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究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微环境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TAPP。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 d、3 d、7 d疼痛程度,术后1 d氧化应激指标、微环境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 d、7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β-内啡肽(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胰岛素(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TAPP治疗,可减轻疼痛,对机体微环境影响较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关键词】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微环境疼痛程度

  腹股沟疝作为外科常见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发生该病后表现出腹股沟部位肿块,且多伴有剧烈疼痛[1]。腹股沟疝发病后需及时进行治疗,临床常以手术为主,以降低穿孔、坏死、疝嵌顿等并发症发生率。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治疗腹股沟疝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2]。其中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临床常用术式,但因腹股沟疝患者老年人居多,身体功能严重下降,致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完善,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取得较好效果,因其具有创伤性小,利于患者恢复,被广泛应用在腹股沟疝治疗中[4]。为此,本文应用平行对照方式,探究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该种方式对腹股沟疝患者微环境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腹股沟疝[5];(2)手术指征明显;(3)首次疝气修补。排除标准:(1)腹部创伤;(2)认知障碍;(3)凝血异常;(4)肝肾不全。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4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2.39±2.01)岁;疝气类型:直疝15例,斜疝20例,复合疝5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3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2.44±2.01)岁;疝气类型:直疝14例,斜疝20例,复合疝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疝修补术。全身麻醉后,在患者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正中位置2 cm与耻骨结节位置做一个6 cm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寻找疝囊。剥离小疝囊后,将其归回腹腔。如疝囊较大不可全部剥离,将其横断,并实施近端结扎,在其远端前壁切开旷置。充分暴露腹膜外脂肪层,在腹膜前间隙使用手指将其分离,建立腹膜前间隙,内部至腹直肌后部,内下至耻骨并联合后侧,外侧至髂前上棘,下方至耻骨梳韧带。使用善释疝修补片经内环口在腹膜前置入,将花瓣和内环口缝合固定,在腹股沟后壁使用平片修补后,止血缝合。

  1.2.2观察组给予TAPP。全身麻醉,在脐上缘做一10 mm弧形切口,常规气腹,放置腹腔镜。在疝气侧直肌外侧和侧脐和髂前上棘放置2枚5 mm(Trocar)。查看有无隐匿疝。将疝环缺损上方腹膜切开,游离腹膜外间隙,内侧至耻骨并过中线,外侧至髂前上棘,下部至耻骨韧带2 cm。将疝囊拉回腹腔,如果疝囊较大,则将其T字切开,远端旷置,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使用10 cm×15 cm补片,在腹膜外间隙内平铺,将股环、闭孔、内环、直疝三角覆盖,如斜疝缺损超过4 cm,则使用生物胶固定补片,完成后关闭腹膜,关闭气腹,退出器械,止血缝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围手术期指标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

  1.3.2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后1 d、3 d、7 d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10分,分数与疼痛成正比[6]。

  1.3.3氧化应激指标比较两组术后1 d氧化应激指标。采集两组静脉血,测定两组β-内啡肽(β-EP)、总抗氧化能力(T-AOC)、胰岛素(InS)水平。

  1.3.4微环境指标比较两组术后1 d微环境指标。采集两组静脉血,测定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

  1.3.5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切口感染、血肿。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1 d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术后1 d,观察组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T-AOC、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术后1 d微环境指标比较

  术后1 d,观察组MMP-2、MMP-9、TIMP-1、TI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外科疾病,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横膜筋膜损伤、耻骨肌孔关系密切[7]。有数据显示,腹股沟疝多发于老年男性,致病因素与不良生活方式、饮食改变有关[8]。手术是腹股沟疝疾病主要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常规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该病,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常规手术术中对患者损伤严重,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9]。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临床逐渐将其应用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其中TAPP逐渐被医师关注,该种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10]。TAPP在机体腹腔内进行相关手术操作,可全面观察盆腔黏膜形态,避免隐匿疝遗漏。术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探查结果适当调整手术方案,对于潜在风险疝进行修补,避免该部位术后短时间内发生疝气[11]。TAPP对于肌耻骨孔的覆盖范围更广,且可直接缝合闭孔疝、隐匿疝等,使得患者获得更多受益。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说明TAPP可促进患者康复。

  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是影响其康复进程的主要因素,患者表现出腹股沟区撕裂感。有关研究指出,腹股沟疝术后疼痛可能与补片错误导致术后牵拉骨膜、术后瘢痕有关[12]。术后疼痛也是腹股沟疝术后常见反应,且有学者认为其与手术损伤腹股沟区神经有关。TAPP治疗腹股沟疝不需对腹股沟管过度解剖,仅将修补片固定在韧带、联合腱上,避免损伤有关神经,避免术后疼痛严重[13]。本文结果显示,术后1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TAPP可降低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

  TAPP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因其是侵入性操作,会导致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则氧化应激指标异常表达,不利于患者预后[14]。β-EP、T-AOC、InS等异常表达可体现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过度应激可致使机体表现出有消耗状态,对机体恢复极为不利。β-EP、T-AOC、InS水平可作为评价机体应激反应的敏感性指标,也可将其作为判断疾病转归的敏感性指标[15]。β-EP在机体受到创伤等应激状态下会大量合成,并进入外周血液;T-AOC可体现机体抗氧化能力,机体氧化应激严重可导致氧自由基大量释放,进而抗氧化能力降低。InS作为应激因子,在机体受到损伤后,糖原分解显著升高,InS表达量随之降低[16]。本文结果显示,术后1 d,观察组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T-AOC、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TAPP治疗腹股沟疝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较轻,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临床研究显示,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机体康复进程与MMP-2、MMP-9、TIMP-1、TIMP-2表达量关系密切。有研究认为,MMP-2、MMP-9表达量升高是导致腹股沟疝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7]。本文结果显示,术后1 d,观察组MMP-2、MMP-9、TIMP-1、TI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TAPP可修复腹股沟疝患者腹部薄弱区域,减少复发。

  腹腔镜下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主要是将修补片覆盖在腹膜前,需要分离足够空间,而固定修补片则需要使用生物胶,导致术后可能出现血肿。但多数血肿进可自行吸收,或者通过理疗治疗后吸收[18]。TAPP对患者腹膜损伤较小,不需要过度解剖腹股沟管,操作更加简单,一定程度避免缝针产生的损伤及异物反应,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19]。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TAPP可减少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TAPP治疗,可减轻疼痛,对机体微环境影响较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1]吕承刚,刘良超,王亚东,等.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6):121-124.

  [2]吴小波.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5):2693-2695.

  [3]周小平,谢清.L型腔镜拉钩辅助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巨大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5):570-573.

  [4]聂鑫,沙盈盈,宣谅,等.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李金斯坦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6):1069-1073.

  [5]陆晶晶,吴永丰.TAP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及术后疼痛SF-MPQ评分变化[J].现代医学,2019,47(2):117-122.

  [6]王辉,孙杰,陈先志,等.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2):271-274.

  [7]AL-SAWAT A,ALSHALAWI W,LEE J,et al.Feasibility of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 under low gas pressure and spinal anesthesia:a video vignette[J].Asian Journal of Surgery,2022,45(5):1150-1151.

  [8]邱欣国,崔喆.轻量立体3D补片对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并发症、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22,30(11):1068-1071.

  [9]王杰,郑才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中3D立体补片对减轻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0):1547-1549.

  [10]JIN Y,ZHANG Y B,CHEN K,et al.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carcerated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J].Asian Journal of Surgery,2022,45(7):1489-1490.

  [11]LI Y,GUO Z,QU Z,et al.Laparoscopic simultaneous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nd appendectomy in children:a multicenter study[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2,57(8):1480-1485.

  [12]杨彪,项本宏,王琼.不同腹膜切开法在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疗效比较[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6):1261-1264.

  [13]吕承刚,刘良超,王亚东,等.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6):121-124.

  [14]冯伟,汪启乐,王盛,等.日间手术延期恢复模式下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1,26(6):426-429.

  [15]许华,胡明超,顾建春.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中处理疝囊方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腹部外科,2022,35(5):363-366.

  [16]MOHAMMADI TOFIGH A,KARIMIAN GHADIM M,BOHLOOLI M.Comparing suture with N-hexyl cyanoacrylate glue for mesh fixation in inguinal hernia repair,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21,222(1):203-207.

  [17]蔡义盼,杨代华,宋晶晶.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3):2047-2050.

  [18]张昕,顾远辉,李小飞,等.腹腔镜TAPP术和“两针”连续腹膜缝合技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1,24(5):357-359,363.

  [19]巩玉亮.两种术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疼痛情况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1):1367-1370,137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