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低剂量丙泊酚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丙泊酚麻醉维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苏醒质量,不良反应,麻醉后5 min(T1)、术后1 h(T2)和术后6 h(T3)血流动力学,T2、T3应激指标,麻醉质量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T3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3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两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升高,研究组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完全运动阻滞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T4),两组生理状态、心理精神、环境适应、社会文化评分均升高,研究组生理状态、心理精神、环境适应、社会文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低剂量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苏醒质量,缓解氧化应激刺激,加快预后康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苯磺酸瑞马唑仑低剂量丙泊酚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但受限于患者饮食生活不规律、基础体征不佳等影响,使得术中有关麻醉镇痛方式的使用要求较高。现下,临床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采用丙泊酚全身麻醉,该方案经静脉用药后,可快速作用于全身,短期内镇静效果显著[1]。不过丙泊酚全身麻醉单一应用下的持久镇痛效果不够显著,也会对机体氧化应激及血液循环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体征恢复和情绪稳定,大剂量使用时还会诱发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对此,本研究提出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低剂量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案。苯磺酸瑞马唑仑是新型超短效麻醉药,不仅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受体,促使氯离子通道开放并内流,以此抑制神经元活动,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同时该药物不依靠细胞P450酶代谢,且药物成分间相互作用更弱,更易于在把控麻醉深度的同时加快药物代谢速度,从而减少术中麻醉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氧化应激刺激,在与低剂量丙泊酚全身麻醉联用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稳定其血流动力学,提高麻醉及苏醒质量[2-3]。而为证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低剂量丙泊酚全麻效果突出,此次特对诸城市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43~**岁,临床资料完整;(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3)患者神志清楚,无意识、智力障碍。排除标准:(1)合并手术禁忌证,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2)术中出现手术及麻醉意外;(3)术前血压、血糖控制不佳;(4)患者或家属不配合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43~**岁,平均年龄(52.81±5.89)岁。研究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44~63岁,平均年龄(53.19±5.7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加入本项目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静脉泵注1μg/kg的生理盐水10 min,以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做好常规心电监护,并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35,规格:1 mL∶2 mg)2 mg;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20067041,规格:2 mL∶10 mg)0.1~0.2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μg/支)0.2~0.3μg/kg;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55,规格:20 mg)0.2 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结束后,对照组给予低剂量丙泊酚麻醉维持。即术中每小时静脉滴注4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4,规格:50 mL∶0.5 g)维持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维持麻醉。每小时1 mg/kg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200006,规格:25 mg)静脉滴注维持麻醉。
两组均于术前15 min停止用药。两组均以呼吸状况、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熵指数监测等作为麻醉监测指标调控麻醉药物使用速度,术中维持相同速度输液,术中输液进行加温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麻醉后5 min(T1)、术后1 h(T2)、术后6 h(T3)血流动力学。分别记录两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4]。(2)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3)苏醒质量: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同时在T2和T3,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患者疼痛指数评价,VAS评分采用0~10分标准,评分越高显示疼痛反应越强烈。(4)应激指标:比较两组T2、T3应激指标。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针对离心后血清样本,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其中MDA正常范围为49.5~75.5 mmol/mL,SOD正常范围为110.0~215.0 U/mL,MDA水平越高,或SOD水平越低显示机体氧化应激刺激越严重[5]。(5)麻醉质量:记录两组完全运动阻滞时间(患者肌肉呈松弛,丧失感知及运动能力,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和麻醉恢复时间(患者意识、神经感知及肌张力、瞳孔对光反射等恢复)。(6)舒适度:比较两组T2和术后12 h(T4)舒适度。分别采用Kolcaba舒适度评估两组麻醉后苏醒舒适度,量表内容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精神、环境适应和社会文化4项,单项满分28分,评分越高显示术后苏醒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苏醒质量比较
研究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T3两组VAS评分高于T2,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T2、T3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T1,研究组T3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T2、T3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T3,两组MDA降低,SOD升高,研究组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麻醉质量比较
研究组完全运动阻滞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两组T2、T4舒适度比较
T4,两组生理状态、心理精神、环境适应、社会文化评分均升高,研究组生理状态、心理精神、环境适应、社会文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胆囊结石作为胆结石的主要病症分型,其结石常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多发于成人,具有病症进展缓慢和病情隐匿等特点,病发时伴有持续性胆绞痛,同时随着结石在胆囊内的移动,极易排至胆管内并发肝外胆管结石。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胆囊结石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中老年患者体质状态影响,使得如何减少手术和麻醉风险,提高患者术后苏醒和麻醉质量,稳定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过往临床实践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采用静脉全麻,即是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借助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该过程对麻醉药物利用度更高,起效更快,且无呼吸道刺激,更易为患者和家属接受[6-7]。而静脉全麻药物的选择则是以丙泊酚等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物为主,其能够通过激活氨基丁酸受体和氯离子复合物,增加氯离子传导效率和氨基丁酸脱敏性,进而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程度,实现镇静催眠,有着麻醉起效快,效果平稳等特性,同时该药物也能够降低患者术中颅内压,减少脑组织血氧消耗量,稳定并保护神经细胞,有助于改善术后苏醒质量,促进意识恢复[8-9]。不过对于不同体质患者而言,丙泊酚全麻应用剂量可控性相对较差,大剂量甚至是常规剂量使用都易诱发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也会导致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和氧化应激刺激较重,从而影响苏醒质量。为此,本研究提出低剂量丙泊酚全麻方案。低剂量丙泊酚的使用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麻醉药物累积,加快药效消失,可进一步缩短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同时低剂量药物成分也便于减轻麻醉药物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但相应的,低剂量丙泊酚的使用也可能会影响术中麻醉效果[10-11]。所以本研究在低剂量丙泊酚全麻基础上实施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的麻醉方案。和丙泊酚相同,苯磺酸瑞马唑仑同样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也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受体,开放氯离子通道,促使氯离子内流,以此抑制神经信号传导,实现麻醉镇静,但该药物还可以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因此和丙泊酚单一应用相比,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苯磺酸瑞马唑仑并不依靠细胞P450酶转化代谢,而是经羟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充分代谢后由肾脏排出,且药物间相互作用相对较弱,使得麻醉代谢更快,安全性更高,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将其搭配低剂量丙泊酚使用时也有助于减轻机体过度应激,最终在弥补低剂量丙泊酚术中麻醉效果不够突出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麻醉质量和苏醒质量[12-13]。而这一点也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本研究中,研究组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T4时的术后苏醒Kolcaba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低剂量丙泊酚全麻能够在实现麻醉药物的快速起效和精确阻滞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脑部交感神经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机体应激刺激,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麻醉造成的体征阻碍和神经细胞功能损伤,操作简便、安全性和实用性高,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质量与舒适度的改善[14-15]。与此同时,研究组T3时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完全运动阻滞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实和单一低剂量丙泊酚全麻应用相比,复合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不仅能够以全身快速麻醉为目标,控制麻醉深度,更可以延长患者术中麻醉与术后镇痛时间,并能在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改善患者麻醉后苏醒质量,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不过受限于本研究随访时间和样本数量的局限性,后续仍需深入探索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低剂量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影响。
综上所述,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低剂量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和麻醉质量,降低麻醉对机体应激及神经系统的干扰,从而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减轻术后疼痛,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可控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文静.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应用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J/OL].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0,8(4):3687-3688.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general-surgery-clinicians-electronic-version_thesis/0201289174342.html.
[2]吴宣,沈勤,胡文举.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7):4159-4163.
[3]孙风展.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1):183-186.
[4]张柳莉,张洁,郁文.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15):1962-19**.
[5]陈显宇,何川.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3):443-446.
[6]王诗瑶,崔志春,叶青青,等.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J].华夏医学,2022,35(6):11.
[7]朱芳.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7):16-18.
[8]林燕,王月,郑君翠,等.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34-1835.
[9]李必奎,王家友,朱颖.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4):896-901.
[10]李芳纯.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8):34-36.
[11]黄华.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7):1168-1170.
[12]王远征,钱龙.瑞马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4):115-118.
[13]王安琪,王中玉,王朝阳,等.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36(12):1281-1286.
[14]周玉,李姝霈,李涛,等.瑞马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2,14(7):41-44.https://www.nstl.gov.cn/paper_ detail.html?id=1f6135ba457b0c6cb133c20336cd713e.
[15]师永花,陈良.比较苯磺酸瑞马唑仑、依托咪酯-丙泊酚、丙泊酚在无痛舒适医疗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8):1728-173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