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指标(体质量、身长、头围)水平、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体质量、身长、头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TRF、PA、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26%(4/39),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应用于早产儿可提高生长发育指标水平、营养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早产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生长发育;营养;满意度;不良事件

  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出生后需进行重症监护[1]。常规护理不利于早期建立亲子关系,同时母婴分离易引起产妇抑郁情绪,影响产后恢复[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重视家庭成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参与度,关注患者和家庭成员的需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促进疾病恢复[3]。将该护理方案应用于早产儿护理有利于同时满足早产儿及其主要照顾者的需求,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4]。本文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胎龄33~37周;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无先天畸形;主要照顾者为父母。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肺发育不全;合并遗传代谢性疾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低,无法配合研究。早产儿家长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J2018-00623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胎龄33~36周,平均(34.56±0.54)周;出生体质量2.2~2.8 kg,平均(2.36±0.12)kg;出生1 minApgar评分7.2~9.0分,平均(7.89±0.52)分;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1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胎龄33~37周,平均(34.47±0.38)周;出生体质量2.2~2.6 kg,平均(2.39±0.11)kg;出生1 minApgar评分7.5~9.5分,平均(8.05±0.23)分;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将早产儿置于暖箱中,限制病房内人员出入,进行护理操作时需严格消毒双手;出院前指导早产儿父母正确的喂养方法,每2~3 h喂养1次,8~12次/d,可根据早产儿体质量和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量,同时进行早产儿日常护理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1)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小组。组员为具备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组员均接受统一培训,明确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特点,之后商讨制订护理方案。(2)护理措施实施。①建立早产儿档案,记录早产儿出生情况、治疗经过及相关检测数据,待早产儿情况稳定后,与其主要照顾者面对面交谈,了解主要照顾者参与早产儿护理的意愿及其对早产儿护理的认知水平。②对早产儿主要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发放宣传册或宣教视频,解释早产儿生长发育特点和护理需求。③待早产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稳定后,允许主要照顾者与早产儿进行接触,严格消毒并穿隔离衣后方可进入病房,30~40 min/次,1次/d。④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早产儿主要照顾者进行沟通,针对早产儿病情、治疗和护理情况,询问其内心想法,鼓励其表达焦虑、担忧、无助等情绪,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指导其寻求家庭支持。⑤组织早产儿护理培训,1 h/次,2次/周,由护理人员示范正确的早产儿喂养方法及对喂养反应和体质量增长的观察方法,指导为早产儿更换尿布、清洁皮肤、脐带护理等日常护理技巧。同时指导早产儿母亲增加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⑥根据早产儿情况和主要照顾者的照护水平,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方案,建立微信群,并进行随访,定期关注早产儿情况,1次/月,直至早产儿矫正胎龄满6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包括体质量、身长、头围。(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2 mL,以3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留取血清,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由早产儿主要照顾者填写,总分0~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体质量、身长、头围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体质量、身长、头围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TRF、PA、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TRF、PA、ALB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26%(4/39),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目前,如何改善早产儿的发育情况、提高其照护质量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问题[5]。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整体护理理念的延伸与发展,强调早产儿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认为家庭是给予早产儿支持的主要来源,将其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能够改善早产儿结局[6]。

  TRF、PA、ALB是临床常用的营养指标,可有效反映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体质量、身长、头围、TRF、PA、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通过建立早产儿档案,能够明确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同时保证早产儿母亲的营养摄入,可提高喂养的科学性,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改善其营养状况[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指导主要照顾者参与早产儿的护理过程,并对其进行早产儿护理培训,可使其更好地掌握早产儿护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其护理信心,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9-10]。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根据早产儿的情况制订护理方案,可保证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观察早产儿喂养反应和体质量增长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11]。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应用于早产儿可提高生长发育指标水平、营养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林秀英,张亚需,冯丽梅,等.品管圈活动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2):105-108.

  [2]唐海燕.水槽式鸟巢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5):149.

  [3]曲海涛.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9,23(7):1404-1407.

  [4]蔡协君,俞丹,王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20,12(1):26-29.

  [5]Argall NL,Johnson E,Cox E,et al.Exploring parental perceptions of a family-centred model of care in a public child development service[J].J Child Health Care,2022,26(1):5-17.

  [6]Lindstrom K,Cady R,Bushaw A.Family-centered care for children with medical complexity:a goal-planning initiative[J].Nurse Pract,2020,45(8):49-55.

  [7]王帆,段小凤,李胜玲.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NICU早产儿神经行为有效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0):1793-1797.

  [8]张迪,马金红,李梦娇,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延续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效果[J].河北医药,2020,42(24):3821-3824.

  [9]刘啸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7):116-119.

  [10]李梦娇,马金红,李晶,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4):485-489.

  [11]白东梅,姚敏.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2837-283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