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结合认知行为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4例,基于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结合认知行为护理,经相同护理干预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心理应激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营养状态无差异(P>0.05),接受相同护理干预时间后,研究组营养状态较护理干预前明显好转(P<0.05),且研究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心理应激情况无差异(P>0.05),接受相同护理干预时间后,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情况较护理干预前有所好转(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QOL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接受相同护理干预时间后,两组患者较护理干预前好转(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护理方案有助于改善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减轻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认知行为护理;尿毒症;血液净化治疗

  0引言

  尿毒症系急慢性肾衰竭晚期阶段,由于此阶段肾脏出现不可逆性的损伤,残存的肾单位无法满足人体正常代谢,以致患者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血液净化治疗通过人为帮助肾脏清除体内过多物质和液体,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案之一,临床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1]。尿毒症是肾衰竭终末期表现,病死率较高,血液净化治疗能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但相关并发症较多,尤其以贫血、营养不良等最为常见[2]。因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与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此外针对尿毒症患者的饮食干预也是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由于尿毒症患者需要限制蛋白摄入、保持低钠低钾饮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更好帮助患者合理进行膳食安排,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及相关并发症[3]。另外由于尿毒症相关知识普及尚存在空缺,尿毒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偏低,故存在一定病耻感,且难以获得社会及家庭方面的情感支撑,兼之昂贵的医疗成本,患者临床往往出现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其整体依从性偏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而认知行为护理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4]。本次研究通过纳入本院2020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4例,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结合认知行为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基于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为48~62岁,平均(53.84±5.98)岁;原发疾病:高血压性肾病10例,糖尿病性肾病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药物性肾损伤5例,其他7例。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为49~65岁,平均(54.96±5.86)岁;原发疾病:高血压性肾病11例,糖尿病性肾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药物性肾损伤3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充分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纳入标准:①纳入患者均诊断为尿毒症,且经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②患者符合血液净化治疗指征;③患者意识清晰能正常沟通,具有一定依从性能配合研究开展;④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感染者;②短期内接受过大型手术治疗;③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者;④合并严重高血压、休克;⑤年龄≥75岁,基础情况较差的高龄患者;⑥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①常规健康宣教,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大致治疗过程与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②密切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以30min的间隔频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③血管通路护理,观察患者血管通路是否存在肿胀、渗血及针头滑落等情况,并观察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内液体颜色是否正常;④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透析后饮食控制,减少脂肪、蛋白质、钠盐以及钾元素的摄入。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结合认知行为护理:①参照《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中推荐,对患者在每次透析前予以低磷、低钾、高能量密度的肾病专用配方的口服营养补充剂250mL,同时调整透析超滤量,使患者透析后达到干体质;②对入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明确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心理情况制定个体化认知护理干预方案;③通过建立信赖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撑,完善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积极普及尿毒症、血液净化治疗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能较好理解患者现状,并为患者提供情绪价值与感情支撑,以此减轻患者的病耻感;④以病友讨论会等方式,帮助患者完善自我合理认知,通过树立正面例子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减轻负面情绪,最终使患者对疾病摆脱非理性认知;⑤采取音乐疗法等辅助放松疗法指导患者以1周/次的频率进行放松训练,配合言语引导,嘱患者闭眼后进行深呼吸,进行全身心的放松,干预时间为25~30min;此外可组建读书交流会,帮助患者重拾积极生活的信心,减轻心理应激状态[5]。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分别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3个月,测量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及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以此评价两组患者营养状态[6]。

  (2)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情况:分别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Modes Questionnaire,MCMQ)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此评价两组患者是否存在心理应激状态。

  (3)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QOL量表,以此评价两组患者是否存在心理应激状态[7]。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接受护理营养状态无差异(P>0.05);接受相同护理干预时间后,研究组营养状态较护理干预前明显好转(P<0.05),且研究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心理应激情况无差异(P>0.05);接受相同护理干预时间后,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情况较护理干预前有所好转(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QOL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接受相同护理干预时间后,两组患者较护理干预前好转(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约1.7%,且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病率的上升,近年来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尿毒症患者依赖于透析或肾移植延长生存期,有临床研究报道,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援引相关数据,临床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病率约为30.0%~66.7%[8]。尿毒症引起的蛋白代谢异常,尤其是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异常是影响营养不良发病率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的营养支持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9]。

  肠内营养支持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已存在营养不足或营养风险患者的主要干预手段,与其他营养支持方案相比,肠内营养有利于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方面可改善和维持胃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肠内营养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和分解代谢反应;此外与肠外营养比较肠内营养并发症少,且给患者带来的医疗成本更低[10]。并且尿毒症患者需要控制饮食,日常摄入可能存在不足,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补充患者正常消耗所需的能量。

  尿毒症具有知晓率低、病死率高、预后差、医疗费用高的特点,由于病程较长兼之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产生生理不适,尿毒症患者有较大概率因为心理应激状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出非理性行为[11]。既往传统护理对患者心理支持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引入认知护理干预,通过提供情感支撑、树立正面形象等方式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面情绪,并潜移默化改变患者非理性认知,调动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其依从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是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基于口服营养补充剂的方式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与既往报道中严正江[7]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次研究还提示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是因为对照组患者在长期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减轻了患者的惶恐感,此外常规护理中的健康宣教也有助于患者进一步了解疾病,从而减少因未知产生的误解。而研究组患者接受了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通过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支持,从家庭、社会(医院)方面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以此减轻患者的病耻感,帮助患者摆脱非理性的心理认知状态,实现正确自我认知,最终实现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曹静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11]。

  综上所述,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认知行为护理用于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的尿毒症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减轻相关并发症,缓解患者心理应激状态,避免患者出现非理性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月,肖晓琴,许虹.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9):32-35.

  [2]张娴.针对性护理结合营养干预对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2):62-64.

  [3]刘宇兰.尿毒症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2):184-185.

  [4]何琴.心智觉知护理干预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心智觉知度、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8):39-41.

  [5]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营养治疗指南专家协作组.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8):539-559.

  [6]吴占敏.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29.

  [7]严江正.肠内营养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9):22-24.

  [8]王培红,宋芳,曹君君.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其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16):2032-2034.

  [9]刘莲琴,张卫东,缑楠.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肠内营养改善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70-2072.

  [10]黄燕婷.肠内营养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8,19(12):86-87,96.

  [11]曹静,蒋莹莹.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9):1244-124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