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应用外周涂片联合骨髓涂片与流式细胞术进行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接收诊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外周血涂片进行MDS的早期诊断,实验组则联合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进行MDS的早期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后,实验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联合起来进行MDS的早期诊断,检测准确性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流式细胞术;早期诊断;诊断效果
0引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一组恶性克隆性疾病,特点表现为骨髓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1]。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2]。临床上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是通过骨髓涂片(bone marrow)对患者形态、特染色、有核红细胞PAS、髓系细胞POX检查发现的[3]。但骨髓涂片因为计数方法上存在缺陷,误差较大,需要多次进行计数观察,影响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对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结果,我院在骨髓涂片的基础上联合外周血涂片(PBS)与流式细胞术(FCM)来提高MDS早期诊断准确性,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接收诊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31~72岁,平均(52.47±10.89)岁;单独使用骨髓涂片进行MDS进行诊断。实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33~71岁,平均(51.83±10.77)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外周血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进行MDS诊断。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知悉此次研究并批准通过,同时此次参与对象均已了解此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和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依从性高,配合度好。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心、肺、脑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骨髓涂片进行MDS诊断,实施方法:选择患者右髂后上棘作为骨髓采集部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经骨髓活检针进行骨髓穿针,采集骨髓液,制作骨髓涂片。制作好的骨髓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通过显微镜对颜色进行观察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小巨核细胞,判断相关指标。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外周血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进行MDS诊断,实施方法:外周血涂片:通过抽取2ml患者空腹静脉血放置于无菌试管后,经乙二胺四乙酸(EDTA)进行抗凝处理。用毛细吸管吸取5~7UL处理后的血液,放置于载玻片上,行瑞氏-吉姆萨染色。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外周血中的基本指标;流式细胞术:选择患者右髂后上棘作为骨髓采集部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经骨髓活检针进行骨髓穿针,采集骨髓液,经乙二胺四乙酸(EDTA)进行抗凝处理后,加入相应单克隆抗体(PerCP,单克隆抗体草履虫叶绿素蛋白)3~5μL混匀,将细胞数调整至2×105-1×107,进行室温避光处理15min;加入200μL溶血素混匀,再加入1.8mL蒸馏水同样进行混匀。将制取好的检测样本经300×g离心5min,去掉上层血清后加入200μL PBS进行混匀。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1.3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MDS诊断结果,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在早期MDS诊断中的诊断准确性。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的数据均放置于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则使用(x—±s)进行表示,并且t对计量资料分别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进行表示,并且采取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
通过对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比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结果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测结果对比
通过对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检测出细胞内的铁数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实验组患者内检出巨核细胞数量减少、粒系病态造血比分减少、红系病态造血比分减少的数量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续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造成MDS的病因尚未明确,病毒性、化学性以及放射性损害都有可能导致MDS的出现[4]。MDS是一种致病率极高的血液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手段进行干预,患者数小时内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因血液病变、供氧不足、出血等情况死亡[5]。因此MDS早期诊断直接关乎着患者的生命,提高MDS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6]。
骨髓涂片细胞学检验是MDS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7-8],能够通过观察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变化、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对MDS的临床诊断提供数据参考,但骨髓涂片因为存在计数方法上的缺陷,往往需要多次进行检验,影响MDS早期诊断结果[9-10]。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MDS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在骨髓涂片的基础上联合外周血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进行临床诊断,诊断准确性有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MDS早期临床诊断中应用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流式细胞术进行诊断,诊断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为临床诊断MDS提供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少波.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Hypo-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0):2-3.
[2]朱晓华,王建成,程彦,等.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形态及骨髓活检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21,27(6):906-910.
[3]付美娟.血常规、外周血涂片联合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病因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2):142-143.
[4]孟德涛.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活检联合外周血涂片在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研究,2020,28(8):97-99.
[5]欧阳芬,叶淑娴,程招敏,等.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3):1836-1838.
[6]金咏梅,刘雨涵,廖红艳,等.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与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检测结果不相符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8):913-915,920.
[7]王美令.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22,28(1):169-171.
[8]余娟,严晓琴,邹夏,等.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im-3蛋白、CD80、CD86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J].疑难病杂志,2 0 21,2 0(8):801-806.
[9]崔雪,崔建娇,丛玉珠,等.四种检验方法不同组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6):738-741.
[10]牛川.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涂片及骨髓象特点分析[J].健康管理,2021(13):151,11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