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尤其是教师在传统英语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对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使传统英语教学的环境能够有效打破限制,从而更好地应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挑战。高阶思维能力在综合性能力中主要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使英语技能水平的有效提高。为此,本文针对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提出探讨。
1.分层校学,深化理解
班级中的学生都是个体的存在,每位学生都是独立且具有独特性。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包括英语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模式都会存在差异性。对此,初中英语故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创设分层问题展开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丰富学习体验,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散思维,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实际的英语问题,加深在英语阅读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故师通过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分层校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和探究英语知识。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2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故师可以提问学生日常在家中与父母是如何相处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击鼓传花”的小游戏,手里拿到游戏物品的学生需要用英语口语的形式流利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并且将与父母相处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阐述清楚。在接下来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班级学生注意观察英语文章中主人公是如何处理矛盾的,及时梳理和掌握其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句子时,首先需要挑出一些极具特色的英语句子,然后根据英语句式结构的难易程度做好分类,将简单的英语句子写在纸条上放进一个筐中;另一部分比较难分析的句子也写在纸上,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自主选择抽签,完成英语句子的结构和知识内容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找寻适合自己的英语练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效。而在英语句式结构讲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由简单句式结构走向复杂句式结构的过渡,而不是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只注重复杂句式结构的讲解,故师这样做往往会使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得到较好的巩固和完善,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故师通过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程度的差异性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阅读学习基础,促使英语学习成效地快速提升。
2.读写结合,发展思维
读是写的基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注重学生英语阅读技能水平和写作技能水平的同步提高。而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工作中,读和写的有效融合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英语语筒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寻找读写之间的契机,通过设置适当的且具备较强挑战性的读写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将思考与交流实现具体化,将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智慧火花转化为清晰、流畅得体的语言文字。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是一个不断升华英语思维能力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英语表达、阅读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的水平。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1 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有关描述人体外貌特征的英语形容词词汇,学生在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人体外貌的描述有关,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其学习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故师在确保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基础的英语词汇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简短的英语阅读训练,如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上台进行英语口语对话,两名学生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出班级中一些学生的外貌特征,或者是穿衣打扮的风格。故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有效报炼学生的胆量,敢于运用英语的口语表达进行语言交流;又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英语词汇和句式结构的实际运用,增强英语的阅读技能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故师还需要将英语的读与写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英语的读写能力实现同步提高,如在英语语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讲解完语篇内容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习的英语句式和掌握的新词汇,进行即兴的改编,将英语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换成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如班级学生、父母亲戚、历史上的名人等等,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英语小作文。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将英语的读与写做到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英语语篇文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积累英语句式结构和英语词汇,并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扩大想象空间,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3.思维导图,语篇意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借助这样一个有效图形工具将英语知识结构化繁为简,将冗杂的文字信息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知识内容更加具体和简洁,这样学生在识记和理解上也能够更加便捷。在英语语篇阅读的理解上,思维导图能够以整体的角度将学生带到英语文章的阅读中,使其能够不断地强化语篇意识,并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挖掘知识内容,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实现英语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2 It’s a nice day,isn’t it?”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新词汇以及新句式进行较好的理解和识记,并在反复的训练中实现较好的掌握,然后加以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在模块A语篇“Full Moon,Full Feeling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知识的掌握程度向学生提问。在提问之前,教师可以以语篇的知识内容为基础设计一个不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便需要发散思维,根据教师的提示以及对英语语篇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对思维导图加以完善和利用。在此过程中,教师板书的思维导图要注意用英语句式结构呈现,在根据思维导图内容设置问题时教师同样也需要注意用英语表达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已知的知识内容转化为用英语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完善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注意英语句式结构的准确性,以及使用词汇的恰当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思维导图还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有关中秋节的习俗或者传说,继而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运用更多句式结构和英语词汇,实现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熟悉有关该篇英语阅读理解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能够使语篇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促使学生建立较强的语篇意识,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复习来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内容预测,发展能力
在一篇英语文章的阅读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文章知识内容的脉络梳理。因此,根据文章的开篇内容或者是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运用文章的标题或者是相关联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探寻和预测英语语篇内容中即将出现的关键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将零散的信息集中化,做好分类整理,方便后期的文章脉络梳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在培养学生英语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4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文章中的题目直接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learning method?”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方法的分享过程中,接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根据标题文章的内容预测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内容与什么有关,学生在短暂的讨论后需要依据文章题目提出一些质疑,或者是通过粗略浏览单元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中教材提供的英语语篇阅读理解的内容时,同样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题目进行内容预测,学生在此过程中便能够产生疑问,如文章中主要人物遇见了什么类型的学习问题,他在哪一个学科方面遇见了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揣测和提问,促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在梳理整篇文章知识内容和重要脉络的时候也会更加便捷;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探究和阅读学习,对文章保持一定探究兴趣的同时能够缓解知识容量不足带来的压力。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文章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主次衔接,严密思维
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文章知识脉络,并在梳理脉络的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线。清晰明朗的主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串联英语文章,学习和掌握其中的英语知识,促使学生更快速、更全面地阅读英语文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英语文章的体裁,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情节、写作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究,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主线,发展严密的英语阅读思维能力。
例如在九年级Unit 3中语篇“Stonehenge—Can Anyone Explain Why It Is There?”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准确把握英语语篇内容中脉络结构,才能够更好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文章中的知识内容,完成主次结构的层次分析。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电子设备给学生播放有关“Stonehenge”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该语篇内容是用怎样的结构进行描写的,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从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思考。接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和精读,在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文章结构的知识内容设计有效的提问,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中知识内容之间关联的部分,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知识脉络,从各个角度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度分析。学生在梳理知识内容的时候,通过主次的衔接快速掌握文本知识,同时能够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巩固和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
6.总结
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善于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趣味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和探索英语知识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并在教学的时候注重读与写的结合,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发散思维,展开想象空间,实现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