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给予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平衡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腹部冷痛、畏寒肢冷、晨起泄泻三个维度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FN-γ、5-HT、SP、HI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IL-10、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h17细胞、Th17/Treg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相较于单一疗法,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针灸;美沙拉嗪;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

  0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现代医学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治疗以减轻炎症、降低抗体免疫反应为主[1]。美沙拉嗪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常用药,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复发率比较高,且长时间服用该药物容易引发系列不良反应,加剧了患者的痛苦。中医学认为[2],肾两虚是诱发该疾病的根本原因,治疗应以健脾养肾、益气通络为主。针灸作为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基本手段,可以发挥补气血、养脾肾、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本研究分析和探讨了针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21~68岁,平均(44.52±3.53)岁。对照组:男12例,女23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43.69±3.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以《2010年世界肠胃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为参考依据,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腹痛反复发作、消化不良等,大便呈糊状且伴有黏液、脓血;②中医诊断标准,以《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脾肾阳虚型分型标准为参考依据,主症表现为久泻不止、完谷不化、腹部冷痛,得温痛减、晨起泄泻等,次症表现为腰腿酸软、腹痛腹胀,舌淡而胖、舌薄白,脉数。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无严重性器官功能疾病;③无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依从性良好;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者;②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g/片)治疗,口服,一次4片,4次/d,连续治疗2个疗程,2周为1疗程。

  观察组在前者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方法如下:明确患侧主穴,包括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相关穴位。针灸治疗之前,需要对针刺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针刺穴位得气后,待针漏出皮肤3㎝左右停止。将艾条套入针柄上并点燃,待艾条燃尽后3min将针拔出。1次/d,连续治疗4周,每周治疗6d。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评定依据,从腹部冷痛、晨起泄泻、畏寒肢冷三个维度,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对症状进行分级。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

  (2)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于清晨,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mL,离心处理后,将标本置于-8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避免反复冻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以试剂说明书为依据,对血液标本中血清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P物质(SP)、组胺(HIS)水平进行规范检测。

  (3)比较两组细胞免疫平衡指标。于清晨,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mL,离心处理后,将吸出的血浆置于EDTA抗凝管中,加入相关抗体,包括FITC抗人CD25单抗等,之后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在避光环境下孵育30min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标本中的Th17细胞及Treg水平进行检测。

  (4)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肠镜结果显示肠道黏膜病变明显减轻,溃疡面积减少>85%;有效,治疗后,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得以大幅度改善,结肠镜结果显示,肠道黏膜病变有所减轻,溃疡面积减小35%~8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并无明显变化,甚至有症状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腹部冷痛、畏寒肢冷、晨起泄泻三个维度的中医症状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各项指标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FN-γ、5-HT、SP、HI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L-4、IL-10、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细胞免疫平衡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h17细胞、Th17/Treg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比较常见,该疾病特点主要表现为缓解性炎症及复发性结肠黏膜炎,临床症状表现为便血、腹泻、腹痛等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美沙拉嗪,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快速缓解,但无法达到“治本”的效果,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反复复,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3]。尤其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长时间服用药物,可对药物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且还有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一旦停药,复发率比较高。如何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疾病复发次数,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4]。

  中医认为,该疾病属于“泄泻”“脏毒”等范畴,由先天禀赋不足所导致,也可因“后天之本”导致脾胃丧失温煦,使湿毒蕴结肠腑,致肠络受损[5]。另外,情志失调也是诱发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情志可影响五脏,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换句话来说,五脏功能异常,是引发肠道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针灸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脑-肠轴,发挥着调节不良情绪的作用,并可以修复胃黏膜损伤,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从而达到益气健脾、补阳止泻的目的[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腹部冷痛、畏寒肢冷、晨起泄泻三个维度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7],采用温针灸法,针刺多个穴位,可以疏通脉络调节任督,达到生热散寒、减轻腹部冷痛、改善畏寒肢冷的效果;观察组治疗后的IFN-γ、5-HT、SP、HI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IL-10、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h17细胞、Th17/Treg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8],通过针刺多个穴位,可使机体免疫反应被激活,促使肠道功能恢复,以减轻炎症反应。同时,针刺相关穴位,可使患者的高凝状态获得改善,促进局部肠道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肠黏膜受损部位的修复。另外,HT、VIP等指标能够反映出脑-肠互动机制状态,针灸治疗可通过介导出脑-肠互动机制,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改善,使患者的肠道菌群充分恢复到平衡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提示针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

  综上所述,在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相较于单一疗法,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慧俭,刘世举.补脾益肾方联合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医学报,2023,38(8):1771-1777.

  [2]杨公平.补脾清肠祛湿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3):2218-2220.

  [3]宋香谆,齐玲芝,裴艳娟,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8B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吉林医学,2023,44(6):1462-1464.

  [4]陈若雨,曾亮,曾悦,等.基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论治溃疡性结肠炎[J].山西中医,2023,39(6):1-3.

  [5]康雄,刘永刚,刘学梅,等.针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27(12):1574-1578.

  [6]李一鸣,李珩.加味附子理中汤联合艾灸应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1):62-63.

  [7]刘鸿儒,李俊,陆明,等.电针深刺八髎穴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22):4293-4297.

  [8]王俊敏.温肾健脾理肠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5):821-822.

  [9]周华.隔姜隔盐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23):71-72,74.

  [10]岳雁,徐智广,王芳玲,等.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6):12-1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