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17世纪初期,英国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时期对艺术、文学和音乐的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文艺复兴的思想强调对古典时代的研究和重拾古典艺术的价值。这篇文章主要研究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特别强调了亨利·珀塞尔的歌剧作品。通过研究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了这一关键时期音乐表达的演变。围绕亨利·珀塞尔的音乐作品,对《狄多与埃涅阿斯》、凄美的《狄多哀歌》等重要作品进行详细分析,阐明了珀塞尔对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歌剧领域的深远影响,展示了他独特而持久的贡献。

  关键词:声乐;歌剧;巴洛克音乐;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亨利珀塞尔

  一、17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巴洛克音乐在宫廷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宫廷成为音乐创作和演奏的中心。音乐在宴会、庆典和其他社交场合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贵族提供了社交娱乐的方式。

  查理二世的复辟为宫廷文化和音乐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君主制度的稳定使得宫廷成为巴洛克音乐繁荣的场所,它在政治上的恢复直接影响了文化和艺术的复兴。复辟宫廷是社交和娱乐的焦点。音乐在宫廷社交场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宫廷成员和贵族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加强了社交联系。音乐在宫廷礼仪和正式仪式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贵族的赞助推动了音乐家的创作活动。许多贵族雇用了专业的音乐家,成为他们的宫廷音乐家,为贵族家庭创作音乐并在私人场合演奏。与此同时,宫廷音乐不仅仅是为了社交和文化的欢愉,还被用作政治表演的一部分。

  在这一时期,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变革塑造了英国巴洛克音乐的独特风格和发展轨迹。音乐在复辟宫廷中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社交、文化和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时代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
 

 
  二、亨利·珀塞尔:生平和音乐贡献

  (一)传记和艺术背景


  亨利·珀塞尔是英国巴洛克音乐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歌剧、室内乐和键盘音乐。他1659年出生在伦敦。他的父亨利·珀塞尔是查理二世时期的一名音乐家,这使得亨利在音乐环境中长大。在他成年后,珀塞尔成为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宫廷的音乐家。亨利·珀塞尔是英国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声创新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而著称。他在音乐中巧妙地融合了英国传统和欧洲巴洛克风格,创造出了具有个性和深度的作品。

  (二)独特地位

  亨利·珀塞尔在当时的英国音乐领域占据了独特且备受尊敬的地位。在那么多作曲家涌现的时期,他到底独特在哪?

  珀塞尔是个十分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作品的和声语言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他引入了大胆的和声进行和令人惊艳的不和谐音,为他的作品增添了情感深度。他对半音音程和富有表现力的和声的运用使他在同辈中脱颖而出,这点在本文讲到的作品“狄多的挽歌”中就有所体现。同时,珀塞尔善于创作表现力强烈而动人的旋律,这也为他的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他通过旋律线传达复杂情感,使他的作品更具深度。

  总的来说,亨利·珀塞尔在17世纪英国音乐领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于不同流派的多样性和创新的和声语言,能够结合英国音乐传统进行整合。以及敏锐地捕捉到他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政治精神并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因此,他的作品可以称之为英国巴洛克音乐的基石,并延续至今。

  三、歌剧作品《狄多与埃涅阿斯》的具体分析

  (一)歌剧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巴洛克时期英国的歌剧发展深受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影响。英国的音乐艺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话剧艺术和假面剧艺术为基础,综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

  而《狄朵与埃涅阿斯》正是巴洛克时期英国歌剧最具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作品。这部歌剧以古代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为基础,讲述了女王狄多与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将古典文学引入音乐剧场,在当时体现了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也为后来的歌剧创作开辟了方向。这部作品着重强调了情感的表达和戏剧性,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新颖的音乐手法。通过音乐和表演共同传递复杂的情感,从而吸引了更为广泛的观众。

  狄多女王是歌剧中的女主角,她的形象和情感深度为当时的歌剧作品增添了独特的元素。歌剧通过狄多女王的悲剧命运,呈现了对爱情、忠诚和牺牲的深刻探讨,使角色更具现实感和情感共鸣。这部音乐作品通过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呈现,实现了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这种融合使得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深厚的文学内涵,使作品更有深度且更具艺术性。

  (二)歌剧关键场景的主题分析

  我认为《狄多与埃涅阿斯》有两个非常特别的关键场景。第一个是狄多女王的垂死瞬间。这一场景聚焦于女主角狄多女王的垂死瞬间,揭示了爱情、牺牲和命运的主题。通过悲怆的旋律和抒情的歌唱,表达了狄多女王对爱情的深情厚谊以及她在临终时的感受。

  第二个场景是埃涅阿斯的告别。这一场景表现了男主角埃涅阿斯对狄多女王的离别,涉及了爱情、责任和命运的主题。音乐则是通过激昂的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唱腔,突显了埃涅阿斯的内心矛盾和离别之痛。
 

 
  四、深入探究《狄多的挽歌》

  (一)结构和音乐元素


  说“Dido’s Lament”之前,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巴洛克时期歌剧的声乐作品风格特征。首先是节奏的工整性,在巴洛克时期的歌剧中,在完整的乐段结构中都包含有精准的节奏。节拍一旦以某种起拍后,自始至终都须保持这一稳定节奏,决不允许随意抢拍或拖拍等,必须保持工整严谨的巴洛克音乐的庄严风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咏叹调中的AB段落对比中,也要注意在速度上要保持在稳定的巴洛克音乐步伐内,除非有作曲家明确标注外,否则不能出现非常强烈的对比。

  其次是声乐作品的伴奏。“数字低音”是巴洛克时期歌剧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追求线条的旋律和清晰的低音,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声乐作品几乎都用和弦伴奏织体来达到与旋律和节奏的同步,最终使音乐的形象更加鲜明。Dido's Lament("When I am laid in earth")from the opera Dido and Aeneas也正是如此,The ground bass opening"Dido's Lament"forms a chromatic stepwise descent over the interval of a perfect fourth,the chromatic fourth。这使得作品听起来色彩非常的暗淡,情感的描绘和表达也更加深刻和忧伤。

  这部作品:狄多的挽歌(Dido’s Lament)。它通常是以降E小调(E minor)演奏的。这个调式也为它赋予了深沉、悲伤和庄重的音乐色彩,与歌剧中狄多女王的悲伤情感相呼应。我们知道,E小调常常被用来表达哀伤和深情的情感,因此在这首挽歌中,这个调式被巧妙地运用,为作品赋予了感人至深的音乐氛围,也体现了作曲家巧妙的构思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狄多的挽歌是歌剧的最后一场,发生在女主角狄多女王准备自杀的时刻。这个位置也就决定了挽歌的音乐结构需要展现戏剧性高潮和深沉的情感。

  狄多的挽歌采用了常见的三段结构,也就是A-B-A结构。

  A段:开始于“When I am laid in earth”,表达狄多女王对生命的结束和对埃涅阿斯的离别。

  B段:中间部分“Remember me,but ah,forget my fate”,表达狄多女王对后人的愿望和对被遗忘的渴望。

  A段重复:回到A段的重复。我们知道,音乐中出现的任何重复都不会只是简单的单一的音符表面的重复,尤其是在歌剧作品中,尤其在咏叹调中,它一定是为了情感表达而服务的,通常都是为了让情感表达更有层次,从而更加深刻。我们知道,学习表演是学习一门技术,但是一场好的表演一定是打动人心的情感交流。这部作品也正是如此,它听起来有教堂般的庄严和肃穆,又有濒临死亡的心碎和绝望,又有为爱放弃一切的义无反顾。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

  当然弦乐团的演奏在挽歌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珀塞尔通过巧妙的弦乐编曲传递了深沉的悲伤。这首作品开头部分弦乐团给的几个音已经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这非常重要,它像一个基石,牢牢地扎在观众的心里。珀塞尔通过巧妙的变化,例如音色、弦乐伴奏等创造了多层次的音响效果,使挽歌更具表现力。挽歌的高潮部分体现在A-B-A结构中的A段重复中,此时狄多女王表达了对埃涅阿斯的深深的爱和无尽的痛苦。音乐在最后渐弱,与狄多女王的生命逐渐消逝相呼应,最终以宁静的音符结束。

  狄多的挽歌这部作品也以其深情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亨利·珀塞尔作品中的巅峰之一,也展现了巴洛克时期歌剧的精湛技艺和深沉的戏剧性。

  (二)文本分析和文学影响

  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取材于古代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是由罗马诗人维吉尔创作。巴洛克时期的歌剧选材以希腊神话为主。狄多的挽歌作为歌剧的一部分,也正是结合了这个古典的文学背景,同时也呈现了古典文学的深刻影响。

  狄多的挽歌正是借鉴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悲剧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歌词中对爱情的深刻描绘和对命运的无奈回应都反映了古典悲剧传统中常见的主题。

  狄多女王的独白和内心独白在形式一定程度地受到了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影响。这种表达方式使她的角色更为深刻和个性化。我时常觉得,艺术需要的是死了的神。所以创作者通常把死亡作为艺术表达中情感表达的极致。只有生命的结束,才可以称之为悲壮的史诗。结束才让人惋惜,破碎的悲剧才让人感受到灵魂的深刻,而非浅显虚浮。

  从部分歌词来分析狄多的挽歌。歌词以“When I am laid in earth”(当我躺在大地之中)开篇,直白清晰地展现了狄多女王即将面对死亡的沉痛主题。中间部分包括“Remember me,but ah,forget my fate”(记得我,但啊,忘却我的命运),表达了狄多女王对后人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她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无奈。反复出现的“Remember me”也被多次变奏,通过不同的音乐处理来突显狄多女王对希望能够留下记忆的强烈渴望。

  珀塞尔巧妙地将音乐与歌词融合,通过旋律、调性和音色的变化,增强了歌词表达的情感深度。狄多的挽歌的文本充满了深情、哀伤和对命运的无奈。歌词通过对爱情、死亡和记忆的反复探讨,为歌剧中狄多女王的角色注入了深刻的人性关怀,使这首挽歌成为巴洛克时期歌剧中的经典之作。

  (三)情感共鸣的音乐表达

  狄多的挽歌是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一首作品,这些沉重的情感以及深刻的艺术表达会让人产生很多思考。当然引起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不单单只有其感性表达的那部分,艺术作品的感性是由无数理性的细节堆砌而成的。

  前面分析的调性选择、旋律的走向、音乐动态和表现力的变化、管弦乐的铺垫、歌词和音乐的完美融合、高潮部分的极致表达以及结尾处的静谧收场,都是通过理性的音乐创作手法来达到感性的艺术呈现。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哪怕是一幅平整的画,但它带给我们的内涵和意义一定是多样且立体的。音乐作品的诞生是基于许多因素创作出来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时代的产物,可以称之为作曲家的孩子,也可以称之为后来研究者的重塑。但归根结底,它们都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世界的一个途径。我们从中感受美,欣赏艺术,洞悉其中蕴含的哲学,从而产生自己独有的情感共鸣,也学会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

  五、17世纪英国巴洛克歌剧

  (一)英国巴洛克歌剧的发展与演变


  英国巴洛克歌剧的发展起步于17世纪中期,受到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影响。然而,英国歌剧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其中珀塞尔的作品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珀塞尔在他的歌剧中广泛运用合唱,为英国巴洛克歌剧注入了更加集体和戏剧性的元素。加入合唱后,使作品的音响效果更加庄严恢宏。尤其是他的歌剧中的合唱部分,如《狄多与埃涅阿斯》中的合唱,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强调了群体性,还在情感和戏剧发展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如此,他还在歌剧中融入了大量的舞蹈音乐,这一特色也是英国巴洛克歌剧的显著特点。他巧妙地将舞蹈元素融入剧情中,为歌剧增添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也增加了很多看点,使作品表达的形式更丰富多样。

  通过他的音乐,珀塞尔成功地表达了戏剧性的情感和人物内心的矛盾。他的音乐不仅仅是为了演唱,更是为了传达角色的情感、剧情的发展,以及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入刻画。珀塞尔的歌剧中常常选择英国文学作为题材,如本文研究的《狄多与埃涅阿斯》就源自英国文学中的经典故事。这种选择使得他的歌剧更具本土特色,与英国的文学传统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二)珀塞尔对这一流派的独特贡献及对后来英国歌剧作曲家的影响

  亨利·珀塞尔对后来的英国歌剧作曲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珀塞尔广泛运用合唱,使合唱成为英国巴洛克歌剧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传统在后来的英国歌剧中得到延续。珀塞尔常常选择英国文学作为歌剧的题材,这一传统在后来的作曲家中得以继承,这也非常有利于英国本土文化的保留和发展。

  同时,他擅长通过音乐来表达戏剧性的情感和人物内心的矛盾,这也影响了后来英国歌剧作曲家,使得英国歌剧在音乐语言上更加丰富和深刻。亨利·珀塞尔的创作为英国歌剧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音乐风格、戏剧性表达和对本土文学的热爱对后来的英国歌剧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成为英国音乐传统中的巅峰之一,为后来的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结语

  这篇文章大概介绍了亨利·珀塞尔这位作曲家以及他的歌剧作品,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他及其作品对17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17世纪英国的巴洛克音乐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这一时期也就是从1600年到1750年,音乐上的创新和变革非常显著。

  宫廷成为音乐艺术的重要场所,王室对音乐的赞助推动了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国王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时期,法国舞曲和意大利歌剧等风格在宫廷中受到欢迎,这种国际化的风格影响了英国音乐。17世纪晚期,英国音乐剧开始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见证了歌剧和音乐剧这种结合音乐、戏剧和舞蹈的艺术形式的发展。本文研究的亨利·珀塞尔的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综合上述讲的17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我们了解了在这一时期的英国巴洛克音乐的发展不只是单一的某一歌剧作品的改变和发展,而是渗透在艺术形式的方方面面。歌剧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从中窥探和学习很多,以小见大。通过对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以及咏叹调“狄多的挽歌”的研究,我们发现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全部集中体现在此。因此珀塞尔对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歌剧领域的深远影响,展示了他独特而持久的贡献。所以我认为亨利·珀塞尔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也揭示了这一关键时期音乐表达的演变。当然,也对我们研究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此主题来研究的原因。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在歌剧史乃至音乐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但产生了多位耀眼的作曲家,并创作出了浩如烟海的划时代的歌剧巨作,促进了歌剧的繁荣和发展,并为后期音乐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对这一时期的歌剧进行更为详细的梳理、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歌剧工作者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Price Curtis Alexander.Henry Purcell and the London stage.Cambridge Cambridgeshire;New York,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Boyden,Matthew,Nick Kimberley,and Joe Staines.The Rough Guide to Opera:London:Rough Guides,2002.

  [3]Carter,Tim,and John Butt.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eventeenth-Century musi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4]Harris,Ellen T.Henry Purcells Dido and Aeneas.Oxford:Clarendon,1989.

  [5]Heller,Wendy.Music in the baroque.New York:Norton,2014.

  [6]Hill,John Walter.Baroque masio:Music in western earope,1580-1750.W.W.Norton&Company,2004.

  [7]Hill,John Walter.Baroque music:Music in Western Europe,1580-1750.Norton,2005.

  [8]Kapilow,Robert.All you have to do is listen:Music from the inside out.Hoboken,NJ:Wiley,2008.

  [9]Keates,Jonathan.Purcell:A Biography.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6.

  [10]Palisca,Claude V.Baroque music.Prentice Hall,199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