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麻醉优良率、**阻滞有效率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孟氏骨折手术患儿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麻醉优良率和**阻滞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但需延长麻醉操作时间。

  【关键词】孟氏骨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孟氏骨折常发生于骨骼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占儿童四肢骨折的4.9%,经手法复位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损伤初期症状多不典型,易被漏诊,长期肘关节结构异常,会演变成陈旧性骨折,需以手术纠正畸形、复位桡骨头[1-2]。上肢手术可采取局部麻醉,其中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主要穿刺部位为肌间沟、腋窝入路[3]。超声引导下在麻醉穿刺中应用广泛,能精准定位、减少创伤[4]。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桡侧、肩部阻滞效果好,但尺侧阻滞效果较差,还可能会增加麻醉药物用量[5]。腋鞘内臂丛神经分支多,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药物作用分散,易造成麻醉阻滞不全[6]。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加强尺神经、正中神经的阻滞效果[7]。本文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孟氏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孟氏骨折的诊断标准[8];肘关节、前臂明显肿胀、疼痛,X线检查显示尺骨中断,CT检查显示局部软组织、韧带损伤;Bado分型为Ⅰ~Ⅲ型。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合并感觉异常;对本研究采用的麻醉药物过敏。患儿家长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10岁,平均(6.69±2.13)岁;体质量13~36 kg,平均(24.68±1.84)kg;骨折部位:左侧21例,右侧15例;Bado分型:Ⅰ型21例,Ⅱ型1例,Ⅲ型14例;新鲜骨折8例,陈旧骨折28例。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3~10岁,平均(6.72±2.03)岁;体质量13.0~36.5 kg,平均(24.72±1.91)kg;骨折部位:左侧20例,右侧16例;Bado分型:Ⅰ型23例,Ⅱ型1例,Ⅲ型12例;新鲜骨折10例,陈旧骨折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前30 min对患儿肌内注射2 mg/kg苯巴比妥钠注射液(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613,1 mL∶0.1 g),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消毒铺巾,使用飞利浦EPIQ CVx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扫描,探头频率5~10 Hz,沿患儿颈部横向平扫,观察肌间沟臂丛神经分布,定位颈总动脉外侧,超声显影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内的臂丛神经,将5.0~5.5 G穿刺针由超声探头外侧端穿刺,超声引导下调整进针角度、深度,针尖推进至肌间沟臂丛神经根旁,确认回抽无血,注入30 mL 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95,10 mL∶100 mg),使药物包绕臂丛神经周围。

  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步骤同对照组,肌间沟注入15 mL 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麻醉完成后,协助患儿外展患肢,暴露腋窝,常规消毒铺巾,超声探查腋窝中搏动最明显处的腋动脉,探头横跨腋动脉移动,探查臂丛神经横切面,可见腋动脉周围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超声探头呈矢状面垂直于腋动脉,采用平面内技术置入穿刺针,调整进针角度,在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处各注入5 mL 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使药物包绕目标神经周围。

  两组术中均分次追加适量杜非合剂。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包括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操作时间:穿刺针接触皮肤直至麻醉药物注射完毕的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药物注射完毕至刺痛消失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阻滞起效至患儿述痛时间。(2)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优:切皮时患儿无痛感,手臂无法上举;良:切皮时无痛感,但术中肌肉无特别松弛,对手术无不良影响;中:切皮时出现轻微疼痛感,肢体活动,需适量镇痛剂辅助止痛;差:切皮时疼痛难忍,肢体明显活动,需改用全身麻醉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9]。(3)比较两组**阻滞有效率。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估麻醉后20 min患儿**阻滞效果,0级:无**阻滞;1级:上肢有明显沉重感;2级:上肢无法抬起;3级:肘部无法屈曲;4级:腕部无法屈曲;5级:手指无法活动;其中4、5级为有效阻滞。(4)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阻滞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阻滞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孟氏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占前臂骨折的5%,发生率不高,但诊断、治疗较难,易漏诊并演变为陈旧性骨折[10]。临床多需手术治疗,能矫正尺骨畸形,维持桡骨头稳定,恢复关节功能。

  臂丛神经阻滞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可避免全身麻醉引发的诸多并发症,在上肢手术中应用较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周围血管,观察臂丛神经周围麻醉药物扩散、分布情况,使药物均匀、快速进入臂丛神经周围,提高阻滞成功率[11]。但仍有部分患者会阻滞不完全,不利于手术进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通过超声探头准确定位腋动脉,穿刺针能完全进入腋鞘,有效阻滞臂丛神经[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和**阻滞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增加穿刺入路,麻醉药物多点注射,因此操作时间较单点穿刺注射药物更长,但可弥补单一入路神经阻滞的不足,麻醉药物能均匀扩散到神经周围,降低不完全阻滞发生风险,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麻醉效果[13]。此外,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多点神经阻滞,加快痛觉消失速度,持续时间长,虽然增加穿刺部位会给患儿造成一定损伤,但能避免单点麻醉效果不理想而增加药物用量,从而减少麻醉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肌间沟的穿刺点在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其间隙中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过程复杂,易损伤神经、血管;而腋路臂丛神经无法阻滞膈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不增加气胸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孟氏骨折手术患儿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麻醉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但需延长麻醉操作时间。

  参考文献

  [1]谢克波,郝博川.手法闭合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Monteggia骨折[J].中国骨伤,2021,34(9):870-875.

  [2]梁翔宇,喻永新,李杰华,等.尺骨截骨矫形关节囊松解紧缩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J].中国骨伤,2018,31(9):799-802.

  [3]陈丽珍,王文武,李飞,等.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尺侧腋路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7):1899-1903.

  [4]Jaffe TA,Shokoohi H,Liteplo A,et al.A nove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interscalene anesthesia for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J Emerg Med,2020,59(2):265-269.

  [5]杨立斌,杨华,孙龙.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8,40(2):216-218.

  [6]Imasogie N,Ganapathy S,Singh S,et al.A 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guided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s using 2 versus 4 injections[J].Anesth Analg,2010,110(4):1222-1226.

  [7]焦川.高频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麻醉阻滞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6):693-694.

  [8]李跃飞,赵宏伟,王连生,等.孟氏骨折的诊断及治疗[J].吉林中医药,1999(6):18.

  [9]刘明月.在前臂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健康之友,2021(6):40.

  [10]李存,丁晓飞.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38(7):556-560.

  [11]孟冠雄,陈天勇,何霞行.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9):3348-3350.

  [12]王伟华,王沫丽,孙俊.超声引导下与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下肘部位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61-63.

  [13]李蒙,陈晓晖,张建英.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优势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10):2512-251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