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论文

 人参与  2024-07-04 11:14:48  分类 : 教育论文  点这评论  作者:团论文网  来源:https://www.tuanlunwen.com/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既体现在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歌词的意象等方面,又体现在表演技巧、情感表达上。审美特性不能孤立存在,它是在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音乐表演的现场效果,例如演奏者的技巧掌握、舞台呈现,甚至观众的反应,也是音乐审美体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音乐艺术的定义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通过声音以及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超越了单纯的听觉享受,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多维度的审美体验。音乐艺术利用其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记录下各个时代的文化印记以及人类情感的变迁。在定义音乐艺术时,不仅要考虑旋律、节奏、和声与动态等基本要素,还要了解音乐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中被创造、表述和感知。音乐艺术的本质不是简单地复现声音,而是通过创造性的过程,结合人类的情感和智慧,赋予音符以生命。音乐的艺术形式可以是即兴的,也可以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多次修正的。其价值在于其能够触动听者的内心,引发共鸣,并激发情感和思考。

  二、音乐艺术的形式美

  (一)旋律与节奏


  音乐艺术的形式美是审美魅力的基石,其旋律与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旋律是音乐流动的主线,通过高低不同、长短变化的音符进行排列,形成了音乐的主体和轮廓。旋律的美感来自乐曲的流畅性、和谐性,对比与变化的巧妙运用,直接触动听者的情感,引领听者进入作曲家所构建的音乐世界。节奏则是音乐中时间组织的方式,通过音符强弱、速度快慢和停顿布局,为音乐提供动力和生命力,塑造音乐的风格,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使旋律更加生动而富有张力。如《北风吹》在《小白菜》的基础上做出了改编,由原来的5/4变为了3/4,节奏上更加密集,在旋律上也更加迂回婉转,演奏速度也从快转慢,让音乐富有情感,充分展现了喜儿善良纯真的形象。在节奏的处理上,以前十六分、后十六分与多种节奏相结合的形式出现,节奏也是依据剧情发展需要而设定,逐渐变得激烈。最后,在音程运用上,出现了四度跳进,这与喜儿悲惋凄凉以及担心期盼的心情形成了呼应。

  (二)和声与色彩

  和声是指不同音高的音符同时响起,构成和谐或紧张的音响效果,强化了音乐的深度以及宽度,能够为旋律提供支撑,为音乐创造空间感和层次感。和声的丰富性和变化性能够赋予音乐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氛围,通过不同和弦的转换,能够将作曲家内心的情感世界体现出来。而音色或色彩,是由不同乐器或声音产生的特有音质,为音乐提供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表现力。作曲家通过选择不同的音色,能够为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也能够加强音乐的表象和象征意义,使音乐作品具有更强的个性和识别度。
 

 
  (三)曲式与结构

  曲式与结构是音乐艺术的骨架,决定了音乐作品整体布局和发展过程。良好的曲式设计能够使音乐作品清晰、有序,帮助听众理解和记忆音乐。曲式规定了不同部分的排列和重复方式,而结构则指音乐内部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包括主题发展、对位技巧、变奏技法等,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内在逻辑,让音乐动听而不乏深度。如,《北风吹》第一部分第一、二句在五声调式中羽音上,在宫音上结束,第三、四句角音结束在徵音上,未有大幅度的跳跃,第一句以及第四句之间首尾呼应,表现出了压抑的感觉,将喜儿盼望爹爹回家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四)形式美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

  一个有着良好形式美的音乐作品能够凭其旋律、节奏、和声和色彩的和谐搭配,以及严谨的曲式与结构设计,提供给听众美的享受,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构建形式美,使得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审美体验。通过理解和欣赏音乐的形式美,听众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作曲家的创造力和音乐作品的独特价值。

  三、音乐艺术的内容美

  (一)情感表达


  在音乐中,情感的传达不应该依赖具体的图像或者言语,而要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的组合来实现。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美的音乐作品,能够直接引发听者的共鸣,激发其共通的情感体验。例如,悲伤的音乐往往采用缓慢的节奏、低沉的音调和柔和的音色,使听者感
受压抑或凄凉的情绪;而欢快的音乐则会利用明快的节奏、跳跃的旋律和鲜亮的音色,将音乐中快乐的氛围传递出来,这使得情感表达成为连接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桥梁,成为赋予音乐内容美的基础。

  (二)意境营造

  意境超出了音乐的物理形态,直接上升到了精神世界,通过旋律的流动、和声的堆砌、节奏的变换以及音色的搭配,能够塑造出鲜明的音乐画面和情景,带领听者进入不同的精神空间。例如,古典音乐中的牧歌常常以其轻柔的旋律和清新的和声,营造出宁静田园的意境;现代音乐则通过复杂的节奏和先进的电子音效,构建出充满现代感或未来感的音乐空间,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一种能够激发想象和思考的艺术。

  (三)故事叙述

  与文学作品不同,音乐不能够直接叙述故事,但是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和结构排列,讲述一个故事的概要和情感走向。动听的音乐往往能够带领听者体验一段故事,感受其中的高潮、转折和结局。在音乐剧中,能够通过不同角色的主题音乐、音乐的发展变化,以及歌词,展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即便是没有歌词的交响诗或者序曲,也能通过音乐主题的发展和变化,暗示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变化,使听众能够在心中构建起一幅幅故事画面。以我国著名作曲家张鲁等人所作的《北风吹》为例,其塑造了天真、活泼、淳朴善良的盼望爹爹早日回家的喜儿形象。

  (四)内容美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

  内容美在音乐审美中强化了音乐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是音乐艺术影响力的核心。一部音乐作品所以能够流传久远,打动人心,是因为其情感表达真挚,意境营造巧妙,故事叙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内涵,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内容美使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而成为一种能够触及灵魂、传递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情之所至,音之所声”,演唱者不仅在演唱前需要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还要挖掘歌曲背后的意义,从而充实自己的情感,更好地将作品表达出来。

  四、音乐艺术的表演美

  (一)表演者的技艺与风格


  音乐家的表演技艺是艺术表现力的基础,是判断音乐作品能否精准并深刻表达的关键。这就要求相关方面准确演奏音乐作品,并深层次解读音乐内涵。不同的表演者表演风格会存在差异,这也体现了表演者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情感体验,表演者可以利用温婉细腻的方式表达,也可以利用激昂热烈的情绪表达,或者利用深沉内敛的形式表达。不同的风格,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内容。

  (二)舞台表现力与气氛营造

  为了更好地提升音乐节的舞台表现力,音乐家会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元素传达音乐情感,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音乐的魅力。同时,表演者还可以借助视觉、听觉以及嗅觉进行刺激,营造整体舞台氛围,构建一个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和思维联想的环境,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如,《北风吹》具有极强的舞台表现力,借助肢体、面部表情等,将音乐的内涵传达出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对音乐内容进行理解。

  (三)表演美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

  音乐作品从创作、演绎,以及传递给听众,这一环节中,表演者的表现力会对音乐审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富有表现力的表演者,能够让音乐作品“活”起来,将作曲家的创意、情感和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传递给每一个观众,让观众获得愉悦和感动。以《北风吹》为例,表演者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将喜儿盼望爹爹回来的急切心情体现出来,加深了观众的理解。同时,通过舞台布置、灯光、服装等视觉元素的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增强了这首乐曲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四)当代音乐表演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当代音乐表演正朝着多样化和技术化的趋势发展。一方面,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不同国家的音乐涌入,各种音乐风格和文化相互融合,推动了音乐表演的多样化发展。表演者不仅要掌握传统的音乐技艺,还需提升自己,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为音乐表演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数字音乐工具、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在线直播等,不仅改变了音乐创作的方式,也为表演带来了新的表现手段和观赏形式。虽然为音乐表演带来了一定机遇,但是这些发展也带来了挑战,比如如何保持音乐表演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深度,如何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保留音乐的传统魅力,这都是表演艺术家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多元且复杂的,能够为音乐提供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从作品创作到表演艺术,再到观众的体验,每一个环节都将传递审美特性。音乐艺术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人们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人们丰富审美体验,能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