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某医院抽取具有临床带教资格的82名带教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与临床带教教师胜任力量表进行调查。统计所有带教教师各维度胜任力得分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带教教师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量表得分为(77.06±16.07)分,得分维度最高的为临床带教职业素养,最低的为沟通与协作能力。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带教年限、最高学历、是否参与慢性病带教相关系统培训、是否从事慢性病管理一线工作的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带教年限、最高学历、是否参与慢性病带教相关系统培训是教师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其胜任力得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应重视带教教师的进修与慢性病带教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并重视带教年限对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关键词:慢性病;临床带教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
0引言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是以提供完整、主动、持续的慢性病患者病情管理及医疗服务的新型科学管理模式。在慢性病治疗负担日益加重、慢性病医疗服务备受关注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从信息化建设、医疗保险等多个层面入手,积极建立、健全CDM相关管理体系与制度。结合CDM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慢性病防治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在今后的院校教育与临床带教中,着力培养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医疗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慢性病防治知识、能力培养角度考虑,目前尚无关于教师胜任力评定的统一量表,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的探讨也相对缺乏。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某教学医院82名带教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胜任力现状与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慢性病教学领域带教教师的准入标准建立、专项培训等提供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从某教学医院抽取具有临床带教资格的82名带教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者;②于所在教学医院从事相关临床教学工作1年以上;③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并可配合完成调查。排除标准:①外出或进修学习者;②休假者;③非临床一线工作者。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调查表与胜任力量表。调查表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含性别、年龄、初始学历/最高学历、工作科室、(一线)工作年限等;②临床带教情况,含成为带教教师的方式、带教形式、是否通过医院考核上岗、是否从事慢性病管理一线工作等。由于目前缺少统一的调查表,研究者参考陈立今等[1]建立的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杨晓华等[2]构建的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以及胡素佩等[3]提出的带教师资岗位胜任力指标,自行设计胜任力量表。量表包括临床带教职业素养(5个条目)、临床实践能力(6个条目)、教学能力(12个条目)、专业精神(5个条目)、管理/领导力(4个条目)、沟通与协作能力(3个条目)共6个维度,35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赋值0~3分。各维度所有条目得分总和记为粗分,标准化为百分制后,即为该维度总分,量表总分作类似标准化处理,得分范围为0~100分。量表得分与带教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呈正相关。量表经5名慢病管理领域的专家评定与验证,并根据专家意见反复修订,检验结果显示,本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3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资料收集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资料收集员负责问卷、量表的发放,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详细说明问卷、量表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发放问卷、量表前均已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采用匿名形式填写,独立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带教教师胜任力得分情况
本研究中,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量表得分为(77.06±16.07)分,得分维度最高的为临床带教职业素养,最低的为沟通与协作能力,详见表1。
2.2临床带教教师胜任力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带教年限、最高学历、是否参与慢性病带教相关系统培训、是否从事慢性病管理一线工作的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临床带教教师胜任力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按表3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带教年限、最高学历、是否参与慢性病带教相关系统培训是带教教师胜任力得分的影响因素,详见表4。
3讨论
临床教师是医学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主体。既往研究发现,临床教师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开展临床实习教学,对实习生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皆有重要意义。而临床教师具有双重身份,在参与临床实践的同时,也肩负医疗教育的重担。温静等[4]指出,运用胜任力理论构建师资培训胜任力模型,积极开展相关实证分析,对带教师资建设体系的构建有积极作用。由此考虑,探讨教师胜任力现状,评估其是否能够有效履行带教教师的职责,是否具备从事临床带教岗位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自制问卷及量表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本研究中,82例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得分为(77.06±16.07)分,提示慢性病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沈江华等[5]报道结论相似。进一步分析发现,本组教师在临床带教职业素养维度的得分较高,而沟通与协作能力方面的得分较差,考虑与医疗模式、教育观念有关。
探讨临床教师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组织胜任力水平较低的带教教师参与针对性培训,并根据培训过程发现的问题与既往的经验,不断完善现有培训制度,健全临床带教师资体系,对今后慢性病临床带教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支撑作用。本研究发现,教师胜任力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带教年限、最高学历、是否参与慢性病带教相关系统培训等。带教年限与临床教师的教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实际教学能力等多项要素挂钩,是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依据之一。既往研究指出,在选拔带教教师时,工作年限、带教时间是较重要的参考因素。本研究中,随带教年限的延长,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得分呈现出逐渐成长趋势,与带教时间介于1~5年的临床教师比较,拥有5年以上临床带教经历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更高,与既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初始学历与最高学历的比较,可反映带教教师在临床实践期间的学习、进修情况,本研究中,部分带教教师的学历水平有明显提升,且对比胜任力评分发现,初始学历不同的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得分并无明显差异,而不同最高学历的教师则呈现出较大差异。由此分析,临床教师的学习、进修情况可能与其胜任力密切相关,为临床教师提供足够的进修机会,鼓励其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充分借助现有的进修机会或学历提升渠道,对自身岗位胜任力的提升以及自我发展均有积极作用。钟琳等[6]在分析超声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的带教工作时提到,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鼓励攻读同等学历的研究生,有助于医师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而该策略对临床带教教师也同样适用,即通过学历晋升提升自我在慢性病教学方面的教学能力。本研究还发现,是否参与慢性病带教相关系统培训,也是临床教师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围绕慢性病医疗管理的带教,国内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从社区多重慢病防治角度出发培养专业人才,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增设慢性病模块并完善课程设置,但关于临床教师慢性病带教培训的报道仍然较少。基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后续有必要从慢性病带教的岗位任职要求以及CDM模式推广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等方面入手,深入讨论临床教师的培训内容与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系统培训,并不断完善慢性病临床带教师资体系。
综上所述,慢性病临床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其胜任力得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后续应重视带教教师的进修与学历晋升,关注慢性病带教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鼓励临床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培训活动与学习交流会,并在参与临床带教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慢性病带教工作的胜任力。
参考文献
[1]陈立今,谢贤宇,金炎,等.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6):902-908.
[2]杨晓华,陈磊.医院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530-533.
[3]胡素佩,方才妹,郑建军,等.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岗位胜任力指标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6):930-934.
[4]温静,赵晶,叶红梅,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培训需求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5):476-478.
[5]沈江华,王淑洁,曾艳,等.北京地区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师资带教水平现状探讨[J].中国药房,2015,26(36):5170-5173.
[6]钟琳,彭玉兰.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培养的带教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0,22(11):873-87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