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其中,A组均予以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添加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治疗,并就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结果B组临床疗效及治疗3d与7d时PA水平均较A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更低;治疗3d与7d时腹内压、胃肠减压量、CRP水平更低;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更短;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可降低腹内压及人体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并加快症状消失及血淀粉酶恢复速度,且治疗期间并发症较少,具备进一步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介入超声置管引流;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炎症因子;腹内压
0引言
重症胰腺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不仅具有病发突然、病情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导致严重感染从而诱发并发症,极大程度上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部分报道显示导致重症胰腺炎死亡的主要因素就是疾病本身所导致速发型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急性肾衰、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等,并且炎症介质、腹腔高压的级联反应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此外,鉴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的早期症状表现,进而增加了炎性介质与胰酶渗透到腹腔与血液中的概率,从而导致血管通透性降低,并出现腹腔积液,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膜水肿,这也就致使患者心血量与心脏每搏输出量随腹腔压力的增高而逐渐降低,最终影响血运[3]。鉴于此,部分学者提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应通过减轻腹腔压来提高回心率,提高血运,并降低对心肌和肾脏的负担,增加肺活量,提高肺顺应性,从而改善症状[4]。而近几年介入超声置管引流已经成为缓解腹腔压力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就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展开研究,以期获得满意疗效,并为重症胰腺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31~72岁,平均(54.87±6.20)岁;体重为57~89kg,平均(68.41±7.92)kg;积液范围3.17~8.72cm,平均(5.45±0.37)cm;其中病因包括15例酗酒(50.00%),10例胆结石(33.33%),5例暴饮暴食(16.67%)。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5489±6.27)岁;体重为55~88kg,平均(68.37±7.86)kg;积液范围3.20~8.77cm,平均(5.49±0.41)cm;其中病因包括13例酗酒(43.33%),11例胆结石(36.67%),6例暴饮暴食(20.0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重症胰腺炎;②资料完整;③知情并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血液疾病;③恶性肿瘤;④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⑤严重脏器病变;⑥中途退出。
1.2治疗方法
均给予患者常规抗炎及抗休克、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补充血容量、平衡电解质及酸碱度等常规对症治疗。B组在以上基础上展开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治疗,治疗时将彩色超声诊断仪(LOGIC E9)探头频率设置为3.5~5.0MHz,进行全腹部扫查,并确定穿刺点(腹腔渗液集中或病灶距离最短处),常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利多卡因),随后在超声引导下应用PTC穿刺针穿刺,扩大穿刺口置入8F—12F猪尾巴引流管及连接引流袋,引流成功后在超声监测下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同时监测引流液胰酶水平,并对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及时调整用药。连续7d引流管无引流液可拔管。
1.3指标观察
①治疗期间并发症(胰周感染、急性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②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③压力计测量腹内压,并计算胃肠减压量;④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化验仪测定CRP与PA水平。
1.4疗效评估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且超声检查下胰腺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恢复正常)+有效率(症状及体征均改善,但实验室指标水平部分未恢复正常)。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需进行手术治疗者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B组低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对比
B组较A组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腹内压与胃肠减压量对比
腹内压与胃肠减压量,入院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及7d时B组均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CRP与PA水平对比
入院时CRP与P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及7d时B组CRP水平低于A组,PA水平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急性胰腺炎作为常见临床急腹症,其不仅具有病发突然、进展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其所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人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5]。而及时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也会对预后水平带来积极的影响。手术疗法、介入引流是对有感染征和严重症状胰腺损伤病人的常规处理方式。其中,手术疗法具备了视野清晰、引流干净、能一次去除坏死组织的优势,其不足之处在于术后对病人的损害很大,如果未能及时一次彻底清除,非常容易引发胰周血管侵蚀出血、感染加剧等不良后果[6]。另外鉴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是危重症,感染后症状加剧的根源大多就是由于炎症细胞进入其中,而在此时进行的手术处理并无法防止胰腺坏死,也无法有效减少炎症损害。同时,所伴随的感染和血运障碍等,也非常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7]。鉴于此,更多的专家建议可选择介入方式处理。腹腔镜辅助引流治疗为一种引流治疗法,但由于病情严重者其本身就伴有比较明显的腹胀反应,再通过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会加重腹胀表现,同时也会增加腹腔内肝脏损害程度,从而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8]。
近年来,随着穿刺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介入引流术已经成为腹腔病变的首选诊断方式。其中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有不受气体影响、位置精确、图形直观、解剖清晰等优势[9]。将其运用于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治疗中,其收费低,简便灵活,且无须搬动患者即可以进行治疗。治疗时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并以通过调整超声探头穿刺架改变进针的方位,就可以获得准确的此穿刺定位,同时可以在影像监视下使用双导丝调整引流的部位,使治疗更具准确性[10]。而使用兼具冲洗与导流双重功能的双腔管则可使导流过程更为彻底、高效,并将大量的酶、活性物质、炎性介质等毒性物质引出体外,减轻由发炎因子及介质过量释放所引起的身体损害,促使症状和体征好转[11]。此外,如果病人并无感染征象时也可以进行穿刺引流术治疗,以降低胰腺被膜张力及出血危险性,同时也可以降低胰酶对胰周血管的侵蚀程度[12]。而本次研究将介入超声置管引流应用到B组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并以常规治疗的A组为参照,结果发现B组较A组临床疗效及PA水平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CRP水平及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更低,结果表明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更具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介入超声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亦可以加快症状消失及血淀粉酶恢复速度,值得被临床进一步运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燕龙.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J].世界复合医学,2022,8(6):81-84.
[2]张凯,路志宇,高建华,等.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5):787-788.
[3]刘丹舟,张丹嗣,陈龙.血液灌流及CRRT联合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腹腔黏膜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10):1060-1064.
[4]林金锌,陈英杰,陈名智,等.早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郭氏六联疗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33):99-104.
[5]马力,李晓锋,熊燃,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应用时机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17-921.
[6]刘燕,韦妍飞,张黎,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J].微创医学,2021,16(4):502-504.
[7]程亮.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21.
[8]马力,李晓锋,熊燃,等.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价值[J].新医学,2021,52(2):116-119.
[9]孔世杰,张飞,张继红,等.床旁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1):117-119.
[10]田文博.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8):133-135.
[11]闫文科,宿华威.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总结[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0,32(4):249-252.
[12]张亮,严智文,魏亮,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前先行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刊,2020,55(4):394-39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