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压力水平、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盆底肌力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静息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可改善盆底肌力分级,提高盆底静息压、收缩压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力;盆底压力;生命质量

  妊娠期因机体重力轴线前移而不可避免地致使盆底肌长时间受到压迫,加之分娩时胎头压迫、会阴过度伸展等均可对盆底肌肉、神经以及筋膜造成损伤,产后易继发盆底功能障碍[1-2]。临床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多以康复训练为主,但起效较慢,存在一定局限性[3]。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可对患者进行电刺激并接受患者的肌电/生物反馈*号,从而发挥治疗肌肉松弛的作用[4]。本文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盆底功能障碍相关诊断标准[5],结合盆底筛查、盆底B超检查确诊;年龄>18岁;单胎足月妊娠;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存在肿瘤性疾病;合并泌尿系统异常;存在盆腔脱垂史。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28.41±2.17)岁;孕周37~41周,平均(39.75±0.41)周;体质量53~74 kg,平均(62.33±5.72)kg。对照组:年龄19~38岁,平均(28.44±2.59)岁;孕周37~41周,平均(39.78±0.44)周;体质量54~75 kg,平均(62.37±5.70)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1)深呼吸运动。保持仰卧姿势,双手轻放于腹部,深吸气,感觉腹部下陷后呼气,重复10次为1个循环,每天2个循环。(2)肛门收缩运动:保持仰卧姿势,双膝并拢,用力向内合拢,收缩肛门,再次分开双膝,放松肛门,重复10次为1个循环,每天2个循环。(3)盆底肌肉运动:取平卧位,双腿靠拢,两脚交叉尽力拾起臀部,然后放松,以锻炼骨盆肌肉托力,重复10次为1个循环,每天2个循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采用广州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型号SW2000)。治疗前,排空膀胱,取半卧位,双腿呈自然分开状态,充分暴露外阴;将电极片分别置于阴道及腹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盆底肌肉探头,轻放入阴道内,紧贴左右侧壁,并询问患者切实感受,根据个体差异合理调整刺激频率,从0 Hz逐步调整,直至盆底肌出现收缩感为宜。20 min/次,2次/周。随后根据患者盆底肌评估结果为其选择Ⅰ、Ⅱ类训练模块,嘱其结合仪器屏幕显示的压力波形和语音提示进行规律性盆底肌收缩。30 min/次,2次/周。

  两组均连续干预8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分级。根据完成的次数和盆底肌收缩时间对盆底肌力进行测试,0级:检测时手指未察觉到阴道肌肉的收缩。1级:察觉到阴道肌肉颤动。2级: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能够重复2次,每次持续2 s。3级:阴道肌肉完全收缩,能够重复3次,每次持续3 s,但无对抗。4级:阴道肌肉能够完全收缩,且能够重复4次,每次持续4 s,可有轻*的对抗。5级:阴道肌肉完全收缩,能够重复5次,持续时间>5 s,且有持续性的对抗[6]。(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压力水平。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检测盆底静息压、收缩压水平。(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7],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分级比较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力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盆底压力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盆底静息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静息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妊娠和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盆底功能障碍表现为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等[8]。常规康复训练依赖医护经验,单一应用通常效果不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盆底静息压、收缩压水平,以及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率电流刺激盆底肌群运动,可促使盆底肌肉在反复刺激的作用下恢复肌群能力,重启盆底内部循环系统[9];且盆底生物反馈放大了视觉*号,可对盆底肌活动发生的细*变化给予及时反馈,医护人员可随时根据反馈*息对产妇的盆底功能训练进行个性化调整,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远期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盆底肌力分级,提高盆底压力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韦春柳.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2):36-38.

  [2]赖文娟.盆底肌肉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5):71-73.

  [3]杨丽娟.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运动对自然分娩产妇早期盆底康复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6):85-87.

  [4]李亚,白文佩,张瑾,等.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经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5):547-551.

  [5]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8-259.

  [6]张晓义,邱春霞,王尼萍.盆底康复治疗仪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力、盆底收缩压及静息压力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0):96-98.

  [7]祝莉,陈桂儿,江小霞.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1):1966-1969.

  [8]张玲敏,许银花,熊萍,等.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山东医药,2021,26(1):76-78.

  [9]张英君.自拟益气补肾强底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2):26-2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