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的药品管理数据,根据是否实施信息化管理分为对照组(实施前)和观察组(实施后)。比较两组的工作效率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采购计划制定时间、单品库存时间、药品验收时间、票据入库时间以及药品供应周期均有明显缩短,药品验收人数也有所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对工作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药品管理流程得到了优化,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效率
0引言
医院药品管理涉及药品采购、库存管理、配送、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医院药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流动性高,药品管理任务复杂,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自动化、集中化、标准化的药品管理,减少人工操作的烦琐和错误。医院药品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药品库存、使用量、有效期、供应商信息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合理的药品管理策略[1-2]。因此,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后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变化展开研究,探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期间的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效率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数据;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没有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期间的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效率相关数据作为对照组数据。对照组工作人员为22名,男11名,女11名,年龄为26~47岁,平均(34.23±1.33)岁。观察组工作人员为23名,男12名,女11名,年龄为25~48岁,平均(35.13±1.35)岁。两组基础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对照组:①药品采购,A医院的药品采购部门会根据医院的需求和临床科室的药品清单制定采购计划。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联系,协商价格、数量和交货时间,并进行采购订单的生成和审核。②药品入库,当药品送达医院时,仓库人员会进行验收和入库操作。他们会检查药品的包装完好性和有效期,并记录药品的批号、数量和入库日期。③药品库存管理,医院的药房或仓库会根据临床科室的需求和库存情况,对药品进行库存管理。这包括药品的分类、货架管理、库存盘点和库存补充等工作。④药品配送,当临床科室需要用药时,医院的药房人员会根据医嘱或需求提供相应的药品[3]。他们会根据药品库存情况进行拣货和配送,确保及时供应。⑤药品使用记录,临床科室的医生或护士会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量和使用时间等。这些记录用于病例管理、药品消耗分析和质量追溯等。⑥药品退库和报废,当药品过期、损坏或不需要时,医院会进行退库或报废处理。药房人员会对退回或报废的药品进行记录和处理,以确保药品的安全和质量。⑦药品质量控制,医院的药品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药品进行质量抽检和检验。这包括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包装完好性和符合性,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观察组:①药品采购,采购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电子采购,包括选择供应商、生成采购订单、在线协商价格和交货时间等。系统可以根据采购需求进行自动化处理和电子审批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和准确性。②药品入库,药品送达医院后,仓库人员可以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电子验收和入库操作。系统可以记录药品的批号、有效期和数量,自动生成入库记录,并实时更新库存情况。③药品库存管理,药房或仓库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药品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库存预警功能,及时提醒库存不足或过多的情况,帮助医院优化库存管理和减少资金浪费。④药品配送,药房人员可以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药品配送的电子处理。医生或护士可以通过系统提交用药申请,药房人员根据申请单进行分拣和配送,系统自动更新药品库存和药品使用记录。⑤药品使用记录,临床科室的医生或护士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系统可以提供电子病历或医嘱系统的集成,自动记录药品使用信息,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量和使用时间等。⑥药品退库和报废,药品退库和报废的处理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电子化操作。系统可以记录退库或报废的药品信息,并提供相应的流程和审批控制,确保药品退库和报废的安全和合规性。⑦药品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支持药品质量控制的电子化管理。系统可以记录药品质量抽检和检验的结果,提供质量追溯功能,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对观察组、对照组药品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
1.3观察指标
(1)工作效率相关指标:观察两组药品管理工作效率相关指标,具体包括采购计划制定时间、单品库存时间、药品验收时间、药品验收人数、票据入库时间、药品供应周期。
(2)工作满意度:观察两组药品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问卷主要包括对工作时长的满意度、对工作内容清晰程度的满意度、对工作出错率的满意度等方面,总分0~100分,得分≤70分视为不满意,得分71~85分视为部分满意,86~100分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部分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遵循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工作效率比较
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采购计划制定时间、单品库存时间、药品验收时间、票据入库时间以及药品供应周期均有明显缩短,药品验收人数也有所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工作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药品管理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下且错误率高的问题,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必要举措[4]。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并评估其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方面的效果[5]。本研究采用了实验设计,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与应用前的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全面评估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工作效率方面的影响[6]。
根据研究结果,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采购计划制定时间、单品库存时间、药品验收时间、票据入库时间以及药品供应周期均有明显缩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药品验收人数也有所减少。可见,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减少了人力方面的投入,但是工作效率却得到大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第一,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实现自动化和集成化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化处理许多繁琐的、重复性的任务,如采购订单的生成、药品库存的监控和药品配送的处理。这不仅减少了人工干预和手工操作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实时数据准确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药品管理数据和信息,包括库存情况、采购状态、药品使用记录等,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避免了传统手工记录和查找造成的时间浪费。第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流程优化和协同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优化和简化药品管理流程,将各个环节和部门进行协同工作。例如,药品采购、库存管理和配送等环节可以通过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减少了信息传递和协调的成本和错误。第四,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药品管理情况,做出有效的药品管理决策。例如,系统可以生成报表和统计数据,用于库存优化、供应链管理和预测需求等方面的决策,第五,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资源优化和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帮助成本的控制。通过实时监控库存和需求情况,医院可以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减少了资金浪费和药品过期的风险。
另外,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工作人员对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的工作时长、内容和模式均比较满意。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减少了繁琐的手工操作。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化执行许多繁琐的任务,如采购订单的生成、库存监控和药品配送的处理,这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了重复性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其次,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和准确的药品管理信息,如库存状态、药品使用记录和采购状态等。这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并能够更好地处理日常工作任务。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时间压力和不必要的工作量。再者,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和简化药品管理的工作流程,通过系统的集成和自动化处理,医院各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可以更好地协调和合作,减少信息传递和协调的时间和成本,有助于改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此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系统的使用能够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和管理,简化工作流程,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性。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了更便捷的数据查找和处理方式,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减少了工作的复杂性和压力。最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还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和发展机会。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这种学习过程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体而言,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医院药品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处理、实时数据、流程优化、决策支持和资源优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工作的高效进行,对于提高医院的药品管理质量、减少错误和提升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通过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提升个人能力和发展机会,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减少工作压力。以上这些对于提高医院药品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工作质量和员工稳定性都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药品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显著缩短采购计划制定时间、单品库存时间、药品验收时间、票据入库时间和药品供应周期,并减少药品验收人数。此外,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证实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积极影响,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其他医院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的效果,并关注其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晓华,李海燕,温明玲,等.医院药品供应辅助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药业,2013,22(16):84-85.
[2]孙建芳,顾晓巍.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4):195.
[3]郑秀双.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2):284-285.
[4]刘芬.住院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17-19.
[5]张志国,杨积喜.探讨数字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品管理中发生差错率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7,3(23):16-17.
[6]邓贵华,陈小葵,杨亮,等.基于物联网技术医院特殊药品管理系统的构建[J].医药导报,2019,38(2):270-27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