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数字技术赋能是河北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核心动力。文章深入剖析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数字技术赋能河北制造业发展现存问题的根源,总结国内制造业大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做法,最后基于其他制造业大省的经验提出数字技术赋能河北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策略,如加强数字技术培训和教育、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等。
[关键词]数字技术;技术赋能;制造业;河北省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河北省制造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赋能意味着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生产、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升级。在河北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赋能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将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河北制造业发展”这一主题,探讨数字技术赋能河北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实践策略,旨在为河北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帮助。
1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励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1-2]。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经济圈中经济总量较大的省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作为河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较为丰富,涵盖钢铁、煤炭、纺织、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其中,钢铁和化工行业是河北制造业的两大支柱。河北省是全国钢铁大省,其粗钢产量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此外,河北制造业还包括轻工、机械、电子、食品等产业。目前,河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完备,但受到高投入、高能耗传统模式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道路受阻。为应对此种情况,河北省应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产出效率,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赋能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河北省制造业尽管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①技术落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弱。河北省的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进行数字化转型,导致其在数字化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外,制造业企业缺乏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共享平台,影响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高度集成和紧密协同。②河北省制造业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有待解决。部分行业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企业数字化程度低,数据孤立,对数据的管理、分析与利用力度不足,与智能化场景的应用需求有较大差距。此外,数字化转型涉及大量敏感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如何确保数据和隐私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③资金短缺,人才短缺,制造业数字化平台投入大。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涉及设备更新、技术培训、人才引进等。制造业数字化平台对平台架构、系统开发、算法研究、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能力要求高,投资规模大。尽管河北省提供了财政支持,但仍然难以满足一些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需求。④政府资源分散,产业精准治理手段缺乏。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府资源分散,企业获取政策难,兑现效率低,获得感不强。
2数字技术赋能河北制造业转型发展现存问题的根源
近年来,河北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金融、信息通信等信息密集型产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了面多量大的传统实体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4]。但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数字技术赋能河北制造业发展现存问题的根源如下。
①技术应用不均衡。尽管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深入制造业中,但在河北省的制造业中,不同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整体转型速度不一致。②资金投入不足。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购买和维护先进的设备、培训员工、研发新技术等。如果资金不足,就可能限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速度。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力度不够。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推进,制造业企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数据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④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等。河北省的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现有的员工队伍缺乏数字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⑤企业认知和接受度较低。河北省内一些制造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担心转型过程中可能带来风险和挑战,这主要受传统制造业思维、技术更新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国内制造业大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做法
河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同时,国内其他省份也在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制造业强省的做法。
《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产业大脑是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综合集成了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融合企业侧和政府侧,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平台[5];未来工厂是指基于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新智造企业群体。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面向重点行业、区域和领域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性产业互联网。
《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畅链、强链为重点,进行产业链智能化技术改造;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供应链数字化协作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数据对接和协同;建设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制造枢纽关键节点。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制造体系建设与工业互联网升级,培育全产业链追溯、规模化定制、智能检测等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网络,大力培育智能零售、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
河北省可以充分借鉴以上浙江、广东、江苏、四川4个中国制造业强省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模式,立足产业链、供应链,研究企业侧、政府侧和园区侧的业务形态,探索符合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路径。
4数字技术赋能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正在深度融入制造业的各个发展环节,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6]。河北省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省,应积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为实现制造强省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1加强数字化人才培训和教育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7]。为了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河北省应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员工的数字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数字化人才。这可以通过建立培训基地、开展行业研讨会、引入专业培训机构等方式来实现。同时,河北省应该加大对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开设数字技术相关专业,培养更多数字化人才,以满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4.2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
政策和资金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河北省政府应出台明确的支持政策,为数字技术赋能提供政策支持,如提供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并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投入力度[8]。同时,建立数字化赋能项目评估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
4.3促进产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鼓励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9]。政府可以建立产学研合作基金,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促使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4.4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在数字技术赋能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要。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执行,保护制造业企业在数字技术赋能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商业机密,鼓励企业积极投入数字化转型中。
4.5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实现产业大脑一体化建设
数字产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0]。河北省应该加快发展知识信息产业、网络产业、数字技术应用产业、通信产业等数字产业,以打造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产业大脑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一种智能化平台,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产业数据,实现对产业的全面感知和智能化决策。河北省要运用数字技术和产业大脑,推动产业链协同,实现产业治理数字化、产业服务数字化和产业生态平台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产业大脑与企业侧、政府侧和社会侧相融合,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资源共用、多方共建,鼓励领军型平台企业、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积极开展产业大脑平台试点,赋能智能制造,推动形成“一行业一大脑”的发展格局,达到全面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的目的。
4.6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河北省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涵盖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协调融合。另外,河北省要构建协同发展产业生态,优化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以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为保障的协同发展产业生态,从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5结束语
数字化赋能是时代的潮流,是河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河北省政府、企业等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河北省制造强省的目标,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政.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21-12-24(2).
[2]***.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产经,2022(1):39-41.
[3]韩钰.河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2(5):122-124.
[4]李炎亭,李柯.数字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60-74.
[5]周凌.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浙江经验和启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9):174-176.
[6]王栋.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0):54-59.
[7]潘和平,陈喆丽.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基于安徽省2006-2020年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22-31.
[8]邓茜珊,李健,王筱琼,等.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23(21):116-118.
[9]周珺,周明生,卓娜.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发展[J].科技导报,2023(22):77-82.
[10]陈爱贞.科技创新助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24(2):9-1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