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接收的12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急救护理流程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救治成功率、再次发病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监测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再次发病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可缩短救治时间,保障患者快速得到救治,提高抢救效果,最大限度抢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优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时间

  0引言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常见的一种类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栓闭塞等引发[1-2]。患者发病后一般表现为缺血性胸痛,且时间超过20min,经心电图检查可呈现ST段抬高,如未及时救治,病情进展较快,严重者并发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3-4]。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实施救治的效果越好,因此,实施合适的急救护理流程十分重要,可使患者快速确诊并得到救治,挽救患者生命。本研究特选取12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探讨其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对救治时间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接收的12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依照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参照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为37~79岁,平均(58.26±3.29)岁;梗死部位:左前降支、右冠、回旋支依次有34例、22例、6例。观察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为38~78岁,平均(57.83±3.32)岁;梗死部位:左前降支、右冠、回旋支依次有33例、23例、6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较好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肌梗死诊断依据,且为ST段抬高型者;②出现心绞痛现象者;③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心肌梗死者;②精神系统疾病者;③对救治药物过敏者;④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缺陷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急救护理流程干预:急诊科医务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准备好相关药物随救护车赶往现场,给予患者基础支持操作并转送至医院;医院急救人员接到患者后,快速按照分诊流程将患者分级、分区,并指引患者及家属进行挂号和就诊工作;在医师为其进行诊治后,积极辅助医师为患者进行相关救治工作,还需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进行合适的检查,时刻关注患者病情状况和生命体征波动情况,以此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达到抢救效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干预:①成立急救小组,先对院内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专业水平,并选取理论知识扎实、急救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小组,均需要进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学习,开展相关急救操作培训,以此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便于更好地完成相关抢救工作。②院前急救流程优化干预,小组成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于2min内准备好急救用品随救护车赶往患者所在场所,在途中需要与患者家属联系,了解患者现在状况,并给予远程救治指导,如让家属保障患者平卧位体位,令头部偏向一侧,同时做好患者情绪安抚工作,等待医务人员救治。在抵达患者所处场所后,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并将患者转送到救护车内,进行简单急救处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在整个运输途中,需要与院内急救人员联系,报告患者现状,叮嘱其开放绿色通道,准备好急救用品,如呼吸机、微量泵、病床、心电监护设备、治疗药物等,做好急救准备,便于患者入院后快速得到救治。③院内急救流程优化干预,在患者抵达医院后,先进行抢救后进行缴费;在患者进入急救室内,2min内必须完成氧疗支持操作,确保患者机体氧利用充足,降低缺氧发绀对机体的危害,同时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在5min内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完成心电图检查和血样采集工作,利用绿色通道送检,确保患者的样本得到优先检测,快速得到检验结果,为急救工作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护士长需要为患者设定责任护士,由其为患者提供基础服务,如心绞痛严重者给予镇痛药物,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等,同时,还负责患者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操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抢救期间,需要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工作,介绍成功案例,激发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此外,还需要做好家属工作,若患者需要接受介入治疗,需要获得家属许可并在相关同意书上签字方可继续进行治疗,且需要叮嘱患者家属完成缴费工作,确保患者持续接受治疗,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①救治时间包括心电图监测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②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家属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很满意:8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及以上。护理满意度=(很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救治时间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监测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再次发病率

  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再次发病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科诊治患者中占比较高,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5]。此类患者发病前可有数日的乏力、胸部疼痛、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等症状,发病时可出现心绞痛、发热、心动过速、恶心、低血压等症状,对其生命健康有严重不良影响[6-7]。科学的急救护理流程可快速帮助患者确诊,提升抢救效率,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往基础急救护理干预虽经过相关急救护理措施起到抢救作用,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患者各项检查等待时间较长,病情易出现波动,错失最佳治疗时机[8-9]。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干预,通过成立急救小组,学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培训相关急救操作,提升组员专业水平,保障救治工作质量。通过院前急救流程优化干预,接诊后2min内随救护车赶往现场,远程指导家属简单救治操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抵达现场后利于评估患者状态,给予基础救治操作,并由救护车送往医院,且在途中告知院内患者状态,令其做好急救准备,开放绿色通道,保障患者入院后快速得到救治[10-11]。通过院内急救流程优化干预,遵循先救治后缴费原则,待患者进入急救室内,2min内完成氧疗支持操作,5min内完成静脉通路开放、心电图检查和血样采集工作,利用绿色通道送检,保障最快获取患者的检查结果,便于开展相关救治[12];设定责任护士,全程监护患者,并配合医师完成相关抢救工作,同时,还需安抚好患者情绪,让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抢救效果。此外,还应做好家属工作,做好同意书签字和缴费工作,确保患者持续接受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监测时间(4.17±0.75)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4.61±1.28)min、分诊评估时间(0.47±0.15)min、急救时间(40.26±6.29)min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干预能够缩短各项检测时间,尽快开放静脉通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抢救效率,尽力抢救患者生命。本研究结果同时发现,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再次发病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干预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同时,还可减少病情对机体的危害,规避影响因素,降低再次发病风险,保障患者健康生活。本研究结果最后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39%明显高于参照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干预能够提升救治效果,保障救治服务质量,且获得患者家属认可。

  综上所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可缩短救治时间,保障患者快速得到救治,提高抢救效果,最大限度抢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王君娅.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9):5520-5523.

  [2]陈仪,宗卫华,赖晓凤,等.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45-146.

  [3]童彩和,钟素雯,杨莉瑕.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4):91-93.

  [4]罗羽,刘丹,吉春玲,等.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诊护士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1):83-86.

  [5]马云.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6):3041-3044.

  [6]黄睿花,罗银秋,伍煦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诊疗时间节点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3):308-310.

  [7]关伟群,伍翠敏,杨小莲,等.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基于胸痛中心的优化式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20,41(3):740-741.

  [8]王洋.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55-356.

  [9]王寅冰,张婧婧.护理流程优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急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26):3257-3259.

  [10]刘语嫣,赵春丽,周育丽.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41(4):465-467.

  [11]张莹,赵媛媛,魏华,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1,7(22):118-120.

  [12]虞金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9,40(3):656-65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