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自由体位联合导乐法助产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5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助产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名和观察组38名。两组待产过程中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导乐法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分娩控制感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分娩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以及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中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导乐法助产应用于无痛分娩初产妇可提高分娩控制感评分、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减少分娩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效果优于单纯导乐法助产。
【关键词】自由体位;导乐法;助产;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娩控制感;自然分娩率
无痛分娩是现代临床普及的一种分娩技术,在不危及产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给予药物或非药物镇痛,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缓解紧张及焦虑情绪,利于产妇顺利分娩[1]。相较于经产妇,初产妇因经验不足,在生产过程中心理压力更大,疼痛应激反应更为严重,不利于顺利分娩[2]。导乐法的导乐师在陪产过程中通过持续给予产妇生理及情感上的支持,并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或知识,可减轻产妇恐惧心理,增强分娩信心,改善分娩结局[3]。自由体位可在分娩过程中根据产程灵活调整产妇体位,以促进分娩顺利,应用于无痛分娩初产妇中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4]。本文观察自由体位联合导乐法助产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5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产妇及家属均同意无痛分娩,且愿意配合;胎儿健康,无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等不良妊娠情况。排除标准:出现紫绀、心跳骤停、昏迷等情况的危重产妇;合并泌尿系疾病或严重器官功能性疾病;合并妊娠并发症;合并精神类疾病;具有无痛分娩禁忌证;胎儿头盆明显不对称。产妇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助产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名和观察组38名。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7.67±2.53)岁;产前体质量指数23~32 kg/m2,平均(26.86±3.01)kg/m2;孕周37~40周,平均(39.13±0.71)周。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8.12±1.35)岁;产前体质量指数23~32 kg/m2,平均(27.13±2.89)kg/m2;孕周37~40周,平均(39.23±0.70)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于规律宫缩后进入待产房,常规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并行常规心电监测和胎心监护,宫口开至2~3 cm时行硬膜外麻醉并连接镇痛泵(0.125%盐酸罗哌卡因与0.4 mg/mL舒芬太尼混合液)。待产期间,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口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告知产前准备、分娩注意事项和产后指导。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导乐法助产。入院后,为产妇配1名导乐师,导乐师由助产士担任,全程一对一陪护。(1)在待产房,导乐师以热情的态度、幽默的语言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根据产妇体力情况嘱其走动或休息,产妇休息时给予按摩以缓解身体不适;指导产妇数宫缩次数或指导其通过腹式深呼吸缓解宫缩痛;根据情况给予导乐车或导乐枕等分散产妇对宫缩痛的注意力。(2)宫口开至2~3 cm,导乐师陪同产妇进入产房,选择传统体位仰卧于产床,依据产妇意愿播放轻柔的音乐或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以缓解其紧张情绪;采用黄豆袋热敷腰骶部,并在宫缩间歇期采用导乐仪按摩腰骶部或按压穴位,缓解疼痛;随时告知产妇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宫缩间歇期,指导产妇合理摄入食物以保存体力,食物需清淡、易消化,如粥、骨头汤、鸡汤等。(3)宫口全开后,宫缩时指导产妇屏气发力,并随时给予鼓励;胎头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喜讯,指导产妇继续深呼吸用力直至胎儿娩出,并及时告知产妇新生儿相关情况,指导产妇抱新生儿。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由体位助产。(1)分娩前利用图册向产妇介绍自由体位相关知识,包括各种体位的具体动作及优势。(2)第一产程开始后,指导产妇根据自身舒适度选择体位至胎头拨露。①坐位:产妇坐在分娩球上,固定双下肢,并在助产士的帮助下左右晃动骨盆;②蹲位:将分娩球靠墙放置,产妇背靠分娩球蹲下至肩胛骨与分娩球顶端接触,并保持上半身直立,上下滑动分娩球;③站立位:将分娩球放置在床沿,产妇站于床旁双手抱球,将上半身前倾靠在球上;④跪位:将分娩球放置在铺有软垫的地上,产妇面向分娩球取跪姿,身体前倾抱住球体,使头部贴近球体。(3)胎头拨露2~3 cm后协助产妇上产床,指导产妇自主选择舒适体位。①侧卧位:产妇侧躺在产床上,根据舒适程度调整床头坡度,在保持脊背不弯曲的情况下尽量弯曲膝关节,突出臀部;②俯卧位:调高产床床头至30°~60°,产妇面向床头跪在床上并打开双膝(约与肩同宽),上身微前倾趴于床头;③仰卧位:产妇仰卧于产床,依据舒适度稍调高或垫高床头,双下肢分开,自主选择屈膝双脚平放于床上或将双腿平放于床上。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分娩控制感评分。于分娩结束后采用分娩控制量表(中文版)评估[5],共29个条目,每个条目1~7分,总分29~203分,分值与控制感呈正比。(2)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3)比较两组分娩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4)比较两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包括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和刺激反应5项,评分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提示新生儿轻度窒息,<4分提示新生儿重度窒息[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分娩控制感评分比较
观察组分娩控制感评分为(175.31±17.64)分,高于对照组的(147.95±16.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3,P=0.000)。
2.2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分娩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比较
观察组分娩中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用量为(125.36±15.35)mL,少于对照组的(135.49±18.1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6,P=0.011)。
2.4两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顺利分娩由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状态共同影响,其中产力可通过产妇体位调整改变,因此分娩中的体位对分娩结局有重要影响[7]。传统分娩体位为截石位,即产妇仰卧,双腿置于腿架,双小腿下垂,臀部移至床边,最大限度地暴露会阴。该体位往往会加快产妇体力消耗,且长时间保持该体位会影响产妇下肢静脉回流,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同时暴露会阴可影响产妇自尊心,影响产妇心理状态[8]。而自由体位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可增加产妇舒适度、加快产程,促进顺利分娩[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导乐法助产中导乐师会更加详细地为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可提高产妇分娩信心;在产妇进入产房后通过播放轻音乐及指导产妇深呼吸放松,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减轻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且导乐师全程陪护可使产妇获得支持感,进而提高自控力[10-11]。自由体位中助产士耐心向产妇讲解自由体位相关知识,并根据产妇自身意愿及舒适度选择体位,产妇可在产房内自由活动,提高产妇自主能动性,进而提高控制感[12-13]。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娩中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用量少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自由体位于第一产程开始后实施,可使产妇自主选择舒适体位,能改变产妇精神状态,且高控制感可充分发挥产妇的自主能动性,提高生产过程中的配合度,促进分娩;其中蹲位、站立位、跪位及坐位均可拓宽产道,降低生产时的阻力,且可使胎儿受产道收缩、重力因素影响自然下移,加快下降速度,故能缩短产程时间[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自由体位可利用重力改变胎儿入盆姿势,使胎轴与骨盆入口一致,有助于纠正胎位异常,加快胎儿下降速度,促进顺利分娩;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体力消耗,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15]。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联合导乐法助产应用于无痛分娩初产妇可提高分娩控制感评分、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减少分娩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效果优于单纯导乐法助产。
参考文献
[1]常永健,熊敏.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应用于无痛分娩安全有效[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4):1418-1421.
[2]刘文婷,陈瑜,陶艳玲,等.初产妇和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2,39(7):1-4.
[3]叶蕾,沙菁.导乐陪伴分娩联合自由体位对产妇产程不适感及消极情绪的控制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3):5414-5417.
[4]姚维银,黄欢,王双.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937-3940.
[5]谷瑞芮,侯益轩,吴丽萍.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控制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9):4061-4066.
[6]陈健萍,谭葵欢,袁海超,等.aEEG、脐血pH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结局的预测价值[J].海南医学,2022,33(3):342-344.
[7]张洪星,王佃卫.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4):2156-2159.
[8]杨秀娟,陈冬冬.分阶段自由体位联合垂直体位分娩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3):22-24.
[9]孙玲珍.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0):105-106.
[10]吴丽珠,张文珍,欧阳彦兰,等.自由体位分娩法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对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3):2952-2954.
[11]彭岚岚,乐江华,唐波瑶.导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5):1-3.
[12]孟庆堂.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4):208-211.
[13]李迎迎,李捷.责任制助产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4):745-748.
[14]胡胜男.导乐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分娩结局及产痛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9):3571-3574.
[15]侯芳芳.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效果观察[J].家有孕宝,2021,3(9):4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