相的态度。
电影中的死亡和记忆也具有存在主义色彩,米格尔通过一系列的冒险,最终发现自己的祖先是一个音乐家,也明白了祖先家族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挖掘出遗失的记忆,也体验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迷离和转换。存在主义强调真实与自由,米格尔最终选择回到现实世界继续他的音乐梦想,这也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
此外,许多象征和对话也体现了存在主义。比如,影片中的桥代表的是连接过去和未来、死亡和生命,这也是个体选择和生命意义的体现。祖先的死亡和死后的价值体现更是存在主义思想的精髓,这种思想强调人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通过体验和选择才能赋予其意义。在米格尔得知祖先的故事后,他的祖先才得以继续在世间存在,这也体现了对存在的追求和执着。
(三)逆流而上的选择:尊严、孤独与生命意义
自由意志是存在主义中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电影中米格尔面临的困境是他的家人极力反对他的音乐梦想。米格尔认为他可以通过音乐找到自我、表达自我并寻找亲人的赞同,而他的家人则认为音乐是毁灭家庭的源头,是不值得任何人为之付出的。这是自由意志的冲突:米格尔相信他应该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但同时,他必须面对外界的反对。通过探索自己的家族历史并在身份孤立的环境中努力生存,米格尔最终获得了自由意志的认同,并选择追随自己的音乐梦想。
存在主义的第二个主题是尊严。家族对音乐的禁令不仅限制了米格尔的自由,还压抑了他表达才能和自我认同的权利,从而间接削弱了他作为个体的尊严。面对这样的家庭对立,米格尔依然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重拾自我价值和尊严。他没有屈服于家族的禁令,而是借助自己的坚韧不拔和音乐才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了勇气的典范。同时,他也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祖先的尊严,这不仅加深了他对家族传统的理解,也巩固了他生存的意义和自我认同感。
存在主义的第三个主题是孤独。存在主义者将孤独视为人生的常态之一,这种孤独体现在个体与周围社会和其他人之间的隔阂中。米格尔因为他的音乐梦想与家人的期望不一致而孤独,他需要通过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创造出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
生与死的主题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米格尔需要面对生命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他必须在从人间到彼岸的旅途中,接受死亡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还要把握生命的美好。对米格尔而言,生命意义的最终实现在于将音乐的希望带到他祖先的世界,为他们的生命和记忆注入新的意义和生命力。
四、《寻梦环游记》与现实的联系
(一)思想与现实
自由意志是《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最为显著的体现。米格尔的家族禁止音乐,但他却渴望能够成为一名音乐家,他没有因为外界的压力和偏见而放弃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勇气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亡灵世界的自主选择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也反映了自由意志与当代社会现实的关系。亡灵们必须通过亲人的供奉才能回到人间,但是作为有意识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选择,有的因为不满意自己的人生而选择了离开,有的则放弃自己的追求,选择了妥协和顺从,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自由意志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当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许多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就像电影中的亡灵们一样,我们也必须面对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米格尔最终与家族和解,实现了个人追求并得到了家族的理解,这凸显出自由意志与传统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和谐共存的可能性。电影中表现出的并不是拒绝传统,而是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尊重和接纳传统价值观,实现自我认同与传统观念的和谐共处。在当代社会中自由意志与传统价值可以和谐共存,这需要我们在自由和传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尊重传统、尊重自由。
主人公生活在一个既有现代化元素又深受墨西哥传统文化影响的城市,其家族深信祖先的传统文化,并保持着家族的价值观与文化传承。影片明显地强调了家族纽带的重要性,米格尔所面临的挑战也经常在家庭的支持与理解中找到解决之道。通过展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庭的重视,影片突出了尊严和敬重的价值——这些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中显得尤为重要,提醒人们不忘初心,珍视文化与家庭的力量。其次,电影中的尊严还体现在对个人梦想的支持与推崇上。在电影中,米格尔的长辈认为自己的家族被音乐诅咒了,因此强烈反对其追求音乐,担心这会重演家族出现裂痕的往事。但即使面临家庭阻力,米格尔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偷偷参加音乐比赛,追求心中的热爱。在亡灵国度的冒险中,他遇到了祖先埃克托,他的鼓励为米格尔的音乐梦想提供了支持。这种对个人梦想的认可和鼓励,体现了影片中对尊严的尊崇,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支持与理解一个人的梦想同样是一种重要且时常被忽视的行为。米格尔在亡灵国度中遇到了已故的祖先,了解了自己家族的故事,同时也明白了死亡对于生命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米格尔学会了拥抱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家族的文化遗产,这是他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他的这种成熟,是对家族历史的认同和对生死循环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其对生命的深刻尊重。在接纳祖先去世的事实时,米格尔展示出超越其年龄的智慧和勇气,这些品质在当代社会中尤为珍贵,它们促使我们对生活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并提醒我们尊重过去、珍视当下以及勇敢面对未来。这样的体验,尤其就尊重每一个生命阶段的独特价值而言,确实为当代社会所稀缺,但却备受推崇。
米格尔的音乐梦想在家族中并不受到支持,这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他在追逐音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朋友,他们鼓励米格尔继续追梦。但这些朋友的出现都是短暂的,他们的离开带给米格尔更深的孤独感。他需要面对自己的孤独和疑惑才能理解家族传统的真正含义。影片中主人公体现出的孤独感还反映出当代社会现实中快节奏的生活、竞争激烈的工作、缺乏社交机会的生活方式等,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孤独感。电影中的米格尔虽然能够通过音乐找到归属感,但是他也需要面对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孤独和痛苦,特别是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冲突和分歧。这些情感和现实问题也是当代社会中许多人所面临的问题。
米格尔的成长过程表明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才能够真正认识到梦想对于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同样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死亡不仅是终点,更是看待生命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命,更加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影片中的亡灵国度反映了当代社会现实,在这个国度中亡者依靠活着的人们的记忆和传承得以延续,这种方式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珍惜。现代社会强调快速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经常被视为过时和无用的文化。然而,影片中的亡灵国度提醒我们,正是由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才得以坚固存在。
(二)面临与追求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面临自我认同和生存意义的问题。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自身带来的压力都会令人感到困惑和迷茫。电影中米格尔的家族禁止成员从事音乐事业,这种限制令他感到困惑和失望,却也激发了他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陷入和米格尔一样的困惑与挣扎中,只有通过勇敢的探索和尝试,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追求,都应该勇敢地倾听自己的内心,并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要被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所限制,要勇敢地追求和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人们经常因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米格尔的祖先教导他,人类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美好。
在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构建的规范网中,个人的潜力和价值常常受到无形的限制。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米格尔在亡灵国度的体验象征了一种突破限制的自由表达,这种解放允许他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天赋和个人理念。现实生活亦需寻找突破传统束缚的途径,以便个体能拓宽思维边界,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综上所述,人的存在远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更关键的是要寻求自由与内在价值的解放。我们应勇敢地追问自我存在的意义,摆脱制约,充分发掘并实现个人的潜力和价值。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