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探讨了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高产
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中应以提高块茎产量和商品率为主。马铃薯种植栽培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受到降水量、养分利用率、耕作、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为此,马铃薯种植人员一定要优化并完善马铃薯栽培技术,为马铃薯的生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切实保障马铃薯正常生长。
1品种选择及薯种处理
1.1品种选择
由于优良的马铃薯品种是高产高效的基础,是提高马铃薯种植后期的生长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所以为了实现马铃薯种植高产的目标,种植人员必须科学选种。在挑选马铃薯品种时,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特点、自然条件、土壤肥力,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口感好的早熟或中早熟马铃薯品种。优先选择质量有保障的脱毒G2或G3一代马铃薯。购买有资质的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生产的脱毒种薯,选择丰产性和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形状整齐、单株结薯个数适中、块茎个大、表皮光滑、结薯集中、芽根明显、耐储藏、抗旱耐瘠薄、淀粉含量较高、食用性和商品性好、休眠期长、质量在25~50 g的无病薯种,保证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此外,进行必要的示范试验也是品种选择的重要环节。值得指出的是,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能够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为此,种植人员要选择外表无坑洼、无伤痕的种子。在切栽马铃薯块时,要将坏薯、病薯、烂薯、老薯、畸形薯剔除出来。
1.2薯种处理
1.2.1晒种
在播种马铃薯前,应该先把马铃薯种薯放置在太阳光下进行晒种处理,让太阳光均匀照射马铃薯种薯,促进马铃薯种薯发芽。晒种要注意以下3点:一是时间选择在温度高于5℃的晴天的中午。二是将马铃薯种薯铺2~3层,每天翻1次,晾晒1~2天。三是在晒种的过程中,不要让马铃薯种薯受到阳光直射、雨淋或霜冻。
1.2.2催芽
马铃薯种薯经过晒种处理后,应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进行催芽。马铃薯发芽适宜的温度为15℃~20℃,如果温度低于10℃,种薯就容易腐烂;如果温度高于25℃,种薯就容易损伤。在催芽的前期和后期,温度应略低些,以15℃~18℃为宜;在催芽的中期,温度应略高点,以18℃~20℃为宜。此外,催芽时要使湿度保持在70%上下。
1.2.3切块拌种
马铃薯种薯切块工作在播种前2~3天进行。在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前,首先必须对切刀进行消毒,同时准备切刀数把,在切块的过程中轮换使用,以避免切块出现交叉感染。在对马铃薯种薯切块时,要充分利用顶部优势,将马铃薯种薯呈螺旋形斜切,同时尽量使切出来的种薯每块质量为30~50 g。对于太大和太长的种薯,应该从脐部开始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垂直切开。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切块要留1~2个健壮芽眼,确保内部维管束没有变色,没有细菌脓液。对于切块后的马铃薯种薯,应该采用药剂拌种,以减少晚疫病、疮痂病、环腐病等病害的发生。种植人员应该结合不同品种、不同时间、不同萌芽条件采取不同的催芽方法,并注意浸泡。若地下害虫比较严重,则应该在混种中加入瑞生等粒状杀虫剂进行处理。
2选地
尽管马铃薯的适应性比较强,对土壤要求比较低,只要土壤透气好、酸碱度适中就可以种植,但是为了提升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种植人员应该科学地选地和整地。
选地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避免马铃薯连作,选择在前2年没有种植过马铃薯的地块上栽培。这是因为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农产品,如果种植马铃薯存在连作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加剧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而且使种植土壤遭到破坏,从而不能为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轮作是减少土壤传播病害的主要技术。种植马铃薯应合理对前茬作物进行把控。选地首选谷物、玉米茬口,其次选择豆茬。如果在菜地种植,前茬最好是洋葱、芹菜、大蒜等蔬菜作物,避免马铃薯与甜菜、胡萝卜、茄子、西红柿等作物轮作。山西省一般采取“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马铃薯”轮作方式。二是在选择马铃薯种植地时,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砂壤土地块。由于马铃薯根系耗氧量较大(是一般农作物的5~100倍之多),碱性土壤中种植马铃薯,马铃薯块茎易患病,所以应该对土壤疏松通气,将土壤的酸碱性控制在pH 5~8范围内,不要在碱性地块种植马铃薯。三是要确保马铃薯种植地利于灌溉、排水以及机械化作业,避免选择黏土或石头多的地块。四是对土壤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土壤病害、农药残留等,确保前茬作物无农药残留,避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
3整地播种
3.1整地
在种植马铃薯前,种植人员要先平整土地。整地时间最好在秋季,也可以下一年的3月下旬进行。为了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应该在整地时对深厚的土层以及疏松的土壤进行深耕(深度以20~30 cm为宜),以使土壤的透气性、蓄水性得到改善,土壤容重得到降低,利于马铃薯根系生长。同时,应该在土壤中施用生物肥作为基肥,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
3.2施底肥
马铃薯施肥应该以基肥为主,主要是农家肥、复合肥,同时与深耕相结合。由于马铃薯对钾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在马铃薯施肥时应该根据合适的比例增加酸钾肥。
3.3播种
播种马铃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播种时间的确定。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马铃薯品种等因素来确定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时间。②播种方法。如果马铃薯播种面积比较大,那么就应该使用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实现播种、施肥、覆膜等一体化作业。如果马铃薯种植面积比较小,那么就通过人工进行播种。③播种密度。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所要求的种植密度是有区别的,要想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产量,就必须根据马铃薯的品种和土壤的肥力,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早熟的马铃薯,可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对于晚熟的马铃薯,可以降低种植密度。
4田间管理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是确保马铃薯产量达到预期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环。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为马铃薯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肥管理、防治杂草、除草管理等(除草、追肥、培土、灌溉、排水等),确保马铃薯的根茎可得到健康发育。
4.1水肥管理
在马铃薯播种以后,如果遇到了干旱天气,就要及时进行浇水。马铃薯的发棵期、盛花期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需要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应该少浇水或不浇水,适当控制水分。在马铃薯结薯后期和收获前,应该控制水分,避免浇水,注意排水。
马铃薯是喜钾肥作物,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在对马铃薯追肥的过程中,建议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施用。在马铃薯现蕾期,应该追施尿素、硫酸钾。一般来说,马铃薯进入生长期后,应该根据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养分含量,在叶片上喷施适量微量元素肥。在马铃薯结块期到收获的前10天这段时间里,应该冲施全水溶肥。
4.2防治杂草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杂草会与马铃薯争水、争肥、争生长空间等,从而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因此,防治杂草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除草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药剂防治3种方式。科学除草既能够保障马铃薯的正常生长,还能有效降低马铃薯的农药残留量。防治杂草应该注意以下2点:一是在播种前后,根据杂草的种类、危害程度等情况,选用合适的除草剂品种,并确定合理的施用量。二是在马铃薯幼苗出齐后,一定要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把田地里的杂草连根拔起。
参考文献
[1]郝海南.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与主要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2(02):42-44.
[2]李秀慧,冯铸,曹景芬.山西省晋中市创新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0):6-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