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正文

  摘要:在地缘冲突加剧的国际形势下,逆全球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经济走势低迷。正处在全面工业化阶段的我国需要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集中度便成为我国新形势下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应用愈加广泛,经济影响不容小觑,利用好这个强大的武器势必对工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文章关注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智能化与工业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关系,探究其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文章选取2013—2019年27个工业细分行业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回归,并进行遮掩效应检验分析。文章结合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两个假设,得出如下结论:工业智能化能够对我国工业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起到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控制外资投入,能够显著扩大工业智能化对市场集中度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工业智能化;市场集中度;工业机器人

  近年来,受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各国经济状态普遍低迷,国际经济环境对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小。然而,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亟待在新环境下寻找新的工业发展途径、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我国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双循环”的关键。根据乔·贝恩等所建立的“结构-行为-绩效”产业分析框架判断,市场结构能够通过影响企业行为进而对行业绩效产生作用。因此,优化市场结构成为我国新形势下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现阶段我国市场结构优化必须走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工业领域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如加强工业行业智能设备的使用等,能够有效拉动当前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升级,是市场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工业智能化的过程中,引领产业变革、具有强溢出效应的工业机器人,无疑是一个代表性推手。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便首次提出“机器人革命”的概念;2021年,《“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1]。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工业智能化对市场集中度影响分析


  工业行业中各种规模的企业都会受到智能化的影响,根据市场集中度理论,如果那些市场份额占比更高的大企业应变能力强于小企业,它们就更容易找到应对方案并利用自身优势开始对新兴技术加以利用,造成“强者更强”的局面,市场集中度便会不断提高。反之,如果是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容易接纳新技术,行业集中度便会下降。

  人工智能的应用,实际上是一种新技术的涌现,该技术创新的出现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形成新的主导产品。根据技术创新理论,随着主导产品的出现,规模经济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因此那些已经占据了行业优势、地位的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行业市场集中度便会在工业智能化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工业智能化对于市场结构的影响并非单一方向的,而是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文章提出假设一:工业智能化能够提高我国工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2]。

  (二)外资投入的遮掩效应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智能化程度提升,一方面大量内资的进入降低了我国工业企业对于外来资本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我国工业行业竞争力逐步上升,外资企业竞争压力随之增大。因此,文章认为工业智能化会降低外资投入量。

  然而,外资投入是引起行业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经济因素,而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理论上能够推动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基于此,提升工业智能化程度的过程中,有两种作用力同时作用于市场集中度:一种是工业智能化程度提升带来的正向作用;一种是外资投入水平降低带来的负向作用。在不控制外资投入的情况下,工业智能化给市场集中度带来的提升幅度会由于外资投入的遮掩而减小,削弱了其本应带来的影响力。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假设二:通过控制外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工业智能化程度对工业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程度。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

  (一)变量说明


  文章被解释变量为工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参考李颖的处理方法,选取HHI指数来衡量市场集中度;核心解释变量为行业的工业智能化程度,选取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提供的中国行业级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数据来对工业智能化指标进行衡量;控制变量方面,文章选取规模经济、行业进入壁垒、外资投入、行业竞争力水平、市场规模五个变量作为基准回归的控制变量,其中将外资投入同时作为机制检验部分的中介变量。

  整合上述变量,形成了表1。
 

 
  (二)模型建立

  根据上述理论、假设及所选变量,文章构建了工业智能化对市场集中度影响的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i代表细分工业行业,t代表年份,μi表示各行业工业智能化对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固定效应影响,εit为随机扰动项,β0为常数项,β1-β6表示各变量对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回归系数。

  (三)实证结果

  文章时间范围选取了2013—2019年,行业维度上,文章参考吕越所整理的对照表,将IFR数据库行业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二位行业分类进行了整合,得到27个工业细分行业及所用研究数据。

  (四)固定效应模型基准回归

  从表2的逐步回归结果来看,核心解释变量工业智能化程度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工业智能化程度对我国工业产业集中度具有正向影响,支持了假设一。即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的增加、工业智能化程度的加深,会提升该行业当前生产技术水平及研发效率,促进我国工业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在控制变量方面,行业规模经济、行业进入壁垒及行业内上市公司数所衡量的行业发展水平对市场集中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行业外资投入及由主营业务收入所衡量的市场规模对市场集中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五)遮掩效应回归

  选取外资投入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检验时,依次进行三次回归。表3(1)显示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在不加入中介变量时的回归结果,即市场集中度水平会随工业智能化程度加深显著提升;表3(2)和表2(3)分别为解释变量与中介变量回归、加入中介变量后的回归结果。根据遮掩效应原理,参考温忠麟的做法,确定了本回归实际上为外资投入做遮掩变量的遮掩效应。基于此,在提升工业智能化程度的过程中,有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同时作用于市场集中度:工业智能化程度提升带来的正向作用,即直接效应作用,以及外资投入降低带来的副作用,即遮掩效应作用。
 

 
  因此,为使正向作用发挥出最佳作用,应在深化工业智能化的同时对行业企业外资加以控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优惠政策等方法保证稳定的外资吸收。综上所述,假设三得到验证。

  三、结语

  文章选取2013—2019年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等27个工业细分行业的数据进行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遮掩效应回归分析,考察了工业智能化水平对工业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作用和相关作用机制,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工业智能化能够提高我国工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二是通过控制外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工业智能化程度对工业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程度。

  文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如何提高我国工业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关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为优化我国工业产业市场结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必须持续推进工业智能化,重视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第二,为最大程度发挥出工业智能化对市场集中度提升的推动作用,我国在深化工业智能化的同时,要注意控制外资投入量,保持外资的稳定吸收。第三,重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同时,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扩大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供给,只有提升了自主供给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走创新引领道路,建设科技强国。

  参考文献

  [1]殷醒民.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和资源配置效益[J].经济研究,1996(1):11-21.

  [2]吕越,谷玮,包群.人工智能与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J].中国工业经济,2020(5):80-9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