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结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的32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的33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住院时间,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依从率和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HI评分和SUPP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术后患者可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HHI评分、SUPPH评分和护理依从率,以及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结肠癌;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希望量表;护理依从率
腹腔镜下根治术是治疗结肠癌的常用手段,但术后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及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1-2]。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结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医护一体化护理打破传统医疗体系中护患与医患两条平行线的格局,可使患者获得更加科学、细致、全面的护理方案[4-5]。本文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结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的32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的33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6];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预计生存期>12个月;年龄≤80岁。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合并肠梗阻、胃肠穿孔、出血。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观察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42~75岁,平均(53.22±5.17)岁;病程8~35个月,平均(16.05±3.58)个月;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4例,Ⅲ期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0~72岁,平均(52.83±5.24)岁;病程6~32个月,平均(15.72±3.89)个月;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5例,Ⅲ期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1)生命体征监测。行常规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2)并发症预防。密切关注患者尿液颜色、尿量等,预防尿潴留等并发症;避免引流管、导尿管等发生折叠、挤压,定时清理患者泌尿道周围,使其保持干净卫生,以防发生感染;帮助患者翻身、叩背,预防肺部感染;指导家属帮助患者活动四肢,避免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等。(3)常规健康宣教。由护士口头向患者讲解护理要点,引起患者对自我护理的重视,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4)饮食护理。术后禁食,遵医嘱匀速输注营养液,患者恢复排气后,先予以流质食物,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5)疼痛护理。遵医嘱用药,患者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6)心理护理。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发现其出现负性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7)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复查时间,叮嘱患者若出现疼痛、便血、发热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剧烈运动及劳动。
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1)成立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2名、护士长1名、专科护士5名组成(工作年限≥5年),先由护士长培训小组成员医护一体化概念、作用、目的及意义,小组成员完全掌握医护一体化护理知识后,建立小组微信群,群中主治医师、护士共同参与病情评估、讨论,制订护理方案。(2)具体措施。①联合查房与评估。术后实施医护人员共同查房、管床制度,针对患者恢复情况做出分析、交流,保持责任护士与对应主治医师上下班时间一致,实行集体交接班,详细向接班医护人员交代患者病情,并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反应及护理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②健康宣教一体化。护理人员调查患者对结肠癌的认知,并向主治医师反馈调查结果,小组讨论确定结肠癌术后注意事项,共同制订宣教内容,并协同对健康宣教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的改变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健康宣教计划和方法。③疼痛护理一体化。医师和护士共同参与患者的疼痛管理,护士负责疼痛评估和筛查及疼痛护理,医师负责进行疼痛诊断、治疗和调整,共同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探讨、制订疼痛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④心理护理一体化。医师和护士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商讨心理护理方案,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⑤饮食指导、出院指导一体化。医师和护士共同确定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内容、方式。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总分12~48分,希望水平与评分呈正相关。(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总分0~10分,疼痛程度与评分呈正比。(4)比较两组护理依从率。于出院时评估,采用本院自拟量表评价,包含用药、日常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内容,满分100分,≥90分为十分依从,80~89分为基本依从,≤79分为不依从。依从率=(十分依从+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5)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分。总分28~140分,自我管理效能感与评分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HHI、V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HH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HI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前后SUPPH评分
比较护理前,两组SUPP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UPPH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结肠癌患者多因具有癌症恐惧心理而降低了其希望水平,影响患者依从性,不利于患者预后[7]。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为患者树立康复自信,提升患者希望水平[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HHI评分、SUPPH评分和护理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医护一体化护理通过联合查房、一体化健康宣教、一体化心理护理等措施可改善医护间沟通交流,有利于保持医护信息同步化、意见统一化,及时发现护理中现存及潜在问题,提高护理质量[9]。已知癌症患者希望水平与自我管理效能呈正相关[10]。患者希望水平提高,则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癌症,并能主动寻求医护人员帮助,从而增强自我管理效能[11]。
疼痛可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可加重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体验,影响患者康复进度[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医护一体化护理中疼痛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医师和护士形成团队,共同制订疼痛管理方案,提高了护理的针对性,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13]。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术后患者可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HHI评分、SUPPH评分和护理依从率,以及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慕,陈晓宇.疼痛管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2):203-204.
[2]蒋汉卿,何进伟,罗水祥,等.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近远期疗效的对比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0,33(3):248-252.
[3]柳婷.预见性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影响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增刊1):212-213.
[4]李爽,韩敏,潘萍,等.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4):526-530.
[5]沙杰,郭华,毛倩倩.医护一体化干预对口腔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18(9):955-958.
[6]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1):92-106.
[7]Ocalewski J,Michalska P,Izdebski P,et al.Fear of cancer progression and health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Am J Health Behav,2021,45(1):138-151.
[8]张丽姗.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颅脑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0,41(6):123-125.
[9]陈丽娜,丁丽麒.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人文关怀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用药安全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3):504-505.
[10]陈梦瑾,李海香,姚雄,等.癌症化疗病人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其与自我管理效能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2):273-275.
[11]张军,赵心阳,辛彦雨,等.医护一体化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49(3):275-279.
[12]陶玲玲,樊梅荣,魏建梅.疼痛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4):311-313.
[13]周静,范勤琴.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4):490-49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