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上蔡重阳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脑损伤指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生命质量[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PedsQL4.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及血清IGF-1、GFAP和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edsQL4.0评分高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神经损伤,改善生命质量,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丙戊酸钠。

  【关键词】儿童;癫痫;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癫痫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遗传、脑发育异常、脑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可导致多种神经行为障碍,影响患儿身心发育[1]。口服抗癫痫药物是临床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方式,丙戊酸钠是广谱抗癫痫药,对癫痫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均有良好效果,但长期用药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2]。左乙拉西坦是第二代抗癫痫药物,通过抑制突触囊泡蛋白2A(SV2A)受体发挥抗癫痫作用,对中枢神经选择性好,不良反应较少[3]。鉴于此,本文比较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上蔡重阳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相关标准[4];经病史、脑电图、CT等检查确诊;年龄≥4岁;近4周内至少发作1次。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并其他神经性疾病;伴肝、肾功能不全。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上蔡重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批准文号:2019A11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9岁,平均(6.40±1.70)岁;病程2.4~8.1年,平均(5.04±1.62)年;癫痫类型:全面性发作25例,部分性发作1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8岁,平均(6.30±1.49)岁;病程2.5~8.0年,平均(5.09±1.71)年;癫痫类型:全面性发作27例,部分性发作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片(湘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873,0.1 g)治疗,日剂量10~20 mg/kg,2次/d。

  观察组口服左乙拉西坦片(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79,0.5 g)治疗,起始剂量10 mg/kg,根据患儿疗效及耐受程度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30 mg/kg,2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1)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有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74%;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脑损伤指标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PedsQL4.0)[5]评估患儿生命质量,量表包括生理功能(32分)、情感功能(20分)、社交功能(20分)、角色功能(20分)4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脑损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GF-1、GFA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GFAP和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edsQL4.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及角色功能等PedsQL4.0评分高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小儿癫痫多由遗传、围生期脑损伤引起,常反复发作,导致患儿大脑皮质发育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影响智力发育,需要尽早用药控制[6]。丙戊酸钠是广谱抗癫痫药,对癫痫强直性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均有一定效果,但儿童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共济失调、行为异常等不良反应[7]。而左乙拉西坦是第二代抗癫痫药物,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较第一代药物有所提升[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角色功能等PedsQL4.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丙戊酸钠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GABA)转移酶,提高脑内GABA水平,可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还可阻滞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稳定神经元细胞膜,减少异常放电[9]。但该药起效慢、治疗周期长,且不良反应较多。左乙拉西坦是吡咯烷酮衍生物,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SV2A受体,抑制神经元高度同步化放电,对于重症患儿效果更好,且不影响正常神经元功能,较少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左乙拉西坦安全性优于丙戊酸钠。

  癫痫发作可导致神经功能损伤,引起血清脑损伤指标水平异常。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其水平异常升高时,会导致钾离子稳态失衡,神经元异常兴奋;NSE是一种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在脑损伤时水平升高;而IGF-1则是一种具有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特性的单链多肽,在患者发生脑损伤时,其表达水平升高[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IGF-1、GFAP及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左乙拉西坦不仅能抑制神经元高度同步化放电,减轻神经元损伤,抑制氧化应激,还能促进神经元增殖分化,从而降低脑损伤指标水平[13]。

  综上所述,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神经损伤,改善生命质量,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丙戊酸钠。

  参考文献

  [1]陈书远,刘金宝,刘世祺.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脑电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7):894-897.

  [2]王翀,朱晓蕾,王晓云.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或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对脑电图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1,27(3):516-521.

  [3]张京铮,席悦.“痫三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对脑电图、血清NSE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2,42(9):120-122.

  [4]中国抗癫痫协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7.

  [5]卢奕云,田琪,郝元涛,等.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3):328-331.

  [6]胡沙雅,胡宇敏,刘麟.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4):150-153.

  [7]刘月娇.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25-27.

  [8]郭金莉.丙戊酸镁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智商发育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2,23(4):597-599.

  [9]范玲,吕晓东.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J].感染、炎症、修复,2020,21(2):113-114.

  [10]符敏峰.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结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1,42(6):1423-1424.

  [11]吴海威.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对脑损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10):1535-1537.

  [12]刘源源.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癫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miR-134-5p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3):349-352.

  [13]靳国防.吡拉西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HMGB1、IGF-1、IL-6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3,43(2):91-9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