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研究温阳活血利水法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收治60例桡骨远端骨折并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活动、疼痛、运动、稳定性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腕关节评估量表(PRWE)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温阳活血利水法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康复训练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骨伤科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是发生在距离桡骨远端的关节面3 cm内的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群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受到外力后极易出现骨折[1]。目前,临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常采取功能康复训练,虽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但是术后的伤口疼痛、肿胀等症状难以改善,也会影响患者康复训练情况,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从中医的角度上看,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疼痛、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和病因,将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归为“痹证”范畴[2]。主要是由于局部的经络不通导致的,可采取中医技术改善患者的症状。中药外敷属于中医外治技术,用于治疗骨折具有疏通关节经络、消肿止痛等功效,获得良好效果[3]。基于此,为探讨中药治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改善效果,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并实施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并实施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4]中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2)有明确的腕关节的外伤病史,经腕关节正侧位的DR片被确诊;(3)中医诊断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伴有腕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局部伴有压痛,触及有摩擦感;(4)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5)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存在创伤性关节;(2)属于陈旧性骨折;(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4)影像学检查显示合并神经、肌腱等病变;(5)骨折稳定性较差。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5.45±10.12)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12±10.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WMA)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原则,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签署相关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需进行抗感染、消炎、消肿、镇痛等药物对症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关节活动需要保证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1)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活动,3次/d,5 min/次。(2)术后2~5 d,可增加前臂的训练,增加主动运动,如关节的屈曲,握拳和松拳,手指张开,加强指间外展、内收运动,10 min/次,3次/d;结束后加以关节冰敷。(3)术后6~7 d,加强患者关节主动握拳、松拳的运动,对患者掌指和指间关节、前臂肌腱进行康复训练,15 min/次,3次/d。(4)术后第2周,根据患者疼痛的耐受程度,对患者腕关节进行训练,包括腕关节屈曲、后伸、尺偏、桡偏运动。(5)术后第3~8周,开始对患者前臂进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前臂旋前、旋后运动,手掌握力的训练,开始训练患者手指拿捏物品,并加强腕关节的关节运动;15 min/次,3次/d。(6)术后第2~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整患者关节活动的力度,关节活动范围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加强患者腕关节活动,对其进行精细运动,如拧螺丝、折纸、画画等;训练30 min/d。连续训练3个月。同时,采用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方药如下:三七6 g,红花9 g,制乳香6 g,川芎15 g,当归9 g,血竭6 g,制没药6 g,龙骨6 g,续断6 g,儿茶9 g,土鳖虫6 g,川牛膝10 g,炉甘石(锻)6 g,自然铜9 g,木瓜9 g。将上述中药材混合研磨成粉末。加以适量的鸡蛋清调和为糊状,均匀涂抹在医用纱布上,外敷于患者骨折处,2 d更换1次。若出现瘙痒、疼痛等不适,立即取下。连续治疗3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组方为:补骨脂15 g,骨碎补15 g,菟丝子12 g,仙灵脾12 g,细辛3 g,川芎12 g,当归12 g,鸡血藤12 g,玄参12 g,白芍15 g,黄柏9 g,土鳖虫6 g,甘草l0 g。取上述药物加入500 mL冷水浸泡1 h,然后煮开熬制30 min后取汁200 mL,复又加入水300 mL,熬制30 min,取汁200 mL,将两次所得药液混匀后分早晚温服,200 mL/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比较: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并根据临床症状制定:骨折对位满意,局部无畸形,疼痛、肿胀消失,关节功能恢复为显效;骨折对位欠佳,局部伴有轻度的疼痛为好转;骨折未愈合或是畸形愈合,关节功能受限,局部压痛依旧存在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患侧肿胀的消失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3)肘关节功能:采取肘关节功能评定表对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的活动(25分)、疼痛(45分)、运动(20分)、稳定性(10分)进行评定,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肘关节功能越好[6]。(4)腕关节功能:使用腕关节评估量表(PRWE)对其腕关节的疼痛程度(25分)和关节功能[功能状态(25分)、活动度(与正常一侧相比,25分)、握力(与正常一侧相比,25分)]进行对比,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腕关节功能越好[7]。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侧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活动、疼痛、运动、稳定性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功能状态、活动度、握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桡骨属于前臂骨,对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具有重要作用。桡骨远端骨折的部位位于松质骨、密质骨交接部位,属于解剖的薄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损伤,就极易发生骨折[8]。因此,桡骨远端骨折大多由于外力导致。当患者发生骨折后,会出现局部的肿胀、疼痛,腕关节的功能也会出现障碍。目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9]。手术治疗可以有效促使骨折复位,但是由于术后治疗不当等情况,导致的损伤部位充血、水肿、疼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0]。而长期的制动,关节组织会出现粘连、僵硬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研究认为,术后固定两周就会导致关节活动的范围下降,8周后关节功能的受限问题会出现不可逆的发展[11-13]。因此,术后需要及时加以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改善异常的关节功能障碍问题。康复训练通过对患者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采取渐进性的方式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如术后肘关节、腕关节的活动,可以缓解制动的桡骨关节发生的肌肉萎缩症状,恢复肘关节、腕关节的功能[14]。而肘关节、腕关节的关节活动、握力训练等可以有效促进周围组织、关节的血液循环,改善骨折部位的营养状态,进而提高稳定性,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复位,矫正畸形。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出现的功能障碍、疼痛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经脉气血的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经脉受阻,导致邪气的侵袭,致使痹伤筋骨[15-16]。而术后患者长时间处于出于制动状态,就会导致肌肉、筋脉的萎缩,骨关节粘连,延长恢复进程。近年来,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提高,采取中医外治法治疗骨折患者已逐渐深入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17-20]。因此,除采取康复训练以外,还可以采取中药外敷的方式,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脉,进而促进局部*循环的改善,改善患者肘关节、腕关节的功能。三七消肿止痛散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消肿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方中的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21];当归能活血止血[22];红花可散瘀止痛[23];川芎能祛风止痛、活血行气[24];乳香、没药具有活血消肿、生肌止痛的效果[25-26];土鳖虫可破血除瘀、续筋接骨[27];龙骨可以平肝潜阳[28];牛膝能活血化瘀[29],自然铜可以止痛散瘀[30];儿茶活血止痛、疗伤生肌[31];血竭活血化瘀、生肌止痛[32];炉甘石收湿止痒、敛疮生肌[33];续断和木瓜具有疏通筋骨的作用[34-35]。温阳活血利水法组方为: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仙灵脾、细辛、川芎、当归、鸡血藤、玄参、白芍、黄柏、土鳖虫、甘草。其中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仙灵脾、细辛等药能有效补肾温阳,同时起到镇痛作用;川芎、当归、鸡血藤搭配活血化瘀,有助于祛瘀新生;玄参制佐以防过热且阴中求阳,黄柏、土鳖虫消肿,破血化瘀通淋利水;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具有温阳补肾活血利水的功效。而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上看,三七具有抗炎效果,其中的三七叶总皂苷具有镇痛效果[21];血竭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炎效果[32];乳香中的黏液可以于患处建立一层保护膜,防止受损组织继发感染和损伤[25];土鳖虫中的发挥油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祛瘀止痛[27];川芎中的川芎嗪可以扩张血管,进而改善缺血、血氧的组织细胞,提高细胞活性,促进修复受损的细胞,促进血肿的尽快吸收[24]。诸药合用,可达到活血散瘀、舒经活络、止痛、消肿的功效。在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低,肘关节功能更高,PRWE评分更高,说明采取中药外敷和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术后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更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和腕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采取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联合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障碍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勇杰,方策.中西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遗关节僵硬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23,43(5):804-810.

  [2]钟广和.中药分期辨证内服及外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13):74-78.

  [3]王旭,胡元水.针刺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干预作用研究——附57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21,53(1):59-62.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1.

  [6]佚名.肘关节返修术后功能评价(Mayo Clinic)[J].中国骨伤,2007,20(7):499.

  [7]许伟新.英文版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评量表的汉化及其*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8):465-467.

  [8]王朝君,王文洁.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联合功能锻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11):1732-1735.

  [9]覃伟,雷华平.平乐郭氏正骨理筋法配合中药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7):1676-1678.

  [10]颜峰,喻灿明,丁志清,等.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2):239-242.

  [11]杨丰建,蔡晓晞,曹旭海,等.掌侧解剖钢板辅助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21,27(9):840-843.

  [12]张杰,陈锦棠,王梦威,等.骨科外洗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6):1291-1295.

  [13]颜文娟,罗旺林,杜国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2022,33(17):2288-2294.

  [14]方东,张积森,许新忠,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21,24(4):553-557.

  [15]吴世桐,宁仁德,方闰,等.桡骨远端骨折尺背侧骨折块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1):3343-3348.

  [16]曾祥悦,曹哲铭.活血通络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后早期炎症状态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6):1208-1213.

  [17]**刚,曾祥悦,曹哲铭.逐瘀通络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2,28(6):784-789.

  [18]赵小敏,邓强,向杰,等.补肝益肾壮骨方联合正骨手法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3):1812-1815.

  [19]何丕龙,刘太,向往,等.桃红四物汤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5):534-538.

  [20]颜威,孔博,蒋涛,等.魏氏伤科论治桡骨远端骨折要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2):12-15.

  [21]张永红,郑涛,常明泉,等.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老年保健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7):1134-1136.

  [22]杨飞霞,王玉,夏鹏飞,等.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1):2677-2685.

  [23]陆羽羽,郑春伟,王建芳,等.逐瘀通络汤联合理筋手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关节僵硬的改善作用[J].河南中医,2023,43(4):612-616.

  [24]邹秘,徐世军,代渊.川芎活性成分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理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2,15(8):1497-1502.

  [25]赵子樟,李佳晌,宿树兰,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细胞实验的乳香-没药功效成分抗炎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21):5674-5682.

  [26]雷经纬,周小海,卢敏,等.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乳香-没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3):143-151.

  [27]韩迪,程永现,晏永明.土鳖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22,24(12):2501-2513.

  [28]姚春,王萌,孙玉浩,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的作用机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5(1):1-8.

  [29]王猛,刘刚,路聊东,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杜仲-牛膝”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1,16(20):2966-2974.

  [30]王聃,侯婧霞,吴育,等.自然铜及其煅淬品中金属元素对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8):1109-1113.

  [31]万星,陶柏楠,邵文翠,等.儿茶素干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表达抗小鼠肝纤维化损伤[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3,39(2):305-310.

  [32]李敏,刘肖,徐小波,等.甘草泻心汤联合血竭对DSS诱导的UC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1):77-83.

  [33]张杰红.炉甘石炮制前后物化性质比较及煅炉甘石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34]陈定爽,王萧枫,张骏,等.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对四肢骨折治疗效果、四肢功能恢复以及免疫功能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201-204.

  [35]代琪,佘颖祺,叶俏波,等.中药木瓜和木瓜籽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8):219-22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