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动画《阿古顿巴》是由西藏天利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并于2018年6月,先后在西藏电视台藏语频道和央视网播出,分藏语、汉语两个版本,共52集。作为表现藏族传统形象、面向儿童及青少年播出的动画,《阿古顿巴》在剧情设计、音乐创作、人物服饰等方面,需要更契合它所承载的功能和表现的内容。
一、偶动画的形式美①
《阿古顿巴》偶动画是利用3D打印技术拍摄的定格动画,其人物、场景制作用到了黏土、木材、硅胶、针织品等材料。这些材料的运用赋予了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的物理真实感。相比二维、三维动画而言,《阿古顿巴》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它的制作成本较低,专业门槛不高,不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第二,定格动画的制作方式是“逐格拍摄法”②,画面在转换过程中是通过不同动作的衔接,与MV、电影中运用“抽帧”③方式展现的画面类似,这种表现方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质朴的美感。动画中的各类形象用偶来完成,偶的各处关节都能做出相应的动作造型,搭配定格动画的拍摄手法,更能突显其外在的趣味性。
动画中不同角色的造型、人物所穿着的服饰、节日活动、建筑以及生活用品等有高度象征化的视觉意象,这些意象在动画中反复铺排,构成了完整的藏族传统文化体系。动画在情节叙述中穿插不同的声音效果,可以表现人物在当下的心理状态。可感的声音与可视的画面相结合,通过形式美的表达,可以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更直观地获得审美享受,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
二、音乐美
动画片头曲是以故事主人公阿古顿巴的人物性格和人们对他的喜爱作为填词主题,曲调轻快,类似儿歌,唱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片尾曲为纯音乐,曲调悠扬,旋律轻快。片头曲通过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填补了音乐在叙事方面的缺陷,克服了音乐在抒情方面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观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能通过其文学叙事,大致了解整个动画想要表达的人物特性和精神内涵。
动画中常有小段音乐插入,多在人物的关键动作、剧情高潮、内心独白处。例如,在第一季的第四集,阿古顿巴和索朗去喝酸奶,结果喝完后两人都没有钱付账,阿古顿巴提议看谁先喝完,然后偷偷跑出去,不让人发现,期间二人先是躲在长椅后,再避开人在地上爬,中间的配乐生动有趣。这样的艺术处理既表现了动画中的人物因为做了不好的事情怕人发现的紧张感,又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增加了些许趣味。
三、人物形象美
(一)服装与颜色
动画中人物的服饰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不同角色的服装设计对应各自的人物特征和身份地位。
在动画中,阿古顿巴身着赭石红藏服,辅以羊毛作装饰;腰系普蓝色腰带;头戴传统的羊毛藏帽;贴身穿着金黄马甲;脚穿不同色的长靴,右脚着绿色的靴子,左脚为红色。在藏族文化中,红色代表火,是力量、慈悲的象征,动画中阿古顿巴常常以自己的智慧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惩恶扬善。红色藏装是智慧和善良的象征,寓意只要他在,就能为当地老百姓排忧解难。绿色代表水,是草原的颜色,代表着活力。阿古顿巴一脚穿红靴,一脚穿绿靴,表明了他是从劳苦大众中走出来的智者。
执政官宗本大人是地方的父母官,他头戴红色官帽,官帽上的黄色头翎四散着,脖子上戴着彩色珠宝,身着金黄色官服,后披着棕色的披风,脚穿深色官靴。他的服装尽显奢华,尤其是官服官帽,显示出其在当地的无上地位。但其官帽上的头翎是四散着的,整体稍显凌乱,由此可以看出宗本大人虽然是地方执政官,但却没有治理能力。其脖子上的彩色珠宝,更是象征其贪得无度,鱼肉百姓。
次仁管家作为边巴老爷的家庭管家,距离上层统治者更近,对其他劳动者常常颐指气使。他身着湖蓝和普蓝之间的蓝色藏装,腰系纯度较低的淡黄色腰带,右手边配有一个棕色手枪套,下半身穿着明度和纯度都很低的裤子。次仁管家的服装配饰并没有多么奢华,哪怕是与其他劳动者相比,也是略显朴素。这从侧面反映出边巴老爷的自私小气,但其右手边有配枪,这是作为管家的象征,不过他也只是边巴老爷鱼肉乡里的工具。
整部动画在人物服装和颜色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避免出现故事情节与人物造型方面的矛盾。同时,处于同一阶层的人物身着不同颜色、款式甚至不同地区的藏服,能避免在人物外在造型上出现同质化,导致审美疲劳,但也在某些细节处保持了其相似的特性,拉近了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
(二)面部特征和身材造型
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身材造型是表现动画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绝佳方式。在动画设计中,设计师常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塑造动画角色的外部特征。《阿古顿巴》中的人物面部、身材造型都有十分明显的特征。通过角色的外在形象,观众能看出每个人的人物设定和性格特征。
主人公阿古顿巴身材匀称,头发散开,脸型是典型的瓜子脸,一双大眼睛上面有较厚的三角眉,高挺的鼻梁旁透着高原地区特有的高原红,小巧的嘴巴上面留有不修边幅的长胡子。通过散开的头发、不修边幅的胡子,可以看出阿古顿巴不在乎自身的形象,给人以一种自由散漫的感觉。脸上的高原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大致地理位置,大眼睛象征着他是智慧的化身。
需要注意的是,阿古顿巴的脸和手的颜色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他的手是白的,宛如珍珠一般,但脸是古铜色。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从事体力生产劳动的群体,往往是手和脸的肤色相差无几,都是古铜色或者更黑一点,不从事生产劳动的群体可以避免风吹日晒,富贵阶层甚至有专门的皮肤护理。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阿古顿巴的脸显然是受到风吹日晒的结果,但却不从事生产劳动。动画第一集就已交代阿古顿巴之前云游四海,后定居于山南,也正因为这段经历,阿古顿巴的脸和手在肤色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同时,也间接交代了他的智慧从何而来。
边巴老爷是动画中常出现的反面角色。他身材矮小,有着水桶一般的腰,甚至连腿都看不到。脸型肥大,长着一对招风耳,圆润的眼睛上有着一对一字眉,眉宇间透露着奸邪,塌陷的鼻梁下长着八字胡。这些外形特征告诉观众,边巴老爷是贵族阶层,不从事生产劳动的他身材矮小,体型圆润,奸佞的脸上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他剥削百姓,但又头大无脑,常常被阿古顿巴戏耍。
在动画中,边巴老爷的人物造型是超现实的,设计师在人物的局部特征处,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在动画中,边巴老爷与其夫人、执政官宗本大人在身材上突出了“胖”的特点,胖成了上层社会的专属符号。将人物的视觉形象符号化,更能彰显出不同角色所在的社会阶层,动画中人物的视觉形象符号化有多处体现。
动画中的小卓玛勤劳善良,是当时年轻劳动女性的代表。她身材匀称,有着一张瓜子脸,眉目如画,炯炯有神,鼻子高挑,长着樱桃小嘴。在动画剧情设计中,无论是反派角色,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很喜欢她。卓玛既有年轻女性特有的青春靓丽,又具备劳动者的艰苦朴素。在造型上,她的眼神清澈,双目炯炯有神,樱桃似的小嘴惹人喜爱;但她的手是泛黄的,手掌较大;再有,她的胯处偏大,这也证明她是常年进行体力劳动的。动画中的小卓玛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类群体的集中体现。设计师通过艺术手段将当时年轻劳动女性的特征完美地融合在小卓玛身上,使其具有符号属性。
在偶动画《阿古顿巴》中,部分人物的面部、身材设计得超现实,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使人物更好地融入剧情。符号化的人物特征,便于观众一眼就认出角色所处的社会阶层。同时,这些角色都是对社会中固定人群特征的提炼。经过艺术化提炼的人物角色,他们的造型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外在形式的多样化上。相比较现实中的人物,他们具备艺术的审美性,这个美不一定是漂亮的,也可以是丑的,包含了人类劳动的结晶。动画中人物在面部、体态造型方面有这些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社会阶层的设计,可以使角色与剧情能够更好地融合。观众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更容易体验艺术审美,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四、故事内容美①
(一)诙谐幽默
《阿古顿巴》偶动画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故事情节诙谐幽默,可以达到讽刺的目的。例如,在第一季第一集中,新上任的执政官宗本大人在上任的路上,觉得太阳过于毒辣,遂命令太阳立刻落下,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结果自己却摔下了马,丢了官帽,露出秃了顶的头。身边护卫疑问道:“太阳没落,您怎么下来了?”这短短的十几秒将宗本大人的无知、傲慢,以及自私自利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动画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诙谐幽默的人物台词,突出了反面人物的恶和愚蠢,衬托出正面人物的善和机智,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还能从中体悟人的善。《阿古顿巴》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加深了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认识,突出了人物特征。
(二)情节
故事情节通过叙述故事给人以审美享受,还发挥着育人的作用。偶动画《阿古顿巴》以单元剧的形式叙述故事情节,两集为一个单元主题,每集时长为15~20分钟,故事情节风趣幽默,前后剧情衔接紧凑,可以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动画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主要是为了引出整部动画的核心人物—阿古顿巴、宗本大人、边巴老爷以及其他角色。编剧以边巴老爷为讨好宗本大人为出发点,先后设置向老百姓征收粮食、生活物资并欲把德吉小姐嫁给宗本大人的剧情。绝大多数人物在前两集就已经出场,为剧情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般的单元剧集,前后两个单元剧集甚至间隔更多的剧集不会有相关联的内容出现,这是单元剧的基本特征。偶动画《阿古顿巴》在情节设置上,有意与之前的单元剧情弱相关,这一方面可以使从头到尾观看的观众在某一处发现“彩蛋”,形成一种互文的呼应;另一方面,本故事情节与其他单元剧集是弱相关,所以观众即使不知道之前的故事讲了什么,也不影响本次的观影体验。
动画的剧情叙述除了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传达真善美,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偶动画《阿古顿巴》围绕劳动者与边巴老爷、宗本大人等的矛盾展开。阿古顿巴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一系列问题,最后以大团圆收尾。整部动画都是在透过阿古顿巴教育适龄人群要和阿古顿巴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不能恃强凌弱,以此传播中华民族优良品德。
艺术通过展示生活的外观,表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教育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如何抉择。偶动画《阿古顿巴》正是通过对藏族自古流传的阿古顿巴的故事进行二度创作,将想象中的形象变为具体的形象,使适龄的观众获得审美享受。该动画以情感人,人物对话轻松幽默,得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观众进行教育,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