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究对妊娠咳嗽患者应用养阴止咳安胎方治疗的效果和对其症状体征积分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本院2021年11月—2023年4月收治68例妊娠咳嗽患者,并将其作为数据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头孢拉定胶囊治疗,观察组实施头孢拉定胶囊加养阴止咳安胎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不良妊娠发生率。结果两组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观察组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总症状体征积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不良妊娠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咳嗽患者时,给予养阴止咳安胎方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范围推广与实施。

  关键词:养阴止咳安胎方;妊娠咳嗽;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妊娠发生率

  0引言

  妊娠期间咳嗽不已,称为“妊娠咳嗽”,亦称“子嗽”。《女科百问·何谓子嗽》:妊娠而嗽者,谓之子嗽。妊娠咳嗽是一种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因妊娠为特殊时期,故而用药较为局限,一旦未进行有效治疗,迁延日久,不仅对孕妇自身有影响,而且会对胎儿造成一定伤害,甚至出现堕胎、小产等,此病逐渐受到社会以及医学界人士广泛关注[1-2]。现今,西医治疗主要以西药干预为主,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是服用后会有副作用,故而很多孕妇不免担心、害怕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基于此,为患者寻找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妊娠咳嗽候”的记载,病位在于肺,各种原因导致肺失清肃,气逆而上,始得发生咳嗽之证。朱丹溪认为“胎前咳嗽,由津液聚养胎元,肺失濡润,又兼炭火上炎所致”。为分析养阴润燥安胎方疗效,本文对我院妊娠咳嗽患者68例进行研究,对其应用养阴止咳安胎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8例妊娠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年龄介于20~40岁,平均(30.00±10.00)岁;病程介于1~7d,平均(4.00±3.00)d;孕周介于6~34周,平均(20.00±14.00)周。观察组:年龄介于21~39岁,平均(30.00±9.00)岁;病程介于2~8d,平均(5.00±3.00)d;孕周介于7~35周,平均(21.00±14.00)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果(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就医前未进行其他止咳治疗;④符合201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妇科学》(第十版)诊断标准,经诊断确诊为患有妊娠咳嗽,存在咳嗽或长时间咳嗽、口燥咽干、咳有痰或干咳无痰、胸闷气短、痰黄或白等症状[5]。排除标准:①沟通、精神存在障碍;②伴有咽喉部、肺部器质性病变;④伴有消化、呼吸、免疫等系统疾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头孢拉定胶囊(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001、规格:0.25g),每次0.5g,每天4次,持续治疗7d。

  观察组采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再给予养阴止咳安胎方治疗,配方包含麦冬20g、生地10g、熟地10g、百合10g、玄参10g、贝母6g、桔梗10g、桑寄生15g、续断10g。煮水煎服,200mL收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持续治疗7d。

  1.3观察指标

  1.3.1中医症状体征积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6],对日间和夜间咳嗽的症状及有关体征进行积分,症状包括日间咳嗽、夜间咳嗽、胸闷、喘息、咳痰、腹胀、纳呆、口淡黏腻,体征包括腋温、痰质、肺听诊,共计11个条目。症状:0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偶见,2分代表时有,3分代表经常。体征:腋温:0分代表<37.2℃,1分代表37.2~38.2℃,2分代表38.3~39.0℃,3分代表>39.0℃。痰质:0分代表无痰,1分代表少痰、易咯出,2分代表少痰、难咳出,3分代表痰中带血、难咳出。肺听诊:0分代表清晰,1分代表微粗或微湿啰音,2分代表一侧细或微湿啰音或喘鸣,3分代表双侧细或中度湿啰音及或明显喘鸣。采用4级评分体系,总分33分,分数越低代表病情越轻。

  1.3.2比较不良妊娠发生率

  包括腹痛、阴道出血、流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7]。治愈判定标准: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0%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判定标准: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89%,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显著;有效判定标准: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69%,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无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治疗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相较对照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对比

  对比对照组不良妊娠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1/34(2.94%)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咳嗽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疾病,患者自身体质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均有影响。妊娠咳嗽是孕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因为在妊娠期孕妇免疫力较为低下,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与病毒感染等相关。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环境、饮食方式的改变,妊娠咳嗽发病率也正显著升高。基于妊娠期为女性特殊时期,用药相对局限,孕妇会担心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选择不用药或用药不及时。如果长时间病情未缓解,抑或是治疗不彻底,会在体内长期滞留外邪,不仅久咳缠身还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可能出现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8-9]。在现代西医治疗中,药物主要用于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头孢拉定胶囊能杀灭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可在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也很可能产生一定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基于此,还应为患者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养阴止咳安胎方为中药处方,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期咳嗽。其主要优势在于该方药物成分皆为中药,相对于某些西药,副作用较小,对母婴均较安全。通过养阴润肺,止咳安胎,可快速缓解妊娠期咳嗽症状。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妊娠咳嗽主因在肺,主要病机为“肺失濡润、疏于清肃”。肺调节气,如腠理不密,六淫容易乘虚入肺,若素体阴虚,孕后阴血下聚冲任养胎,因孕重虚,虚火内生,故干咳无痰或少痰,口干咽燥;肺络受损,则痰中带血;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代张璐认为如久而不已,则易动胎,故提出“妊娠咳嗽,需以安胎为主”。故而治疗在于养阴润肺,并行安胎[3-4]。妊娠期间应当不仅做到养阴润肺止咳,还应顾护胎元[10]。养阴止咳安胎方中含有麦冬、生地、熟地、百合、玄参、贝母、桔梗、桑寄生、续断,诸药联用,有养阴润肺止咳安胎之功效。方剂中玄参养阴消肿、安胎;生地、熟地具有滋阴壮水,补肾安胎;百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与两地合用为金水并补;桔梗善开宣肺气,具有利咽止咳、宣肺化痰;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桑寄生、续断具有补肝肾、安胎功效;麦冬能养阴润燥,适用风燥伤肺者;桑寄生固肾安胎,适用胎动不安者。若手足心热,潮热者可加白薇,地骨皮滋阴清热;伴大便干结者,可加胡麻仁、肉苁蓉润肠通便。

  从上述研究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相较对照组治疗效果,观察组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养阴润肺止咳安胎方治疗妊娠咳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养阴止咳安胎方可降低不良妊娠率,而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此外,针对高热喘鸣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则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治疗的方式来改善。本研究还存在略微不足,例如研究病例数量相对较少,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未来将通过增加研究案例数量和延长研究时间来进行相应的弥补,以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愿意为进一步完善治疗妊娠咳嗽的方案。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妊娠咳嗽患者,选择养阴止咳安胎方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闫颖,张晗,哈虹,等.哈孝廉教授治疗妊娠咳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484-485.

  [2]蔡勋,李伟林.李伟林治疗妊娠咳嗽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3):224.

  [3]徐颜红.李京枝治疗妊娠咳嗽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486.

  [4]史国平.润躁安胎汤治疗妊娠咳嗽5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

  [5]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M]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6-177.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54.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26-1727.

  [8]张金兰,张金锁,周敏.止咳方治疗妊娠咳嗽5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8):1146-1147.

  [9]王艳,李文文,冯凯,等.中医辨证治疗妊娠咳嗽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2):37-38.

  [10]冯心福.中药治疗孕妇久咳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18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