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主题意义,教师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时需注意遵循主题性、整体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以发挥主题意义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的融合优势。基于此,文章以提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主题意义探究为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切入点,浅谈主题意义探究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要求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主题意义;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元主题意义能将单元内部的知识点、语言技能和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单元整体教学则是指教师将一个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将单元主题意义融入单元整体教学中,能辅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充分认识到主题意义探究与单元整体教学的紧密联系,以提升教学质量。

  一、主题意义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

  (一)优化教学结构,提升单元教学效率


  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环,能进一步优化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的结构,提升单元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以主题意义为探究对象或单元教学线索,能增强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将单元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其次,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能搭建以探究主题意义为人文教学主脉、以多元语用情境为单元教学支脉的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形成结构清晰的单元整体教学计划,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率。通过明确的主题,教师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这样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主题意义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保障。在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习得重点语言知识,还能够了解与主题相关的中外文化,从而增强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同时,主题意义探究也需要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促使其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获得同步发展。由此可知,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题意义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

  (一)主题性要求:明确单元主题意义


  主题性要求是指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需要强调单元,通过设计主题、导入主题、探究主题、分析主题、拓展主题等方式,创设以主题为单元教学线索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基于主题性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主题意义。这里的主题意义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时代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主题性要求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有助于搭建明确的教学框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整体性要求: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还需要遵循整体性要求。教师需结合单元主题意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单元主题与知识内容的整合过程中,教师需注重知识点的衔接和教学情境与目标的过渡,以确保单元整体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1]。

  三、主题意义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包含对单元主题情境的探究、对主题意义的讨论、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和主题探究评价的反思。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创设与单元主题相关联的教学情境,既要强调单元的人文主题,又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单元主题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主题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创设融入生活场景和现实意义的语用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英语知识。指向单元主题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中感受、体验和运用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依托主题情境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后续的深度学习打好基础[2]。

  如在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8“We're Twins”的教学中,本单元情境话题围绕“twins”展开,要求学生能结合“Who is...?”“He/She is...”等句式展开有关双胞胎的话题交流。对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关于双胞胎的生活化情境,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双胞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照片和视频,使学生对双胞胎产生兴趣,进而引入本单元的主题“We're twins”。在这样的主题情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如brother,sister等词汇。由此可知,基于单元主题意义创设主题教学情境,能在单元整体教学之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二)开展主题讨论,活化学生学习思维

  在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开展指向主题的话题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话题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在组织主题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活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指向单元主题的话题讨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发展[3]。以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Whose Dress Is This”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与穿戴有关的词汇,能运用“Look at my...”“It's too...”等句式对他人的服饰穿戴进行评价。根据该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围绕“时尚与穿着”的主题组织一场话题讨论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What kind of clothes do you think is fashionable?”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接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就“时尚与穿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话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讨单元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提出“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importance of wearing fashionable clothes?”等问题。通过上述指向单元主题意义的话题讨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意义,拓展英语思维。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创设基于主题意义的话题讨论活动,能有效活化学生的主题意义探究思维,为学生分析主题意义、评价主题意义、拓展主题意义提供新的视角。

  (三)设计主题活动,落实能力培养目标

  设计主题活动旨在依托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和人文主题的意义,为学生设计指向单元主题意义的趣味活动。活动的设计需遵循结构化、趣味性等原则,紧密围绕单元主题,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此外,教师还需注重活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从而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4]。
 

 
  如在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housework”,要求学生掌握“clean the car”“make the bed”等短语,讨论与“housework”有关的话题。据此,教师可以创设如下基于主题意义的实践活动。

  活动一:家务分工活动。请学生设计一张家务分工表,在完成家务劳动后,用英语描述自己完成的家务,如Clean up,wash dishes,wash clothes等,并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劳动过程。

  活动二:家庭情景剧活动。要求学生自由分组,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创作家庭情景剧,并在课堂上表演。

  活动三:家庭调查活动。让学生回家后采访父母,了解家庭中的家务分工情况和父母对于家务的看法。学生需要用英语记录采访内容,并在课堂上分享。

  上述主题活动的设计紧扣本单元的能力培养目标,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及实践创作能力等。通过体验上述主题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见,基于单元主题意义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四)实施主题评价,增强单元整体教学效果

  在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需着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指向主题意义的教学评价需涵盖知识、技能、素养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过程性评价可以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情况、实践活动表现等,总结性评价可以包括单元测试、项目完成情况、主题活动表现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生则能在评价中回顾自身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情况和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5]。

  以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Road Safety”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单元整体教学评价方案。

  (1)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完成任务的质量、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

  (3)语言能力评价:通过单元测试、口语表达、写作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

  (4)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语言表达能力、交通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5)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单元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实施多元化的单元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将主题意义融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能优化教学结构,提升英语教学效率,同时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需遵循主题性和整体性要求,合理设计教学策略,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开展主题讨论、设计主题活动并实施主题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其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贝.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英语语篇主题意义教学实践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3(S1).

  [2]张赛雪.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以闽教版《英语》Unit 6 Weather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11).

  [3]娄甜,史雅.从“单元系统”走向“系统单元”的小学英语整体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3(32).

  [4]张海娟.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22).

  [5]黄鹰.基于多元整合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路径规划[J].华夏教师,2023(3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